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与路结缘频出成果 ——访同济大学孙立军教授

来源:   时间:2003-02-24  浏览:
与路结缘频出成果 ——访同济大学孙立军教授
■文/本报见习记者许琦敏
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用来形容孙立军教授实在很贴切。每当记者让他谈谈自己时,他总还没说两句,就转到自己的专业上,立刻滔滔不绝起来。他的研究都和道路有关:道路管理、路面材料、道路工程。他是我国道路工程专业的第一个博士,30岁时就被同济大学破格晋升为教授,次年授予博士生导师资格,是当时同济最年轻的博导,现任教育部道路与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
16岁来同济上大学的孙立军,也许还没想过会和道路打这么深的交道。按他自己的说法,他一直到硕士二年级的时候,才开始渐渐进入角色。他曾亲自进行了长达5000公里的路况调查,积累了60万个关于道路性能实验技术的数据。这些数据不断积累、更新,如今已累积了1-2万公里道路的80多万个路况数据。在这些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他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路面使用性能的统一预测方程、我国第一个路面管理系统、国际上第一个针对连锁块铺面特点的分析模型和分析软件。
我国每年用于公路养护的开支十分庞大,怎样才能让道路“经久耐用”呢?孙教授开始研究铺路用得最多的沥青。经过潜心研究,他研制出一系列沥青改性复合材料,用这样的沥青铺路可以做到高温不变软、低温不开裂,使用寿命延长了一倍。即使是质量较次的国产沥青,经过改性后,其性能与进口优质沥青不相上下。
讲起这些研究成果,孙立军觉得最初5000公里的路况调查给了他最大的积累。他从这些第一手资料中掌握了我国公路的真实现状,为今后所有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提供了真实的基础。他把基础研究看得非常重。他认为,力学不是土木工程研究中的唯一手段,工程中实验的效果、工程实际使用效果的调查,有时比实验室实验的效果更重要。虽然工地风风雨雨,可是那里才能得到真实的基础材料。谈话过程中,他一直强调的就是“基础”,没好的基础,路太容易坏了。
“制度环境好比路,技术、人才就像车,路好车才能跑得快。”他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他的研究生一年级下学期就开始做项目,对外联络、科研调查,甚至经费调用都有自主权。“我希望他们明白,科研不能靠老师教。我给他们指点,更希望和他们讨论。”
“没人告诉你现在做得对不对,没人告诉你怎样做对,更不可能告诉你下一步该怎么做。”孙立军这样形容科研的痛苦。路总要向没有路的方向延伸,科研痛苦有如造路艰辛,但路成后“天堑变通途”的愉悦,“那真是非常开心的!”他突然闪现天真明亮的笑容。也许就是这种精神,让他一直坚持在自己的科研岗位上。
文汇报2003年2月19日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