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竖起发展中国家跨国并购的大旗

来源:   时间:2003-06-24  浏览:
竖起发展中国家跨国并购的大旗
周林

谈起跨国并购的主角,人们首先想到的几乎都是国际上著名的跨国公司,很少能够与中国的企业联系在一起。但在去年,上海电气集团收购日本秋山印刷株式会社、中国网通(控股)以8000万美元收购亚洲环球电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购入印尼的油田和天然气田资产、TCL集团以820万欧元收购德国施奈德集团……中国企业在海外的一系列收购动作,似乎向人们预示着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时代已经来临。
所谓跨国并购(Cross-BorderMergersandAcquisitions),是指一国(母国)企业基于某种目的,通过取得另一国(东道国)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或股份),对另一国(东道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一定的或完全控制行为。
企业为什么要选择跨国并购来寻求自我发展?跨国并购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利益?回顾西方学者对跨国并购动因的理论解释,可以从中寻找到答案。交易成本理论:将兼并形成的多部门组织视为一个内部化的市场,可以节约经营活动的交易成本。规模经济理论:西方传统经济学认为,企业通过并购来扩大生产规模,生产规模的扩大可以降低平均成本,从而提高利润。目标公司价值低估理论:当东道国由于汇率变动导致货币贬值或者证券市场的低迷导致目标企业价值低估,这时,通过跨国并购就可以实现低成本扩张。产业组织理论:由于产业壁垒的存在,包括规模壁垒、技术壁垒、进入的政策壁垒等,通过跨国并购就可以顺利突破上述障碍,快速进入东道国市场。
从国际上来看,跨国并购呈现出以下最新特点。能源、金融、电信等资源性产业成为并购热点;横向并购增多,跨行业并购减少,战略联盟增多;股权交换成为跨国并购的主要交易方式和手段;强强联合,并购规模日趋庞大,并购金额屡创新高;跨国并购的地区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但发展中国家的并购也在逐步上升。
中国虽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企业跨国并购也有近20年历史。1984年中银集团和华润集团联手收购香港最大的上市电子集团公司——康力投资有限公司,从而首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先河。此后,众多有实力的中国公司开始了一系列的尝试。中国加入WTO以后,特别是在去年,中国资本走出去的步伐大大加快。美国《商业周刊》在不久前的一期刊文称,“中国企业掀起购买海外资产风潮”。
从现阶段来看,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企业规模小,融资能力不强。国外大型跨国公司都有雄厚的资本金和财务公司或者是控股银行。而我国跨国并购的主体主要是国有或国家控股公司,在国内的巨无霸企业,放到国际资本市场上只能算是中小型企业。而国有企业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部分资金不足或者资产负债率较高,对外融资能力较弱。其次,企业缺乏对外投资的自主权。相当多的企业没有海外投资设点权,没有海外融资权,没有外汇的支配使用权。位于美国芝加哥的伊利诺州政府大楼,2003年1月份的市价在1000万美元左右,而在1994年,它曾以200万美元出售。万向集团认为遇到了机会,欲买下它,作为公司在美国的基地,不幸的是,面对中国严格的外汇管理制度及繁琐的外汇投资审批过程,最终未果。第三,跨国并购缺乏战略规划。根据外经贸委的统计,截至2002年底,中国累计批准境外投资企业近7000家,中方协议投资总额100亿美元左右,在这些资本所投资的项目中,有67%是不赚钱的。很多企业只是作为接待官员访问的成本部门,而不是利润部门。最后,缺乏熟悉跨国并购的高素质人才。跨国并购的专业人才应该通晓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营销、国际商法以及跨国并购程序,能够熟练使用当地语言处理相关业务,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而当前我国严重缺乏这样的实务性人才。
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实施策略也逐步浮出水面。
目标市场的选择。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目标市场是选择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是中国出口产品的主要对象,同时是中国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主要对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处于资本相对稀缺的地位。而发展中国家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中国的技术和设备在这些国家具有相对优势,但也应该看到在发展中国家投资有政治动荡、劳动力素质差、市场容量小等劣势。所以,国内企业选择目标企业时,一定要将当地的投资环境与本企业的发展战略相结合。
融资渠道的选择。其一是发展金融控股集团,通过并购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股权渗透,促进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紧密结合;其二是设立海外投资基金;其三是争取国内金融机构海外分支的支持;其四是积极开拓国际化的融资渠道。
改善企业海外并购的政策环境。从去年10月1日开始,外管局陆续在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广东和福建等6个省市推行了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予以政策上的扶持。
(作者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

《解放日报》 2003年06月24日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