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七宝蒲汇塘老街呼救

来源:   时间:2003-06-23  浏览:
在获得七宝老街部分历史街区即将被拆除的消息后,刚从现场回来的同济大学教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心主任阮仪三昨天通过本报呼吁:上海闵行七宝老街的蒲汇塘河东段南岸(即从南东塘滩至富强街)和蒲汇塘河东段北岸(北东塘滩)是上海近郊目前屈指可数的保留比较完好的集镇民居历史街区,切忌随便拆除,以在此兴建现代化的多层、小高层商品房。
七宝是历史悠久的江南名镇,形成于后汉时期,一直到宋初才略显规模。七宝镇位于蒲汇塘河与横沥泾河两条主干河道的交汇点上,依托当时发达的漕运条件,到明清两代,七宝趋于繁荣。因此,虽然七宝集镇城区面积仅近百亩,但是,却有接通市街的石桥27座。南北大街商肆林立,前店后坊。富家的走马楼,商家的酒楼茶肆,贫民的小屋平房,无不刻着明清江南建筑的痕迹。尽管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七宝古镇一度衰落,老街的不少民居也屡经修缮,但是,一些能够反映历史风貌的历史街区还是留存了下来。蒲汇塘河东段南岸和蒲汇塘河东段北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阮仪三教授介绍说,蒲汇塘河东段南岸和蒲汇塘河东段北岸这一历史街区拥有连片的颇有历史价值的老民居。这些民居有的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虽然经过多次修缮,但房屋的梁架都是清朝留下的;有的民居虽是民国初年的产物,但是现在在上海地区也已不多见。这一完整的历史街区不仅仅保留了大片的上海近郊老民居建筑,更重要的是保存了上海近郊集镇发展过程的历史信息,留下了原来的历史风貌。
记者日前到七宝老街实地踏访,从横跨蒲汇塘河的石桥向东望去,只见蒲汇塘河东段南岸和蒲汇塘河东段北岸一片绿荫。两岸古朴的老民居星罗棋布,与岸边的大树融化在一起,不时有游客划着游船在蒲汇塘河里穿梭,煞是好看,呈典型的江南水乡风光。
阮仪三教授说,设想一下,如果将蒲汇塘河东段南岸和蒲汇塘河东段北岸的老民居拆掉去兴建现代化的多层、小高层商品房,不仅这里的历史风貌将不复存在,而且仅从景观上而言,也是一大无法弥补的败笔。
记者也在现场发现,倘若蒲汇塘河东段南岸和蒲汇塘河东段北岸真的兴建现代化的多层、小高层建筑,与已经修复的七宝老街的风貌也极不和谐,使这里的所谓的“江南风格集镇景观”大打折扣,从长远的角度看,对七宝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是极其不利的。
家住蒲汇塘河东段南岸南东塘滩31号的居民沈颂若特意将记者引进屋内。他告诉记者,这间房屋是他祖上传下来的,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他全家都对这间祖宅很有感情。听说这里要造现代化的商品房,他觉得也不是很合适。不是说老房子不可以改建,也不是说他一定要住在这里,而是如果造现代化的商品房,那么这里特有的人文环境将会被破坏掉了。
阮仪三教授也认为,保护老的历史街区并不是说要一成不变,一点不能动。目前首先应该对蒲汇塘河东段南岸和蒲汇塘河东段北岸这一历史街区进行认真的调查梳理,看看哪些是可以动的,哪些是需要维修的,哪些是亟需改造的,哪些是可以拆除的,然后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保护修缮措施。这些保护修缮措施应该与现有的七宝城市风貌相融合,体现出老街区的新价值。
阮仪三教授还特别强调,保护老街区,必须保护历史建筑、构筑物及其风貌环境,同时也要注意改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因此这些老民居内部的结构必要时可以在不改变外部形象的前提下作改动。
阮仪三教授说,最近市领导指出,“我们要高度重视,加大对优秀历史建筑的规划、管理和保护力度,处理好‘拆建’与‘保护’的关系,把历史文脉与现代都市风貌有机和谐地结合起来;对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和风貌区,凡是能保护的可以成街坊加以保护。这样,既体现城市的发展轨迹,又传承城市的历史文脉,为上海、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这对我们保护有价值的历史街区有相当的启迪作用。

别误以为这是苏浙一带的水乡古镇,其实它是距市中心最近的水乡——七宝镇蒲汇塘的景致。然而遗憾的是,这道风景线可能不久将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在待拆的建筑中,不乏像这种颇具韵味的细部构造。
七宝蒲汇塘河东段拟拆除的一处历史街坊。
均本报记者谢震霖摄
这类饱经风霜的历史建筑浓缩着上海民居特有的风貌,可惜即将被拆除。


《文汇报》2003.06.21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