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掌形布局”规划唐家湾未来 

来源:   时间:2005-04-18  浏览:
    同济大学专家昨日齐聚珠海介绍唐家湾发展规划,最终规划7月出台

    “唐家湾将打造成为珠海市精品旅游区,珠江三角洲兼容山海风光与文化遗产的特色旅游胜地,以生态示范产业、文化产业为支柱的新型经济基地,适宜人居的山水家园。 ”

    昨天上午,在珠海香洲区政府举行的唐家湾古镇保护与利用规划中期汇报会上,来自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几位专家分别就唐家古镇、会同村和白石街的未来保护发展规划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据悉,为唐家湾“量身定做”的“手掌布局”将规划古镇未来走向。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朱晓明介绍,从唐家湾自然历史文化价值看,这里可以称之为“与近代文明伴生的南中国海第一湾”。他透露,7月份将出台最终的唐家湾古镇保护与利用规划。

  记者从香洲区政府有关人士处了解到,唐家湾作为珠海最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古镇,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开发这里的人文、旅游资源是他们一直思考的问题。从去年4月开始,他们邀请由国内古镇研究方面专家、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阮仪三亲自带队的规划小组,对唐家湾历史文化保护和开发进行了科学的论证。

  香洲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规划做得非常到位,增强了他们开发唐家湾古镇的信心。和国内其他的古村镇开发相比,唐家湾的保护和利用面积要大得多,唐家古镇、会同村、淇澳岛白石街构成了一条文化旅游线。他说,在古镇的早期开发中将会以政府投资为主,但也不排除今后引进其他资本共同开发建设。在今年7月份最终的保护与利用规划出台后,将会尽快进行下一步的开发。

  ■ 规划解读

  五堡、共乐园构成掌形结构

  在数百年的发展中,唐家古镇以宗族为单位,以街区为划分界线,形成了5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区域。在过去,他们各自严守界限,互不越界。这就是五堡的雏形。根据规划,五个区域各自规划出旅游重点景点。比如一堡的唐绍仪故居,四堡的梁氏大宗祠,五堡的三圣庙等。这五个区域与古镇西北方向的共乐园景点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了未来古镇的掌形结构。

  唐家湾原住民不会搬走

  据介绍,唐家古镇除了建筑外,最值得保留的就是数百年流传下来的原生态家族社会结构。按照规划,这里在保护时不会像周庄、丽江那样把原住居民迁走,而是让他们仍然生活在这里。游客也能看到唐家湾最本土的生活状态。这也是唐家古镇最有价值的人文文化之一。

  已具备申报历史文化古镇条件

  阮仪三教授介绍,“保存”的概念就是对建筑物基本不动,作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的概念就是对那些风貌好,外立面维护好的建筑外表基本上不动,但是可以对内部进行整治。这两类建筑的比例如果超过了30%,就具备了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古镇的基本条件。而唐家湾“保存”和“保护”两类的建筑加起来占全部建筑物数量的35%。

  栖霞仙馆将作四大改造

  作为珠海历史上三大园林之一,栖霞仙馆呈中西方多元建筑文化混合杂处的庭院风格,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和建筑人文价值。规划将本着保存整体环境“原真性”的原则,将其规划成一个历史格局和风貌完整,人文色彩浓郁,具有再生利用价值的岭南文化休闲园林(可选择包括艺术沙龙、婚礼、私人聚会、画廊等作为其文化经营内容)。

  据介绍,这里改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改变大门的位置,向左边偏移,目的是增加景观的纵深。二是在仙馆门前开挖两个荷花池,增加景观的变幻。三是把庭院左边的印度风格建筑的啖荔亭和观音阁作为一个整体,再增加一个印度风格的水池,营造一个新的南亚景区,也可以作为今后乐队演出的舞台。四是在后院整理出一个大草坪,可以作为私人聚会的场所。

