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简约和细腻中的人文关注

来源:   时间:2005-03-07  浏览:

    吴杰,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24位获得者中唯一的女性。

    三八妇女节前夕,吴杰如约来到报社。用词的精确与简练,语气中透出的轻柔与细腻,吴杰在向记者讲述自己作为一位女性青年建筑师的积累与思考时,记者不时地把她与她的作品叠化在一起。

    建筑师的成长是积累,而作为女性,吴杰说,积累的意义意味着更多的努力投入。建筑设计是严肃、严谨的工作,因而,吴杰从不将自己特定为女建筑师,但许多业主与合作伙伴的些许顾虑都会令她比男性建筑师承受更多的压力,为了将自己的作品完整地呈现出来,用完善的设计说服那些持怀疑态度的人就成为了吴杰的必修课,而这也是她在事业上不断取得进步的动力。付出更多,也积累更多,这就是力争上游的女建筑师的成长之路。吴杰始终以平静的语气,轻描淡写地叙述着那些困难与困扰,而将其中的艰辛、曲折,印刻在那唯一一座授于女性青年建筑师的奖杯之上。

    一个有些沉重的话题之后,吴杰的欧洲之行为访谈营造出轻松的氛围。为期三个月的考察,置身于欧洲占典与现代建筑的空间中,吴杰说,对她的启发很大,不仅弥补了理论不足,丰富了创作灵感,更重要的是对确定自己的设计思路有着决定性的指导意义。相比中国的历代优秀建筑威严宏伟却不够人性化,吴杰认为,西方建筑中则是更多地表达了人文主义精神,特别是对于公共场所的空间处理是值得我们的建筑师借鉴的。其次,西方建筑对于本源的追求出是极为真实的,设计中没有多余的装饰,形成了简洁、自然的风格。而西方建筑清晰的历史脉络,得益于老建筑的保护得当,吴杰说,这次的亲身感受增强了她的历史观,因而,在改建老建筑时,尊重历史于她而言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启发很多,但没只停留在脑中,在随后的作品设计中,吴杰将其一一融入,成为自己的风格。 

当今,青年建筑师中盛行张扬、个性  的设计风格,脱口而出的是长篇大论式的设计理念,追求的是将建筑艺术化。对此,吴杰坦率地说道,所谓的“设计理论”我没有。我所关注的是,建筑为谁设计,明确的使用功能才是建筑的实质;同时,作为建筑师,在做设计的时候,应该尽量做到能够设身处地地体会日后使用这个空间的人们的感受。出于这样的理念,她能坚持在第一线,能够将女性的细腻,渗透在她的设计中。“什么是可以称之为好的建筑?我认为,只有表达着强烈的人文关注的、充满人性化的设计才能称之为好的建筑。”吴杰很明确地表述了自己的观点。她的这一观点,由她设计改建的同济大学图书馆作出了很好的诠释。她指着实样照片对记者描述道,在图书馆一角,同学们坐着看书自习时,身旁的磨砂玻璃提供了一个安静的学习氛围,但当站起身来稍作休息时,眼前却是一块看得见外面风景的玻璃,令人分外轻松。这样的细节处理在吴杰的设计中还有很多,人文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女性建筑师,细腻的风格体现在她更多地关注室内空间的构造设计。她认为,好的建筑必须创造好的室内空间。在空间设计中,她将细腻融入到每一束光的处理,每一根线条的把握上。她说,好的室内空间并不是由复杂的装饰堆砌而成的,而是以符合建筑个性的简洁的设计满足人们的需求,决不多加“画蛇添足”之笔。简约与细腻的融合使吴杰的作品透出一种淡雅的美.细细品味,每一处都是那样适宜。

    同济大学图书馆的改建给吴杰带来了许多荣誉,但她很冷静,沉稳的性格和目小养成的谦虚谨慎及好学,使她一点也不张扬。她说,庆幸自己有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工作环境,有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那么多领导和师长们的关爱以及同事们的支持。要说同济大学图书馆的改建对她而言什么最重要,“最重要的是让我懂得必须尊重历史,只有尊重历史,才能使得老建筑重新焕发光彩。”吴杰认准这一点。她告诉记者,当初,有不少人反对的是,投入大笔资金改建的图书馆却在主立面上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但她坚持认为,60年代的老图书馆是一种经典,80年代的双塔楼也是那个年代张扬结构的表现物,对同济的学子而言,是应当保留的历史脉络。如今,改建后的图书馆已成为同济大学的一个“景点”,被认为是极具现代感的高校图书馆。三个不同年代、风格截然不同的“混合物”,个性分明地并存着,成为历史的纪念。

    吴杰是幸运的,她生逢一个好时代,—个让她的才华得以不断施展、不断取得成果的好时代。愿吴杰今后的作品为我们这个时代增添更多的美。

            2005-3-7《建筑时报》本报记者 徐敏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