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文汇报】“纸上学”到“事上见”,毕业设计融入城市更新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23-06-12  浏览:

杨浦滨江再出发,高校及Z世代大学生可以发挥怎样的智慧?眼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伍江正率领骨干团队,沿着杨浦滨江开展紧密调研。以杨浦滨江第二轮城市更新重大项目“哔哩哔哩新世代产业园”为主题,同济师生积极开展毕业设计教学,探讨高能级、高活力综合性城市更新节点的规划设计方法。目前,11名毕业生以“造梦工厂”“乐园2.5”“次元聚场”为主题完成的城市层面和建筑层面设计方案正在校内展出。

一流城市孕育一流大学,一流大学成就一流城市。当前的上海,城市更新正全面有序开展。同济大学应当如何传承“和上海城市发展相濡以沫”的办学传统,为建立健全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提供更多智力和人才支撑?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同济大学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从“纸上学”到“事上见”,把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结合起来,真刀真枪找毛病、真心真意寻对策。积极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校领导带着问题开展校内外大走访、大调研,推动产教融合,以高质量科研带动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全面提升。

选题从城市中来,深入到城市中去

在上海第一轮城市更新中,杨浦滨江已完成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华丽转身。眼下,随着在线新经济头部企业总部园区陆续入驻,这里正开展规模更大的第二轮城市更新。

新的挑战摆在面前:既要保证创新发展的新生城市机体,又要维护好历史遗产,如何平衡妥善保护和活化利用之间的关系?既要关注滨江公共空间的“面子”,又需关怀老旧小区改造的“里子”,工作切入点又在哪里?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同济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激励师生“走出校园小课堂,走入城市大课堂”,以专业所长服务超大城市更新,为人民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同济大学早在2017年11月就获批建设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2018年5月又成立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国际)研究院,为上海城市更新和科学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助力。

当前,如何通过协同创新,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更新模式?以问题为出发点,同济大学组建多学科团队,深入开展调研走访,以实绩作为衡量初心使命的一把标尺。仅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30位授课教师中就有24位担任社区规划师,5位担任乡村规划师、15位担任乡村建筑师。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翔宁介绍,目前学院50%学生的作业和毕业设计选题从城市中来。同时,学院还在努力推动更多毕业设计展览、师生设计作品深入到城市中去,为上海城市更新范式创新提供更多智力支撑。

集结多学科力量,“数智”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

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在人民城市建设实践中,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管理手段,以“数智”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同济大学师生自觉使命在肩,持续发力。

继去年8月由同济大学中国(上海)数字城市研究院具体承担、旨在引导“五个新城”构建数据驱动的数字城市基本框架的《上海市新城数字化转型规划建设导引》发布后,当前学校正整合多学科力量,探索城市数字底座规划与建设,以“一图”为统领,形成全市层面统一规划、全市域覆盖、地上地下统一、室内外一体的高精度数字城市的基础载体。

致力于打造全国智能社会治理样本,同济大学与杨浦区共建的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也正积极探索智能社会治理的政策体系、标准规范和体制机制,加快推动一批具有示范推广意义的智能治理新技术、新模式、新场景落地生根。

以城市更新丰富实践,反哺高校人才培养

放眼望去,在上海城市更新的主战场上,正活跃着越来越多同济青年学子的身影。

这几天,在杨浦滨江绿之丘,汇集同济设计创意学院125位本科生和85位硕士生作品的毕业设计展十分吸睛。

日前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上,由同济大学学生主持完成的《城市360——以居民为中心全流程、全方位服务社区改造》项目,获评“我最喜爱的项目”。聚焦城市微更新与社区自治,团队的部分成果已“落地”,助力一批上海社区建立起全流程、全方位、全覆盖的微更新服务体系。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同济大学对照中央要求、群众期待找差距、促发展,找准人才培养切入点,树立战略思维,科学谋划调查研究。调研中,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明确要求,“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同济要结合主题教育开展,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把‘学术与育人’第一价值追求融入各项工作中,全面提升自主培养创新人才能力,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本报记者 吴金娇

链接:http://dzb.whb.cn/2023-06-11/1/detail-800234.html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