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智慧人才 头脑城市

来源:   时间:2003-03-27  浏览:
上海的发展正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关口。在历经了多年循序渐进的改革之后,一场结构性的演变正在我们身边悄然却剧烈地展开。在这场演变中,人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建设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塑造创新的城市精神,做可爱的上海人……每一件诉求都是对“人”的严峻考验。
应对考验,就需要出色的“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才”。那么,上海的人才结构到底怎样?能不能适应新发展的需要,能不能推动城市的创新?早在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年头,上海就完成了《新世纪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人才开发新路研究》的课题研究。课题对各行业人才做了具体分析,同时给予了前瞻性预测。
在对人才提出更高要求的今天,我们的记者分头联系到了当初课题的主要起草人,请他们对各行业人才的现状结合今天实际,再做具体分析。对话之间分明能感觉到上海这座城市永不停息的脚步……
对话栏目从本期开始,推出“创新城市创新人才系列谈”,连续刊载记者与专家们的对话。  
说起上海的发展规划,如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恐怕要数“科教兴市”了。在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中,如何继续保持经济的两位数增长,是上海面临的重大课题。而在事事必以人才先行的今天,在以创新论英雄的科技领域,更有赖于科技人员的智慧和才干。
由上海市科委牵头,以同济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教授、上海市注册咨询专家罗瑾琏领衔的《上海市科技紧缺人才预测》课题组,通过对上海十五规划中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进行深入研究后得出结论:基于目前的状况,到2005年,若干行业可能出现科学家与工程师紧缺现象,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
记者日前采访了罗瑾琏教授,与罗教授就上海科技人才现状进行了对话。

上海科技人才的总体状况

记者:罗教授,就您的课题研究成果,您认为目前上海科技人才队伍总体状况如何?
罗瑾琏:首先必须对“科技人才”做出界定。“科技人才”应当定位于“科学家与工程师”,即指“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和虽不具备上述学历但有高、中级职称的人员”,研究领域为工业制造业。总体上说,上海目前科技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现有人员结构分布不均衡,与上海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根据《上海市统计年鉴》提供的1992~2000年数据,我们发现,在贯彻“科教兴市”战略基础上,近年来上海的科技人员总量有所回升。但同时仍存在高水平、高附加值技术供给不足,高层次科技人才匮乏等问题。
记者:上海目前科技人才较为紧缺的行业主要有哪些?
罗瑾琏:课题对此做了分析。经过深入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进行调研,并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后,我们认为,到2005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印刷及记录媒介的复制这五个行业,可能在科学家与工程师数量上出现紧缺。这种紧缺可能会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

“结构分布不均衡”的影响

记者:您在谈到上海科技人才总量不足时提到了“结构分布不均衡”,请问这一现象主要有哪些表现?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罗瑾琏:上海科技人员结构分布不均衡现象十分突出。大量技术人才和资源主要集中在高校、科研机构和科研院所,真正在企业从事研究推广的很少。统计年鉴显示,2000年上海的科技人员有96.5%集中在高等院校;独立科研机构过多也是一个问题,2000年上海独立的自然科学研究机构有301家,有大批科研力量游离于企业之外。其实企业应该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人员应该在企业中形成一股强势。因而目前的人才分布结构的后果是:研究与社会需求脱节、大量科研成果束之高阁。最为明显的表现是,科研人员的潜能得不到最大程度发挥、科技成果无法迅速产业化。
先说高校。因为经费紧缺许多课题得不到支持;有些虽然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取得成果,却因得不到企业的重视和支持而被束之高阁;有些则本身就脱离实际。高等院校历来是知识创新最为活跃的地方,也是科技人才集中的重要场所,如果这些科研人员的力量不能充分利用起来,转化为经济效益,是极大的资源浪费。
再说独立科研机构。尽管其中一些机构有技术性收入或其它收入,可以为机构的生存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但如果把这些科技资源直接投入到处于市场经济最前沿的企业,其效益或许更为可观。游离于企业经济活动之外、远离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的科研活动,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创新的要求。
记者: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在科技人员总量不足的情况下,首要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科研力量。
罗瑾琏:正是如此。当务之急是必须改变众多科技人才游离于经济活动之外的现象,使他们的主要科技活动转为从事创新和支持创新的活动。也就是说,要建立合理的科技人才分布结构。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知识配置中的导向作用,鼓励科技人员向企业转移或与企业建立密切关系,使得更多科研活动面向市场、面向企业;另一方面,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将大部分技术开发型科研机构并入企业或转型为企业化运行。从而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增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建立合理科技人才结构的尝试

