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青春上海】营造“混合现场”,同济这届毕设展首次走出校园

来源:青春上海   时间:2023-06-19  浏览:

一场以“混合现场”为主题的设计展,开到了杨浦滨江岸边的绿之丘,所有的设计作品都出自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2023年毕业生之手。让毕业设计展走出校园,接受公众的审视,在同济尚属首次。

// 以设计目标和场景划分展示空间 //

走进杨浦滨江绿之丘的三至四层,九个室内展览空间,呈现了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2023届125位本科生和85位硕士生的毕业设计、创作和研究作品,营造了一个“混合现场”。

“和|and”的主视觉效果,当中的循环几何图案恰恰正是绿之丘的俯瞰图,也寓意了此次毕设展首次走出校园,与这一公共空间之间的交融。此次展览策展人、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教授曾军透露了其中的小心思。

选择绿之丘作为展览现场,曾军表示,正是因为发现这个空间非常有想象力。“它的室内和室外呈现一个交融的状态,不分室内室外,而是随时穿插在这样一个双螺旋结构中。当空间的场域更加灵活多变,那么在现场布展时植入一些想法时,也会再次产生新的化学反应。”曾军表示,这是作为策展人、同时也是同济教师的他所希望看到的。而同济的毕设展第一次走出校园,能放在黄浦江边,有具备了鲜明的“上海气质”。

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不是停留在课堂里的一句口号,它是对现场、对现实需求的一种积极回应。也因此,这届毕业设计展也不再遵循通常以学科方向来界定展览空间的方式,而是以设计所针对的目标、使用的工具以及落地的场景差异等等来作为空间划分依据。

“数字谷、镜花园、理想国、梦工场和静思坊”的展览空间命名,都是更具有文学语境的词汇。“与展览现场的空间气质衔接呼应,我们希望建构一个充满复杂与丰富语义的‘混合现场’,而观众,亦可穿梭切换于这些混合场景中,或观展、或观景、或交流、或加入、或沉浸。”曾军表示。

// 本硕合展呈现多学科交叉融合 //

九个室内展览空间汇集的毕设作品,分别来自于同济大设计创意学院的本科和硕士专业。包括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媒体与传达设计、人工智能与数据设计创新设计与创业等等。

“这也是第一次让本科和硕士专业的毕设展‘混合’在一块。”曾军介绍说。专业的覆盖,让现场的设计作品呈现出多元的面貌,恰好,这也是设计教育中越来越明显的趋势。

一款犹如外星装备的脑机设备前,写着“脑航员”三个字。这是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张杰的“梦游增强行走多模态系统设计”作品。看上去很炫目的可穿戴设备体现的是他对未来的创想:“如果以睡眠时的低能耗状态进行超长距离的行走,就可以应用到未来的外星移民中去,实现星际移民过程中的长途步行。”设计中,他融入了工业材料与AI智能的结合。

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吴景遥所做的“生物多样性友善都市设计行动与实践”课题,关注的是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环境影响,以“一平米城市微生境工作坊”的形式观察了水杉林下的植物、学校井盖下的蜂巢、和平公园里的野草和虹口社区里的花坛园艺,提出了模块化的种子基站、网络化的“绿岛”碎片收集等实践。同样,生物科学与环境设计、视觉传达的结合,在其中都能显现。

“其实现在的设计教育中,这种跨专业领域的交叉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因为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原先设计师的理解多偏审美方向,而现在更多的是要解决现实问题甚至未来的问题。”曾军告诉记者,这也是一种“混合现场”的概念,以作品所指向的场域来划分,展现的是多学科的融合交叉。

// 学生从虚拟走向了现实场域 //

在“镜花园”展示区中,一个“小卧室”特别引入注目。承重柱上“倚”着一扇门,推开门,正是一个温馨的小卧室——橙色的床铺上有“腿状热水袋”,墙上挂着“七点敲门闹钟”,小茶几上是一副“难以放下的碗筷”。这是媒体与传达设计专业毕业生郭思宇的作品,所有的设计灵感都来源于自己与姥姥生活的回忆。

