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报】“使命感”促他们一路前行——记同济大学干细胞生物学教师团队
来源:上海科技报
时间:2022-09-14 浏览:
在刚刚过去的暑假,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绍荣教授团队在紧张忙碌中度过。心怀大我、教书育人,科研攻坚、科教报国,这支由11名教师组成的团队近年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交出了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为此,他们入选了“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探究生命发育和动物克隆的科学奥秘
2018年,由高绍荣担任首席科学家的教育部“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获批成立,这也是教育部首批设立的7个前沿科学中心之一。
胚胎发育、细胞重编程是研究细胞命运转变的两个核心体系,而表观遗传调控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最前沿的科学问题之一,是我国基础研究的重点突破方向。高绍荣带领团队,利用早期胚胎发育和细胞重编程体系,系统解析了表观遗传修饰在调控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命运转变的分子机制,探秘生命发育和动物克隆的科学奥秘。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系列原创性科研成果陆续发表于《自然》《科学》《细胞—干细胞》《美国科学院院报》等权威学术期刊。高绍荣被授予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和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杰出成就奖。
核心成果之一就是关注生命最初胚胎发育阶段两种组蛋白修饰的重塑。团队研究发现,早期胚胎中组蛋白修饰的调控如果出现异常,就会导致胚胎发育异常,甚至导致胚胎在植入前就会发生死亡。这一成果对人辅助生殖中胚胎培养条件的进一步优化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成果入选2016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
另外,团队针对体细胞克隆效率低这一难题,开展科研攻坚,揭示了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的表观遗传缺陷。首次建立了不同发育命运的克隆胚胎的转录组动态图谱,通过纠正两个关键组蛋白修饰酶的表达缺陷,极大地提高了克隆胚胎发育率与克隆小鼠的出生率。这一发现为我国科学家体细胞克隆猴的成功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团队还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问题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探索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应用的发展模式,利用病人诱导多能干细胞进行重大疾病发生机制及干细胞转化医学研究,希望将基础研究的成果尽快通过转化造福人民生命健康。
锻造富有战斗力的创新团队
去年11月3日,高绍荣牵头完成的项目“早期胚胎发育与体细胞重编程的表观调控机制研究”,获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主要完成人中,第二完成人高亚威教授、第四完成人陈嘉瑜教授都是团队的“85后”骨干教授。
在高绍荣教授科学报国精神的感召下,青年人快速成长,渐渐崭露头角,形成一支科研能力突出、教学水平过硬、专业结构完整、富有朝气的具有引领性的队伍。团队中有多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以及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和上海市启明星计划入选者,团队成为有口皆碑的“千里马养成场”。
高亚威荣获了2021年度上海市巾帼创新新秀和上海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谈起个人近年来在学术上的成长,高亚威对团队给予的全面有力支撑深怀感激:“高绍荣老师帮助我们建立了成熟的科研思想,也引导我们树立了教书育人的坚定信念,是我们永远的榜样。”她说,“一个优秀的实验平台对我们这些年轻老师的发展真的帮助很大,让我们能够放开手脚,大胆去尝试开发一些有风险但是更有创新性的实验技术。”
陈嘉瑜今年获得同济青年五四奖章。从3月初疫情开始,他就将“家”安在了实验室,保证了实验数据的产出进度,纸板箱加睡袋就是他的床。陈嘉瑜说:“作为一名生命科学科研工作者,我愈发感受到建设科技强国、健康中国的紧迫性。”
倾情培育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在日常工作中,高绍荣教授团队积极承担教学工作,探索交叉学科、教研结合新模式,多门课程获评精品课程及核心课程。
突如其来的疫情,是检验场,也是试金石。今年上海疫情期间,高绍荣身先士卒,自3月9日学校进入动态封闭管理起,他就带领团队多位老师开启了全天候的驻校生活。他们定期开展线上小组讨论与交流,与学子“云上”同框,“云指导”“云关爱”未断线,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数据的总结和论文撰写、开题和中期报告及文献学习等,科研工作从未止步。
在精心培养下,多位学子在《自然》杂志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重要科研论文;指导的本科生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和国际基因工程大赛金奖等多个奖项;一位博士生还在国际干细胞学会年会上作大会报告;多名博士后研究人员获得国家“博新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青年人才计划和项目资助,成为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团队中的康岚、高亚威、王译萱、陈嘉瑜、刘文强、乐融融、刘晓雨、李翀等青年教师成为深受学子喜爱的好导师。
“做基础研究就是要有使命感,要耐得住寂寞,不怕辛苦,还要依靠团队协作,整个过程特别考验人,也特别能磨练人的精神品质。”高绍荣说,“我们的团队也一直是在挑战中不断探索、进步,并将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言传身教地教给学生,激励他们为国家基础研究的发展进步、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应有的力量。”
作者:黄艾娇 吴苡婷
链接:https://www.shkjb.com/content.html?id=223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