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二十二位院士建言泰州

来源:   时间:2002-12-27  浏览:
郑时龄院士(同济大学):

  构建“24小时城市”

  城市建设需要几代人共同付出努力,不是靠一代人就能完成的。现在都在求新求变,这是好事。然而,建设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值得重新思考。有些地方的城市建设形成怪圈,一
味追求面积大,让人看到的是大马路、高楼房。广场你建10公顷,我建20公顷,可到了晚上,却看不到人。这恰恰说明,在城市规划中,忽略了积聚“人气”这一关键要素。城市太大了,马路太宽了,就拼命地发展城市交通,增加汽车,从而造成一系列城市问题。我们要建成“24小时城市”,24小时都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而不仅仅是8小时的办公概念。遵照这一理念,考虑到人气要素,上海陆家嘴1.7平方公里的商贸区已作了重新规划。城市建设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要一味地模仿。

  张泽院士(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重视培养“子弟兵”

  一个企业得到人才的途径有两种:引进、培养本土人才。引进人才很重要,但利用好本土人才同样重要。现在有些企业特别是大的企业,有一种怪现象:眼睛总是盯住留学生,非留学生不引,不重视企业内人才的作用,结果“招了女婿气跑儿 ”。在制定优惠政策引进人才的同时,不要忽略了“子弟兵”的作用。要善待“子弟兵”,要重视对他们的培养,他们是企业内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徐性初院士(国家经委):

  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

  沈阳有一批大型国有企业,靠着国家各方面的扶持,企业发展红红火火。但进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这些大企业都患上了市场经济不适应症。究其原因,就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出路,这就需要进行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泰州正在推进“ 三置换一保障”改革,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的发展问题,让企业真正从旧的体制和机制束缚下解放出来,主动适应市场,在市场中发展壮大。虽然在推进过程中有一定困难,但是企业的改制都成功了,活力释放出来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企业的前景就会一片光明。

  相关链接:1999年10月,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31名专家受聘为泰州市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成为泰州科技经济发展的高级智囊团。随后,又有10名来自中科院的科技人才在泰州挂职市、县两级科技领导副职。赵晓勇

《新华日报》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