冬天很冷的时候贴在姥姥腿上感受到的温暖,促生了“腿形热水袋”;通过arduino元件设计出闹钟,是因为姥姥总在七点准时敲门叫醒;去姥姥家吃饭,总会催着多吃点多吃点……郭思宇想以一整套出现在独居公寓里的“姥姥套装”,复刻自己与亲密家人的生活痕迹,表达一种“有形的情感”,“那是在生活场景中的亲情寄托。”

而在“理想国”中,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蔡学荣则展现了一款“基于声景生态学的鸟浴喷泉交互系统设计”。戴上耳机,选择一种感兴趣的鸟类,通过鸟类的不同鸣叫,可以看到交互系统给喷泉带来的变,他希望以这样的设计让人们更加关注身边的鸟类,让公民科学更加普及。

有趣的是,这两位毕业生在布置自己的展区时,都“活用”了现场的环境。郭思宇“看中”了那面承重柱,应运而生了“家门”。蔡学荣则发现旁边的一扇窗,阳光照射进来,更适合体现自己设计的生态概念。两人都向策展团队提出了场地改进的要求,最终也都得到了满足。

“他们很会利用这样的一个个小角落,去铺陈自己的作品。当我们将毕业展带出学校的规整空间,带到公共空间的现场,学生自然学会了因地制宜,灵活应变很多复杂的情况。”曾军表示,这正是“混合现场”的一个意义,是基于对诸多现实、现场的挖掘和反应。历经近三年非常态学习环境的毕业生,在虚拟与现实场域的反复切换中,将设计的指向与方法融入其毕设创作中。

“走出校园,有些学生是懵的,也有的反应可能会超出你的预估。他们的创造力在不断被自我发掘,也有一部分人突然一下子就成长了。” 曾军说,他带的大二学生中有几个志愿者,这次之后就独立完成了一场课上的展览。“我认为设计教育就该是这样,当你参与其中,获得真实体验的时候,比我给你讲100堂课可能都更管用。”

// 所有参与者在共建一个“混合现场” //

除了静态的展览,在这次特别的毕设展中,还有多场学术论坛、毕业生快速演讲和学生市集等活动。“我们在这个空间里设置了很多内容,包括公开的答辩,社会公众都可以参与。”曾军告诉记者。在室外空间,花园天台还有不少观景露营的区域,可以一边看展,也可以喝喝咖啡聊天交流,欣赏浦江两岸的美丽景观。

“既然学生们已经进入了城市公共空间,我们希望他们能够跟在地的市民、普通的观众,哪怕是非专业的,哪怕是江边遛弯的市民都可以一起交流。”曾军表示,设计最终是要融入到社会场景里面,然后发挥它的作用。“从设计本身来说,就是为城市改造、创造生活空间。人在城市能留得下来,愿意待着,需要有各种各样的支撑,社群的支撑其实是最就近的,它会让你获得一些比较容易获得的幸福感,就在身边的,所以我们的设计需要去感知与社区的共同价值。”

同时,走出校园的毕设展业能让更多公众了解大学的设计教育在做什么,学生们在思考什么,所有这一切也构成了一个交叉混合在一起的现场——多种事件和活动进入、交织、混合。面向所有公众开放的毕业答辩、市集和露营活动、学术论坛,快速演讲,甚至观众,都是构成这一“混合现场”的元素之一。这个现场,既是一个教育成果现场、一个学术交流现场,也是一个包括毕业生们在内的学生们的PARTY现场、交流现场,更是所有参与者共建的一个“混合现场”。

面对世界复杂性问题的不断涌现,设计的人才培养需在不同领域中融会贯通。正如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胡飞所言,这场展览,不仅将为同学们的上一段旅程画上圆满的句号,更展现出学院对于交叉学科背景下设计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考。同学们精彩的设计作品与真实的世界对话,所有的想象与认知、思考与行动也将在这个真实的空间场域中混合成新的现实,变成激发创新的动力和能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链接: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3/06/19/16871756881072394665.html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