记者:请问建立合理科技人才结构的可操作方法。
罗瑾琏:建立合理的科技人才结构有很多积极的尝试。
比如通过各方努力,积极培育规范、高效、现代化的科技人才市场,使人才的供需双方保持信息畅通。由市场来实现科技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缓解因结构性失调引起的人才短缺情况;上海市科委等政府主管部门可以牵头编制科技人才需求目录,并公示于众,使社会教育培训机构能够有的放矢地实施人才培训和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某些专业的人才短缺;再有,应大力鼓励科技人才的柔性流动,这是目前最快最有效的途径。虽然已有部分科技人才资源实现自由流动,但还主要局限于企业之间,高校之间、科研机构之间,以及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还有待于深入探讨。这其中除了科技人员自身的认识水平外,还牵涉到用工机制的转轨和观念的更迭。当然,柔性流动的方式有很多,如实行项目负责制、兼职、特聘等,使人才既可以保持原有的状态,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记者:您刚才提到要充分挖掘、激发现有科研人员的潜能,这方面能否详细深谈?
罗瑾琏:好的。这个问题我们有一些初步想法。
现在只要一说起科技人员的激励,人们马上想到的往往就是给房、配车等。物质的激励固然不可缺少,但我认为,实际上最重要的是“工作环境”,也就是工作的软环境,如研究梯队的配备、工作氛围的营造、科研成果得到重视的程度、科研成果社会化推广的力度等。物质的优厚充其量只能将人才吸引过来,但要人尽其才,并且长期地调动并激发其潜能,仅靠物质是远远不够的。
另外,要建立有效的业绩管理模式和制度。由于很多科技人员集中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事业单位,相对于企业来说,运行机制比较老套,管理比较松散,决策的主观因素较大,随机性也较大。很多机构甚至没有一套完整的业绩管理制度。
还有一点至关重要,就是要明确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中价值链的存在。它牵涉到科技人员个人、企业、社会三个主体。作为科技人员,他关心的是自己的价值在哪儿实现?他要看到自己的成果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具体在哪个环节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建立起自己更高的工作目标和长远规划,并把它作为继续奋斗的信念和力量;而对组织来说,如果能够明确科研从投入到产出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就会更有兴趣、更有动力去支持科技人员的科研活动;在整个价值链中,政府部门的宏观引导也很重要,它可以激发企业和个人共同的理想。
记者:谢谢罗教授对于加快上海科技人才资源建设的一番深刻论述。
罗瑾琏:陈良宇同志曾经说过,上海走“科教兴市”是破釜沉舟之举。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认识到,人才是铸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社会也会越来越关注科技工作者,在上海未来的发展之路上,科技人员必定大有用武之地,“智慧人才”必然勾勒出“头脑城市”的美好蓝图。 
“(如今上海的)人力成本很高,商务成本也很高,所以就算10年以前刚刚投资进入上海的一些跨国公司制造业,它也感到商务成本和人力成本的压力很大,它有希望迁移的这种倾向。所以我觉得我们上海下一步发展唯一的一条路就是我们要依托科技。依托科教兴市来深入地进行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2002年下半年,上海市市委书记、时任上海市市长陈良宇在接受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中国实录》报道组专访时,这样说道。

《人才市场报》 2003年03月22日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