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同济大学校长万钢
新闻缘起:
最近,同济大学传来消息,在过去两年按照时间节点,继先后开发出燃料电池轿车超越1号、超越2号之后,“超越3号”的发动机也已研制成功。按照技术测算,“超越3号”台架试验车的最高时速可达到120公里以上,最大续驶里程超过200公里,可以与当今实际使用的汽车相媲美,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不久,两辆在上汽MPV6460平台上开发的“超越三号-MPV”将走出实验室,两辆在桑塔纳3000平台上开发的“超越三号—桑3000”也将与人们见面。
科研现状:
作为建校将近百年的国家重点综合性、研究型高校,同济大学的学科设置涵盖理、工、医、文、法、经(济)、管(理)、哲、教(育)等9大学科门类,此外还设有系列完备的多种形式办学机构。学校拥有一批全国最好的学科,如桥梁工程、海洋地质、城市规划、结构工程等。拥有10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上海市重点学科。现有一线教学科研人员4200多人,其中1900余人具有各类高级职称,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13人、博士生导师近400人。该校还是国家重要的科研中心之一,现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5个,拥有硕士学位授权点14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8个,在校硕士生、博士生总数12000多人。
“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建设,2007年竣工时中国将告别没有汽车风洞的历史;氢能源汽车“超越三号”已经在同济大学研制成功;同济大学教授领衔攻关的可降解的“玉米塑料”已经具备了产业化生产的基本条件……作为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校,同济大学何以保持旺盛的创造力?也许同济大学校长万钢的一席话可以帮助我们揭开谜底。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院派研究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要闻天下事,急天下事,围绕天下事来读圣贤书”,万钢校长指出,“高校的研究方向应该围绕两个重点,一是国家的发展战略,另一个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处在上海这个高度发达的城市中,同济大学把目光投入到城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课题上。以工科见长的同济大学有着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土木工程、环境能源等多学科相结合的城市建设学科群。通过与40多个国家的跨国公司竞争,同济大学取得了世博会百年历史上首次由大学承担的整体规划。万钢校长自豪地说:“这样一个学科群了解上海的历史文化、地质条件、交通状况、建筑的整体风格,有了强大的学科支撑,拿出来的设计当然有底蕴,能够胜出也是水到渠成。几十个教授围绕着一个课题共同研究,这里既有人文学科、城市规划、艺术设计等软件,又有着桥梁建筑、地震平台、离心机、浪涌水道等硬件”。在同济大学周围十多亩地上聚集着上海最著名的设计院,仅仅设计费就高达每年26亿元。学科的集群效益在这里凸显。
别人没有做过的东西做了都叫创新,哪些才是有意义的自主创新?万钢校长说,“符合中国的国情,在国内的社会经济和使用效益达到最佳,能够促进中国发展的创新才是真正的自主创新”。同济大学的创新也是围绕着这个观点。上世纪80年代,李国豪、项海帆院士等曾向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江泽民同志提出建议,力主自主设计建设上海的浦江大桥。最终,南浦大桥的建设费用只占日本报价的1/3,并且拥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几年时间里黄浦江上架起了6座大桥,这些桥不一定是世界最先进,最豪华的,但肯定是对中国最适合的。2007年将迎来百年华诞的同济大学正在筹划百年校庆的标志性建筑,万钢校长说:“这座大楼不追求是最高的,但追求科技含量是最高的,将把同济大学50年来引领土木建筑潮流的所有最新的理念、最新的技术、最新的功能、最新的环保资源利用的意识都要体现出来。”
大学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科研与产业紧密地结合起来,万钢校长在利用国家现有资源,研发特色产品,形成特色产业链,进行系统性的原始创新方面做了很多思考。同济大学4年前就与上汽集团合作共同承担863计划,开发洁净能源汽车,经过几年时间的三轮开发,技术已经逐渐成熟,现在又与大众集团开展工程领域的合作,年底将有10辆氢能源汽车真正开上马路,它将标志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与世界同步。技术的合作还拓展到民营企业,与华普公司合作混合动力汽车的开发。利用学科群同济大学完全自主开发了车载信息系统,采用了自己研发的芯片、操作系统、网格计算方法、控制器和上海特定的交通信息。今后利用GPS定位和这套信息系统,利用无线网就可以将周围的交通状况传输到车内,为司机提供最佳路径。“一个项目可以带动一个车型的开发,一群学科带动一批技术的开发,学科链促成新的产业链”,万钢校长秉承这个理念推动着同济大学的产学研有机结合。
创新离不开人,万钢校长笑着说:“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当年吴启迪校长埋下了很多珍珠,引进了一批人才,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里生根发芽,我也是当年引进的。现在要做的是要把这些珍珠围绕一个圆心串起来,使学科集中起来,形成一些特点。最近我们又引进了几位重量级的教授,像美国空气动力学杂志主编杨志刚教授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生活来到同济,就因为这里要建设中国第一个汽车风洞。学校的发展有了目标,个人才会有事业感和归属感。这是优厚的薪水所不能替代的”。
“高校的重要功能就是为社会经济的发展积聚内力”,万钢校长深刻地看到这一点,“高校的研究要培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五年前很多人还想象不出氢能源汽车,但现在已经是技术竞争的制高点;我们能应用车载信息系统,是因为几年前我们就研究了芯片、操作系统等等。需要巨大投入的不是现在开花结果的东西,而是也许5年以后才能应用的东西。科研不是一蹴而就的,学校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既要能串珍珠,也要能培育新的珍珠。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国家的发展战略,找到新的增长点,做好了单项冠军才能带动整体的发展。面对林立的行业标准和专利壁垒,只有原创才能真正打破它,形成一大批新的专利,建立新的标准,这样的原创是学校要支持的。”
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学校创新的重要保证。万钢校长指出:“我们要自觉地把985科技平台建设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细胞,首先要让它自觉地向社会公众开放。”同济大学建立的科技平台由一位战略性的科学家担任平台主任,还配备维护平台运营的平台执行主任和进行实验保障的技术总监。把设备使用率作为考核标准。通过引进服务使平台良性运转得到更新。在嘉定建设的汽车工程中心除了承担863等重大课题的科研团队使用,还有厂校合作项目的测试,以及向很多零部件企业开放大型设备进行检测。“自主研发是需要平台的,没有风洞、碰撞线、电磁兼容和试车场这些特大型科技平台根本没有办法谈汽车的自主开发”,万钢校长指出,学校的平台要延伸,形成区域,平台与平台需要有机结合,利用社会力量,多元化投资。发挥平台最大的效率,为整个行业服务。
串起人才的珍珠,串起单个科研成果的珍珠,同济大学的创新成果熠熠生辉。万钢校长指出,学校决策者推动学校的创新,靠的是在两端的努力,一是要看准国家的发展方向进行科研定位,另一个要考虑科研成果如何推广,还有一个中间抓手就是机制和体制的创新。
科技日报2005-7-29 张蓉 王春 吴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