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光明日报】同济学子“云陪伴”上海抗疫一线人员子女及方舱医院内学生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22-04-14  浏览:

“特别开心!”4月12日,当记者在电话中问起3天前“云陪伴”的情景,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21级硕士生黄凯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9日晚7点至8点,她与一位嘉定区小学生帆帆“云会面”,我细细讲你静静听,这对“师生”友好互动,气氛格外温馨。听完课后,帆帆情不自禁地说:“我妈妈就是超人,她现在去打怪了,我为她感到骄傲。”

为了上好这节课,黄凯琳找出了之前在云南支教时的备课资料,结合小朋友的具体情况,花了两个晚上精心准备这节名为“认识情感,传递情感正能量”的课件。这已是同济学子对帆帆的第4次“云陪伴”。“感谢同学们帮我们分忧,你们学业任务也不轻,真是用心了。”家长留言中充满感激。

你在前方战斗,我在后方为你分忧。3月下旬,同济大学积极响应团市委发起的上海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子女“爱心云托班”号召,依托“同济逆行者”后端保障突击队,先后组织12支志愿服务团队和200余名志愿者投身“云托班”线上志愿服务。开班第一周,已完成150余课时教学,服务上海和学校抗疫一线人员子女百余名。

学生干部带头“云陪伴”方舱医院内高中生

“感谢市政府帮忙!给我提供了这么好的老师!”两天前,从方舱医院顺利出院后,高中生小倪同学怀着感激的心情,在朋友圈晒出了哥哥姐姐们为他补习的微信记录。同济大学学生会执行主席、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18级本科生陈司瑶是其中的姐姐,也是小倪同学辅导团队的负责人。

陈司瑶主动请缨成为第一批上岗的“云托班”老师。为了给倪同学提供全科目补习,陈司瑶牵头邀请了沪上兄弟高校的同学一起组成了一支辅导“梦之队”。“请问学长学姐,这道题怎么做?”“我来给你写一下步骤。”“请问你们是怎么学好语文的?”“我分享一下古文和作文方面的经验。”……微信群内,留下了一条条热情相助的生动记录。

“只要他需要,我们就一直在。”“小老师们”表示。

本科生支部整体参与,开讲“城市年轮”系列课程

“姐姐讲得非常不错,我很喜欢,我会继续选这门课。”讲完这堂名为“城市中的神秘居民”的课,看到这位小学四年级张同学的反馈留言,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8级本科生沈洋别提多高兴了。她说:“备课时需要考虑小学生的接受水平、知识的覆盖程度、内容的有趣与否,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考验,也是新奇的体验,这样的志愿服务很有意义。”

沈洋所在的是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本科生第四支部,支部整体融入了这次“云托班”志愿服务。此次“云陪伴”正好结合本学期支部对标争先项目——“城市年轮”系列课程,目的以落实国家“双减”政策为契机,结合专业特色,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为小学生讲授课程。

大手牵小手,共建生态城。支部参与授课的2019级本科生宋奇说:“希望小朋友们能收获一些有用的知识,让‘人民城市’理念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为学生定制每周课表,特色课程+温暖陪伴

“桥梁知识科普与红色故事”“小小种子看地球”“英语趣味拓展”“医学科普与运动健康”“读书分享会”……打开《同济大学课程库清单》,一周七天的课程名称、授课时段、适应学段、课程负责人等信息一目了然。此次推出“云陪伴”课程54门,采用“直播+录播”多种授课形式,涵盖红色教育、身心健康、成长导航、环境保护、科学普及、读书赏析、手工实验、素质拓展、益智游戏等各类主题,以及在不违反“双减”相关规定的情况下为高(毕业)年级学生提供学业辅导。

同济“爱心云托班”志愿者分为联络志愿者、授课志愿者两类:联络志愿者“一对一”对接学生或其家长,了解学生特点和需求,根据学生需要定制每周课表,并开展日常“云陪伴”,为学生答疑解惑、疏压解忧;授课志愿者则结合专业特长,精心打磨特色课程,充分考虑低龄段学生特点,努力以有趣的内容、丰富的形式寓教于乐。

“志愿者们还会根据孩子的性格、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等特点,通过关爱陪伴、聊天谈心等形式,探索更多针对性、个体化、更温暖的‘云陪伴’形式,在特殊时期陪伴孩子们的成长。”同济大学团委有关负责老师说。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孟歆迪)

链接: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9212cf7be06a4a34bef20bda14d018ed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