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2月17日电 在同济大学,每三名学生中就有一名是共青团志愿服务大队的成员。同济大学通过志愿者服务西部、社会实践等活动,成功地搭建了塑造大学生人格的平台,构架着“知识+能力+人格”的育人模式。
自1995年第一支暑期社会实践团踏上甘肃定西的土地,同济大学开展学生志愿服 务西部活动已经10年。2003年,15名应届毕业生参加首届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2004年又有7名学生入选。
同济大学把西部志愿服务作为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的契机,大力倡导和推动。去年学校出台了《同济大学2004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校领导定期到志愿者所在地探视也成为一项制度。这些举措进一步激发了志愿者服务西部的热情,一些学生甚至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或优厚的工作待遇,选择了留在西部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2004年4月,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刘英俊在结束了为期8个月的援藏志愿服务之后,向团西藏区委和拉萨市建设局递交了留藏工作的申请。
为使志愿服务活动做到经常化和实效性,学校加强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基地化建设。基地化建设可以将短期内不能完成的实践项目带回学校继续完成,使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出色成果。重庆万州处于三峡库区腹地,三峡工程对区内环境的影响较大。建立基地后,志愿者们就在当地采集样本,再回学校集中科研力量继续攻关,最终形成科研成果服务当地。在云南元谋,同济大学的研究生以学生科技服务的方式展开调研,经过两地多次往返,数次接力,形成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云南元谋城镇化之路的研究》报告,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实践证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既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抓手和载体,同时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由此形成的成果也是学校整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据悉,按照同济大学的计划,今后低年级将有40%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志愿服务活动,高年级则将达到95%。
《光明日报》2005-2-18 一版 记者 曹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