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人民日报客户端】同济大学高水平科研成果连登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时间:2022-05-15  浏览:

5月11日,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东方医院章小清教授课题组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的两个课题组的合作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研究团队联合开发了神经元功能多样性解析方法,发现了关联学习记忆的关键神经元。论文第一作者陈晓颖博士是同济大学培养的2016届博士研究生。

5月6日,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绍荣/高亚威教授团队与美国芝加哥大学何川教授的合作研究成果,发表于另一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为进一步解析生命过程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今年以来,同济大学已有一批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高水平科研创新成果接连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同济大学近年来始终坚持“四个面向”、持续大力推进基础研究、着力提升教师原始创新能力的改革实践与探索,正在逐渐显现成效。

医学与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成果迭出。张勇教授与高绍荣教授课题组合作成果发表于《自然·细胞生物学》,研究建立了亲本特异性调控功能的预测体系。薛雷教授课题组、杨鹏教授课题组与王译萱教授课题组、张青锋教授课题组与江赐忠教授、厦门大学袁晶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等团队合作研究成果,均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陈义汉院士与复旦大学学者等的合作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实现了DNA中dU碱基检测技术的根本性突破。

物理科学领域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陈杰教授和徐象繁教授与南京师范大学周俊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李保文教授合作撰写的长篇综述文章发表于《现代物理评论》,全面介绍了近30年来界面热阻领域取得的长足发展。《现代物理评论》1929年创刊,迄今以中国大陆科研机构为第一单位的论文不超过15篇。严钢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计算科学》,成果应用于推理全球性传染病的传播动力学,能验证SARS和COVID-19的早期传播行为。程鑫彬教授和王占山教授团队联合复旦大学周磊教授团队的合作成果发表于《科学进展》,在高效率光学超表面器件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在化学、材料、海洋、汽车、环境等学科领域,同济大学也分别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徐涛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黄智鹏教授、张弛院士团队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学会纳米》,杜建忠/范震研究团队研究成果以增选封面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邓凯博士与杨守业教授、郭玉龙博士的合作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魏学哲教授团队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王志伟教授团队与范德堡大学林士弘教授、香港大学汤初阳教授合作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进展》,王颖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

同济大学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的应用研究同样成绩喜人。发挥全系统优势,“同济智慧”持续助力我国中速磁浮自主研发。3月10日,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牵头研制、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列商用磁浮3.0版列车,在同济大学高速磁浮试验线上完成了相关动态试验和系统联调联试。这标志着我国掌握了中速磁浮关键核心技术,磁浮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继续保持世界前列。1月,齐鹏副教授研发出了国内首款自主智能无针疫苗注射机器人,可自动识别人身上指定的疫苗注射位置,无针无痛注射,全流程无人化操作。4月2日,同济大学获批两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分别是铁道与磁浮科普实践教育基地(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

责任编辑:姜泓冰

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685797/6559289


l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