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中国经济新闻网】同济大学发布“十大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 将全力推进优秀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时间:2020-12-25  浏览:

可应用于轨道交通上盖建筑、减缓地铁振动的三维震振双控装置,用于预制装配式建筑大型钢管柱梁节点的高强单边连接技术与装备,对路面进行多维高频检测与智能养护的装备与技术,实现无人值守的工业过程在线监测和智能控制的边缘计算平台,对工业废酸进行资源化处置的水处理剂,助力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的高浓度复合粉末载体生物流化床技术,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水体微生物活化原位修复技术,检测血液自身抗体的肺癌早期诊断试剂盒,治疗难治性皮肤病疗效显著的新型实时可控无痛光动力治疗智能系统,对癌症进行高效、灵敏检测的新型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纳米技术……12月22日下午,同济大学“2020年度十大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发布。十大科技成果涵盖了工程制造、绿色环保和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

上海市教委科技处处长许开宇,上海市科委创新服务处副处长梁冰,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顾祥林等出席发布会。

作为同济大学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又一实际行动,今年7月,同济大学2020年度“十大最具转化潜力的科技成果”评选活动正式启动,面向各学院、附属医院及学校控股所属公司的科研团队或人员开展。11月,来自政府、行业、投资、专业技术等领域的40余位专家和学者,对科技成果进行了初次评选,25项成果脱颖而出。近日,学校组织现场专家评审会,对初评入围的这25项成果项目进行项目答辩,“十大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由此诞生,另15项科技成果获入围奖。

十大科技成果中,4项成果属于工程制造领域,它们分别是土木工程学院周颖教授团队研发的“带刚度自适应特性的三维震振双控装置”,机械与土木交叉学科团队简小刚、王伟团队研发的“封闭截面构件高强单边连接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杜豫川教授团队研发的“路面多维高频检测装备和智能养护技术及应用”,以及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康琦教授团队研发的“面向工业系统智能优化与决策的边缘计算平台”。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3项绿色环保领域的科技成果入选,分别是戴晓虎教授团队研发的“高浓度复合粉末载体生物流化床技术”,李风亭教授团队研发的“工业废酸资源处置与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以及柴晓利教授团队研发的“基于微生物调控的水体原位生态修复技术”。

还有3项科技成果属于生物医药类成果,它们分别是医学院光医学研究所、附属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王秀丽教授团队研发的“新型无痛光动力治疗皮肤病关键技术及转化——新型实时可控无痛光动力治疗智能系统”,医学院、附属东方医院陈炳地副教授联合刘中民教授和崔征教授团队研发的“新型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纳米技术”,以及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粟波研究员团队研发的“新型血液自身抗体的肺癌早期诊断试剂盒及应用”。

同济中车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何翠微、长江三峡集团上海分公司总经理石小强、基石药业(苏州)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赵萍,作为行业专家,分别对入选的这三类科技成果作了现场点评。他们表示,这些科技成果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和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希望通过校企等多方共同努力,早日推动它们转化落地。

发布会上,吴志强作了题为《从acatech2020到精准聚焦前沿》的主旨演讲,展望了4D材料、采水膜技术、基于模型的建筑工程系统、智慧空间、真菌生物技术、身体预警系统、协作和类人型机器人等一系列前沿科技图景。

顾祥林在致辞中表示,每年,在同济大学实验室里,都有一大批优秀的待转化的科学研究成果诞生。学校开展“十大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评选活动,就是希望发现这些成果,并联合专业机构、企业等多方共同推动这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落地,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此次评选活动由同济大学科研管理部、同济创新创业控股有限公司主办,上海同济技术转移服务公司、上海同济科技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承办。

同济大学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优势学科和科研特色,为一批国家重大建设工程提供直接技术支持,也实现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各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文件精神,从政策制定、全生命周期科技成果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等多方面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2017年5月,学校出台《同济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细则》,明晰转化实施流程,规定给予成果完成团队不低于70%的转化收益奖励。

同时,学校不断完善全生命周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从成果创造、申请保护、评估运营、转化实施、评价激励全过程开展引导和推动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技成果提供项目孵化、投融资、知识产权等系列服务和资源支持。着力打造覆盖到学院、科研基地平台及科研团队的科技成果转化主动服务团队,开展成果研究创造的前期服务,提高科技成果质量;提升成果评估运营工作,筛选出高质量科技成果,积极推介;加强转化规划和转化孵化,催生产生产业化级别的成果转化项目。

今年9月,同济大学获批教育部第二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0月,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学校后期将以这两个基地的建设为核心工作,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体系,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

封闭截面构件高强单边连接技术及装备

该成果研究团队以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简小刚副教授和土木工程学院王伟教授为核心,依托于同济大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即土木工程学科和机械工程学科交叉平台——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瞄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需求,针对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大型钢管结构件装配困难、难以单边锁紧安装、单边连接设备严重匮乏等关键问题,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成功研制开发出一种能够应用于预制装配式建筑领域钢管柱梁结构件摩擦型高强螺栓单边连接产品与安装设备,为我国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实现规模化、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与产品支撑。该产品单侧安装、单侧拧紧,避免了现场焊接。

经同济大学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实际对比测试,该成果开发的新产品及其设备已填补国内空白,在主要性能指标上全面领先国际同类产品,有望颠覆国际市场格局,为预制装配式建筑产业化提供可靠支撑。由于此类产品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桥梁等封闭式截面高强度单边连接中消耗量大,其产业化前景十分广阔。

该成果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3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围绕所创造的新型安装方法与装备,已形成了全套解决方案及相应的专利保护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基于该产品的装配式建筑大型钢构件单边连接技术已通过专家评审并被列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所研制的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四川成都市新型钢结构川东民居示范工程项目、中建钢构的美国关岛项目等10多项国内外工程中。

路面多维高频检测装备和智能养护技术及应用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杜豫川教授团队研发的路面多维高频检测与智能养护系统利用先进的车载分布式传感、AI图像识别、北斗高精度融合定位等技术,打造了一套轻量化的路表损伤自动检测装备。面向路内结构破坏、路域设施损坏,建立了基于多尺度探地雷达+高分辨激光雷达的多维度路面健康全息感知系统,实现了包括路面平整度、路表病害、桥头跳车、结构损坏等参数的高频率检测与融合分析。该项目先后获得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二等奖(2019年),并于今年参展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获得大会创新引领奖(仅10项)。

产品经国家道桥计量站等单位测试,检测误差小于10%,综合病害识别率大于90%,图像处理速率大于10张/秒,检测效率可提高传统手段的2至3倍,平台实现了单日数百GB级的养护外场数据高效处理,且费用可降低50%以上,具有明显的经济与效率优势。产品构建了全面的知识产权体系,具有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项、国际专利PCT5项,以及软件著作权6项。

项目产品在上海这一超大城市形成了规模化应用,并在江苏、浙江、河北等全国十余省市超过40000公里各等级公路上得到推广,覆盖了高速公路、城市干道、农村公路等多等级道路类型,同时也为港珠澳大桥、雄安新区等重大工程建设提供数据支撑,有效地推动道路设施智能养护装备及管理系统的技术进步,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链接:http://www.cet.com.cn/xwsd/2742370.shtml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