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文学已越来越远离现代人的生活,但本周末在上海图书馆举行的“名家解读名著讲座”,却意外地吸引了许多虔诚的听众。曾是中国当代文学先锋派开拓者之一的作家马原,从霍桑的名著《红字》出发,与大家侃侃而谈。毫不时髦的话题,在马原讲来,却是一气呵成,极富激情。近年已很少写作而转行当上了文学教授的马原曾毫不谦虚地说,“在小说家中,我读书算很多的。在读书中,我积累了很多人生奥秘,也有很多切身的人生经验,胸中积聚了很多的块垒,聚徒授课,就是把这些块垒释放出去。”对当下的马原而言,这样的讲课,其实也是他文学生涯的另一种继续。
从作家到读家
在文坛上几乎失踪了10年之久的马原,两年多前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上海同济大学的讲台上。而此刻的他,已几乎中断了小说创作,他也把自己的头衔从作家换成了教授。这一切,究竟是出于无奈?还是好为人师使然?
对此,马原的回答是,两者都有。去西藏,使马原成了那个写小说的马原,但离开西藏后的马原,却再也没能写成一部完整的小说。强大的生活落差,使马原出现了失重,并且长时间没能从失重中缓过来。马原把这一切归就于成名太早。“不能太年轻就成名,一下子成名,会对心态有妨碍。那时,写什么都有状态,特别有灵感,有人还开玩笑说,可以开一个马原作坊,真的是写什么成什么。但人不能那么早就把自己的状态提前。”
当记者问马原,下一个颠峰状态将会在何时出现时,马原说,其实早在10年前,就已经期待出现这样的时刻,但至今仍然没有出现。于是离不开小说的马原,选择了在同济的讲台上讲小说的生涯。有人说,马原讲小说的热情,甚至超出了他写小说的兴趣,他极投入的演讲,对热爱文学的青年尤其是女学生极具吸引力。当明白了从事小说创作是一种奢望时,不要放弃小说的阅读,则成了马原心中对学生的一种愿望。这恐怕也是马原近年来源源不断地推出《阅读大师》等文学选本的一大原因。
上海很适合写作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写作土壤。对于马原而言,这块土壤就是西藏。在离开西藏后,马原曾深切地觉悟到,离开西藏是他一生中走错的最大的一步。那么,来到上海这个新的写作环境,马原又是怎样评价的呢?
马原说,他特别看中的是上海的秩序。上海有自己的秩序,很适合写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人们的生活层面特别丰富。从最低的到最高的,从贵族到平民,应有尽有。而且上海与别的城市相比,并不是很浮躁。当然,上海也有很多对写作不适宜的方面。不是有许多文学前辈都把自己的最后一站放在了上海,但也并没有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吗?
先锋因子尚存
被誉为先锋小说第一人的马原,究竟身上还有多少先锋因子,这是许多读者关心的。对此,马原的回答十分简单:先锋从来不是自己判断的。当初也完全是学者们给贴的标签而已。马原说,我从来不知道自己是否是先锋。马原称自己一直是个改良主义者,是很保守的,不是所谓的革命者。
但不管先锋还是保守,马原给一个好小说家的定义是,能否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为小说这座大厦贡献一片砖,一块瓦,能有一点贡献就已经足够了。正如马原在很久以前所说的那句响亮的名言:“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
正是像马原这样许许多多作家的贡献,才铸就了小说这个庞然大物。
马原觉得居住在上海很适合写作(照片)
《新闻晨报》 2003年0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