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论坛举行 双重冲击下产业园区的出路在何方?
来源:东方网
时间:2021-06-26 浏览: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6月26日报道:产业园区一直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载体,担负着经济发展、创新发展、管理示范和对外开放等重要使命。2021年6月26日下午,第九届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论坛在上海青浦举行。各界专家代表分别从政策视角、理论视角及实践视角共同探讨产业园区发展的趋势、目标与路径。论坛由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和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主办,徐泾镇人民政府承办。
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任浩在主题报告中指出,在双重冲击下,园区发展面临“全球疫情”“全球经济格局”“全球产业链重构”三个不确定性,同时也面临“全球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新时代国际开放合作”三个机遇。基于这一形势,任浩院长从“范围”与“变动”两个维度,勾画了驱动产业园区发展的因素矩阵,并推导出双重冲击下园区新发展的“四化”趋势:园区发展模式生态化、园区运营管理融合化、园区商业模式多元化和园区产业结构高端化。面对“三个不确定”的困境,园区如何把握“三个机遇”,实现“四化”发展,任浩院长建议,从短期来看,产业园区可以通过“谋定—信心坚定”“谋度—预期适度”“谋促—政策促动”“谋变—产业转变”综合决策进行关键突破;从长期来看,产业园区可以从突破“存量—前提重立”“功能—愿景重立”“智慧—理念重立”“融合—手段重立”四方面布局新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认为,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疫情爆发加速了“产业园区”向“创新家园”转型的速度,“创新”“青年”“绿色”“智能”“精神”五大要素是产业园区破除两难境地的利剑。其中,利用“创新”可以实现(商、住、产、休、流、交、医、基、学、职)十元平衡;利用“青年”可以打造青年人喜欢集聚的城市空间,利用“绿色”可以架构全球城市绿色设计的综合平台,利用“智能”可以构建智能基建在创新家园中的实际应用场景,利用“精神”可以建设幸福满满的归属家园。吴志强院士还强调,“创新家园”未来可以更好地汇聚青年人才、增强城市软实力、破除两难境地,从根本上提升产业园区品质。
重庆市涪陵新区党工委书记周波在演讲中介绍,为应对双重冲击,涪陵园区的经验是坚持“硬件不足软件补”,推行全域企业服务专员制度,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园区企业度过全球经济寒冬。对于园区如何在新时代新阶段实现可持续发展,周波书记指出关键在于坚持走“融合创新”发展之路,通过科技与产业、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产业与城市、城市与乡村、国内与国际等融合创新,赋能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圆桌对话环节,中国开发区协会副秘书长王磊、上海市科委研发基地建设与管理处处长仲东亭、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总顾问陈青洲、江苏南通现代建筑产业园主任顾华平、中海企业发展集团商业公司华东区域总经理陆凤存、一冷申豪新能源(上海)公司总经理卢广军与宁波银行副行长冯培炯对政府、园区及企业在双重冲击下遇到的难题、解决措施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热烈探讨。
闭幕式上,任浩向周波颁发了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咨询委员证书,向林雪松、赵晓蕾、顾华平、陆凤存、卢广军、冯培炯颁发了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证书。
链接:https://n.eastday.com/pnews/16247151347701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