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世界关注的2010上海世博会总体规划方案日前终于揭开神秘的面纱,前所未有的设计理念让人为之振奋。但这只是定下了世博园区的整体框架,未来几年内,仍然有大量细化工作需要完成。
为更清楚地了解世博会规划,以及未来如何继续完成规划,本报记者昨天独家采访了世博会总规划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吴志强。采访从头天下午直到次日凌晨,吴志强从最初的设计想法到后来的方案筛选,向本报详细解读了世博会的规划理念。
□ 本报记者王红梅
设计方案凝聚人类智慧
前天深夜23时许,记者跟随工作了一天的吴院长下班回家。因为白天工作实在太忙,采访从下午开始零星进行,但正式采访只能安排在吴院长下班后进行。走到居所楼下,吴院长对着防盗门上的按钮掀了几次都不对。因为有记者在场,他自嘲地笑笑说:“记不得了!”他这一笑,记者心里竟一阵酸楚,自从接手世博会总规划以来,吴志强每周的睡眠时间仅有18小时,平均每天3小时。
“参与设计的人不计其数,一张图纸凝聚了人类智慧。”仅吴院长牵头的同济大学竞标方案,就有两三百人参与,光同济大学拿出的设计图纸就有5000多张。至于总规划方案的最终确定,更是经过了申博、国际竞标、评出方案及方案的综合、深化及细化等重重关卡。在“世博方案团队”中有上海世博局、上海规划局和市发改委三个主管机构,同济大学、市规划院和上海现代集团三家技术机构及一个总规划师梯队。
为把2010世博会办成最有影响力的博览会,规划工作是在对交通、绿化、后期利用、标志性建筑、生态、经济等方面进行了大量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形成的。总体方案是在10个初选方案的基础上,抽取精髓融合构建而成。
细节更改不断出现“新版本”
虽然完成了从构想性方案到结构性方案的转变,但方案的细化仍然在继续。按照历届世博会经验,每三个月就要进行一些调整。其中小的变化随时都会出现,可谓“每小时都有一个新版本”。
吴院长介绍,还要对规划中的各方面继续细化,包括环境和生态设计、对经济进一步评估、进行视觉上的设计、对每个活动空间进行完整的配套以及与参展商互动。届时,200个展馆各有千秋,既保持统一,又有鲜明个性。
预计到2006年前,较为详细的规划方案才能整体完成,但还会不断细化。
规划避免三大风险
世博规划是项重大工作,除了务实还要充分考虑规避风险。吴志强说,现在正在进行的规划方案,就在以下三方面给予了规避。
一:不能超越时间限制。现在离世博会举办还有6年,如果某些项目需要花8年时间完成,这个项目将不被采用;二:避免经济风险。要勤俭办博;三:不让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世博项目应该是长久可行的,如果仅仅因为美观而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那么宁可不用。
“三个和谐”打造人类理想城市
什么样的城市会让生活更美好?吴院长明确告诉记者,世博会规划完好地体现了这一办博主题,中国要将世博园区打造成人们未来生活的理想城市的样板,这一理念具体体现在世博园区的“三个和谐”上。
人与人的和谐———世博会是全人类的文化盛会,各种思想文化将在这里产生碰撞。“世博园区规划除层层布局各种场馆,包括主要场馆、分区广场、演艺中心等外,还有大量非正式交流场所。如一条景观步廊就要连接浦东7个展馆,沿途将要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闲交流游戏场所。
人与自然的和谐———前所未有的“亲水”、“亲绿”在规划中成为最大亮点。梯绿、架空等形式完全超越了过去。建筑内部的大量绿化、屋顶绿化和湿地绿化,将与两大条滨江绿化带一起,勾画出绿色上海的立体景观。大量的建筑被架空,建筑下的绿化带将与建筑本身巧妙融合;利用沿江地形,建立绿化坡地,让人与水亲密接触。
人与历史未来的和谐———“大规模使用老建筑,在世博会历史上史无前例”。按照“能保护的保护,吃不准的也得留”原则,园区内大量老建筑将被保护下来。记者在示意图中看到,江南造船厂的船坞、老飞机场、浦东钢铁厂厂房等等,都被建成了现代化的场馆或交流中心。
规划多条 游览路线
6年后前来观博的游人,将享受到“一日游”等多条线路提供的方便游览,其中复合型交通则为之提供极大便利。
届时,浦东、浦西居民可以乘坐越江隧道、轮渡、轨道交通、公交专线车等抵达园区。而园区内,则有清洁巴士、自动布道等新型环保能源交通工具。为了满足多层次参展需要和应急需要,规划还考虑了直升机起降点,设置了游艇码头等。
信息中心 遥控全局
“我们可以知道哪些场馆观众客流有多少,及时提示观众避开拥挤。”吴志强的助理臧伟先生向记者介绍,出于统筹考虑而建立的世博信息中心,能够准确知道各个展馆的人流情况,一直可以控制到买票处或者公交车上,并在人流通过的地方设置公共牌进行提示,从而进行合理的人流分布。这种设想,在技术上完全可行。
人类将进入 '城市时代'
吴志强告诉记者,到2007年,世界50%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这意味着“城市时代”的到来。从农业社会早期的城市,到工业社会的现代城市,最后会发展成和谐城市。
要步入这样的城市,必须推出全新的生活理念,找到最理想的城市生活形式。虽然工业社会的城市给人们带来了进步,但却以能源的消耗为代价。而和谐城市则实现了自我协调。
新闻午报 2004年12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