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们住什么房子(努力建设节约型城市——建筑节能篇)
来源:
时间:2005-03-25 浏览:
———“建筑节能”全方位透视
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8%到20%,尽管看起来比工业能耗要低很多,但它的增长空间和增长速度会很惊人。如果不在建筑节能上下工夫,那后果不堪设想。在此背景之下,一栋生态建筑示范楼在上海诞生
叶慧珏
屋顶上铺着太阳能光电板,北边的屋子也可以有自然光直射,用过的废水处理后又返回到建筑体内循环使用……坐在中央控制室里,一摁按钮,建筑外墙体上自动控制的外遮阳百叶窗开始工作……这个建筑的综合能耗为同类建筑的14,再生能源利用率占建筑使用能耗的20%,再生资源利用率达到60%。
就是这栋矮矮的3层建筑,3月28日将在北京的国际智能和绿色建筑研讨会接受由建设部颁发的“首届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
这栋生态建筑示范楼,坐落在上海闵行区的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科技发展园区内,占地面积905平方米,建筑面积1994平方米,高17米。这是上海市科委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生态建筑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集成”的示范工程之一,由市建科院组织建筑相关领域的12个交叉学科团队协同完成。
“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8%到20%左右。”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龙惟定教授长期从事建筑节能领域的研究,他认为,“尽管这个比重看起来比工业能耗要低很多,但是它的增长空间和增长速度会很惊人。如果我们不在建筑节能上下工夫,那后果不堪设想。”
正因此,去年年底,国家推出《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今年3月10日,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向各省级建设单位征求对《住宅建筑规范(暂定名)》(征求意见稿)的修改意见;而到明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将正式实施。
从“庙堂”到“江湖”的举动,引发了人们对“建筑节能”的全方位关注。
未来节能建筑:不是小学生写科幻作文
“我们不是小学生写科幻作文。”听到笔者要求对未来节能建筑作畅想,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暖通空调及燃气研究所所长张旭连连摆手,“如果真要畅想,小学生们能想得更好。”
学者的畅想不免带着深刻而谨慎的研究味道。
同济大学热能利用及空调制冷研究所副所长徐文华教授说:“未来的节能建筑当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材料的传热性能要低,窗墙比———也就是窗占整个墙面面积的比例要合适。另外,在中国人习惯的集中式住宅小区里,应该尽量采用中央空调系统,这是减少建筑能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好办法。”
张旭教授显然对住宅小区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更加感兴趣:“节水是建筑节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应该对住宅小区尽快实行分质供水,即饮用水和其他用途的水分别用独立的管路供应;排水按质分级处理,梯级利用,特别要加强中水回用,这样不但节水,而且节能效果明显。”
徐文华教授对未来节能建筑的环保性也提出了看法:“未来建筑的房屋结构一定要充分考虑自然通风的问题,在选材上可以考虑多用自动变换的透光板增加采光效果,还可以进行屋顶绿化等。”
而同济大学建筑节能评估研究室主任李峥嵘副教授则提出,要运用在部分地区已经投入使用的多方向旋转窗,“未来的节能建筑应当有一个可自动调节的系统,根据四季和生态环境等变化,随时调节自身的运行状况。‘建筑节能’的概念是因时因地制宜的,每个地区的措施是不一样的。”
“未来的节能建筑应当实现热电联产、采用先进的燃料电池等等,但是我要强调的还是窗的问题,这是所有房屋建筑中最容易被人们忽略的。我们应该引进欧洲的先进技术,采用塑钢中空作为窗结构材料,它的优点是低辐射,同时保温性能也很好。”龙惟定教授介绍,“国外目前已经有了一种‘零能耗建筑’,它自身有一套能源处理系统,可以实现取进能量和产出能量的基本平衡,我国也应该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从墙面保温到窗口采光,从太阳能供热到循环水处理,“从我国的现状来看,‘节流’似乎更加重要,因为新能源的开发推广需要很长的周期,当务之急是尽快把现有的能源很好地利用起来。”几乎所有的专家学者都表明了这样的态度。
建筑节能不是单纯减少能耗总量
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一场全球能源危机,加快了人们对于“建筑节能”这个概念的认识。而对于我们提倡的节约型社会来说,“建筑节能”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从Energy Saving(能源节约)到Energy Sustainability(能源可持续利用),建筑节能的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张旭教授说。
“节能是永恒的主题。但我想强调的是,建筑节能不是单纯的减少能耗总量,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应当是提高建筑能源的利用效率。”徐文华一针见血地指出:“实际上,有许多在我们身边的能源被白白浪费掉了。”
徐文华的话恰好吻合了一部法律出台的意义。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明确规定了风能、太阳能、水能等6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国家今后将运用一系列杠杆措施,鼓励加大这些能源的利用效率,不让它们被白白浪费掉。
由此看来,“建筑节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被大大延伸了。正如张旭和徐文华所言:“衡量建筑节能要从它整个生命周期入手,每个阶段都用不同的技术来达到节能的效果。以前我们一说起建筑节能,好像就是指减少建筑在运行时的能耗,其实节能的理念要提前到刚开始建造的时候。”
“整个建筑节能要贯穿在从规划选址、建筑材料、系统设备到后期物业管理的过程当中。”龙惟定说,“真正在建筑运行阶段消耗的能量并不多,工业上生产1吨钢消耗的能量,相当于一间18平方米的房间1年采暖所需要的能耗量。尽管我国南方地区空调的普及率达到96%,但其中有28%左右的家庭在冬天从不开空调取暖。”
冬天在家里穿着棉袄哆哆嗦嗦并不是建筑节能所提倡的东西。“建筑是一种服务体系,我们要倡导的是一种在保证室内舒适度基础上的建筑节能。”张旭的话很具有学术代表性。
推广“建筑节能”,政策杠杆很重要
上海市政府花大力气建造这么一栋生态示范楼,其意义或许正在于它的“示范”功能。上海建科院生态建筑项目负责人告诉笔者,生态示范楼实际上是一个研究平台:“我们把一些生态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在一个建筑上进行集中整合和综合展示,给房产开发商和投资商提供一个实际应用和运行的数据,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部分节能技术运用到今后的建筑中去。”
但问题是,建筑开发的投资商并没有受到有关法规的严格限制和监督。李峥嵘认为,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无论是建筑的设计、施工还是设备材料的选择,都取决于投资商的决策。由于节能建筑的建设成本比一般建筑要高出13左右,虽然设计师、设备商等可以向投资商建议,但最终的决定权在投资商手中。
李峥嵘透露,在上海市建委节能办公室、标准化办公室、同济大学以及美国能源基金会的共同主持下,《上海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已先于国家标准正式颁布,这也是上海市政府为建筑节能领域制定的政策杠杆,将在建筑节能的推广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华东新闻》 (2005年03月23日 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