  ■ 名词解释

  【掌形布局】

  以共乐园为“掌心”,以古镇原来的宗族建筑自然形成的五个区域(俗称“五堡”)作为“五指”,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古镇原有的布局。同时在古镇中建立“Y”字形的旅游通道,三个节点分别为望慈山房、唐绍仪故居和三圣庙。

  ■ 对话

  有了唐家湾 珠海更独特

  阮仪三称唐家湾不可多得,珠海市应出资保护

  在昨天的中期汇报会上,阮仪三教授就唐家湾古镇的保护与规划方面的构想回答了记者关心的问题。

  建筑中西合璧岭南少见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已经看过了太多的中国古镇,唐家湾给您的第一印象如何?

  阮仪三(以下简称阮):我感觉自己对这里已经深深地投入了进去,对这里很有感情了。这里具有深厚的文化沉淀,原有的建筑风格又能保存比较完好,这在中国也是不多的。

  记:您认为唐家湾最值得发掘的地方是什么呢?

  阮:首先是城镇格局。通过对会同村等地方的考察可以发现,这里是非常典型的先规划后建设模式。这与江南一些因人口自然繁衍形成的村镇不同。此外是这里的建筑形态丰富。由于历史上这里外出经商和出国的人比较多,和别的岭南村镇比起来更为富裕,这里既有栖霞仙馆一类的豪门深宅,也有共乐园这样的私家园林,这在岭南也是不多见的。而且这里的建筑表现出了较为浓厚的中国传统宗族体制与西方传来的海外建筑文化相融合的特点。

  我希望能通过认真的保护和开发,这里能够留存近代文化建筑的缩影,把这里打造成为岭南近代文化第一镇。

  珠海文化的根在唐家湾

  记:这里的传统建筑风格在保护之外,还能产生新的价值吗?

  阮:目前世界的整体发展趋势是:经济高度发展,科技高度发展,信息高度融汇。很多民族的文化传统都在被外来强势文化所入侵,乃至消亡。中国的城镇文化历史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当发掘出来。这样才能让中国民族的文化延续下来。

  唐家的建筑风格就非常有特色,如果珠海的建筑可以借鉴唐家的风格,能够吸收这里面的建筑文化营养,创建出一个建立在唐家基础上的具有珠海风格的城市建筑文化。这个意义不仅仅在于发展旅游业,也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发扬,留住了珠海文化的根。

  改造唐家应由市里出资

  记:现在很多文化开发都提倡市场化,您认为唐家湾镇的开发是不是也可以借鉴这个思路呢?

  阮:唐家湾的保护与规划做好的话,应该能成为珠海一个很好的文化品牌。在江南古镇中做得非常好的乌镇和西塘都是由市里面出资的。我个人认为改造唐家湾也应当由市里面出资,因为它是珠海不可多得的宝贝,需要引起市里面的高度重视。

  人文的东西更值得关注

  记:是不是可以说如果唐家湾的保护规划出台了,今后只要照着做就可以见到成效了?

  阮:不能这么说。我们保护唐家古镇、会同村,提出规划只是第一步。这些对房屋、古木、道路的规划和保护只是物质性方面的保护,这些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但是要充分发掘古村镇的价值,还有更多人文方面的东西需要关注。

  乌镇当年还专门拿出了200万元来聘请各种艺人来此,如唱昆曲的,玩皮影的,以及各类民俗活动者等等。这就大大丰富了游客到这里游玩的内涵。这种无形的人文的东西是最能吸引游客的。而这些都需要政府来运作,仅仅靠村民自发的组织是不行的。

  ■ 对话人物

  “古城卫士”阮仪三

  在国内的古城保护与开发中,以阮仪三教授为首的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长期致力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为建立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理论与方法起了重要作用。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阮仪三教授先后促成了平遥、周庄、丽江等众多古城镇的保护,被业内誉为“古城卫士”。2003年12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阮仪三颁发了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查九星   实习生 张薇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文波

                 2005年04月13日   来源:南方都市报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