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一个德国两种意志

来源:   时间:2004-10-09  浏览:
  2004年10月3日是东西德统一14周年。11月9日是柏林墙被推倒15周年。东西德统一之后,德国东部和西部民众之间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世界对曾经在两种制度下生活的人能否真正的融合的关注也没有减弱过。现在人一提起东西德问题,马上就想起柏林墙;一提起柏林墙被推倒,就想到无形的柏林墙,另外心中的柏林墙、柏林墙
的阴影这几种说法也都是前者的衍生。另外一种对东西德民众不和问题的提炼更为精妙:“同德不同心”。(同心同德一词出自《国语·晋语四》“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1961,1989,1990

  1961年8月13日凌晨,4万多名民主德国军警沿着东西柏林边界拉起铁丝网,以防止出现更大规模的偷越边境、逃亡事件。不少柏林人一觉醒来,发现一道铁丝网不仅隔断了自己与亲人、朋友的联系,还因此丢掉了在铁丝网那一边的工作。8月15日,民主德国开始将这道铁丝网变成一道高近4米、宽约半米、长106公里,用混凝土建成的柏林墙。

  1989年11月9日晚20时,东柏林市委书记、民主德国政治局委员京特·沙博夫斯基突然向驻东柏林的新闻机构宣布:“民主德国政府宣布废除东德人旅行自由的限制,这个决定将立即生效。”贾格尔中校当时是东德一名边防军官,负责东柏林的一个检查站。当贾格尔听到这一消息后立刻一阵小跑赶回检查站,这时已经有人等待通过检查站进入西德境内了。贾格尔打通了国家安全部的电话,接电话的将军告诉贾格尔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检查站外人继续增加,情况越来越紧张,于是贾格尔态度坚决的冲着那位将军嚷道,我决定放人了。“那好吧,小伙子。”将军回答说。这成为了贾格尔一生中下达的最重要的命令。那天晚上从贾格尔的检查站通过了大约10万人。

  1990年10月3日,德国正式统一。

  永无休止的争论

  虽然德国统一已经十多年了,但国内国外关于“同德不同心”的争论却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德国人虽然厌倦了这一话题,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东西德统一是一件伟大的事情,但要做到“同心同德”,还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据2004年8月德国一调研机构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五分之一的德国人希望重建柏林墙。一方面,德国政府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缩短东西部地区在统一之后的差距,先后已经投入了近1万亿欧元,这笔钱绝大部分来自西部人的税收。对此,西部人已经怨声载道,声称“团结税”等税赋让他们背上了沉重的包袱,24%的西部人表示他们因此曾陷入经济困境,37%的西部人认为德国政府每年为东部提供的800亿欧元的援助太多了。另一方面,东部人对西部人对他们自1990年两德统一以后所提供的经济援助非常的不领情,并认为他们应该提供更多的帮助。目前在东部地区,民众的失业率是西部地区的两倍,而且工资也低于西部人的平均水平,基本保持在86%的水平。三分之一的人说他们并没有因为统一而过上更好的生活。最近几个月,施罗德政府正在试图减少福利待遇,这一举措也在东部地区引起了不满。另外东部的居民也对西部人的那种盛气凌人及把东部地区看作是其政治和经济附庸的态度越来越感到无法忍受。造成目前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东西部人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也有政府援助计划的漏洞。

  《再见,列宁!》

  2003年,一部著名的德国电影《再见,列宁!》风靡世界,创造了德国电影的票房奇迹。《再见,列宁!》讲述的是东西德统一前后发生在民主德国的一个故事,从侧面展现了一部分东部人对民主德国那种忧伤的怀念。男主角亚历克斯的母亲克里斯蒂娜是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但是亚历克斯不像母亲那样热爱社会主义,他参加民主游行并被警察抓走,母亲在目睹这一幕之后心脏病发作昏倒了。在母亲昏迷的这段时间中,东西德统一了,柏林墙倒了,麦当劳、可口可乐蜂拥而入。十个月后,母亲再次醒来时,社会主义德国已经消失了。为了避免母亲因此受刺激,亚历克斯决定要为母亲重建一个社会主义德国,他隐瞒德共下台、德国统一的消息,假装柏林墙还依旧矗立,千方百计将民主德国繁荣昌盛的假象一直维持到母亲死去。影片涉及的又是很现实的问题,在今天的德国东部,固然没有多少人愿意时钟倒转,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过去的民主德国表现出一种眷恋之情,表面上是一种对现实的一种逃避,实际也是对现实一种保守的回击。这部分东部人陷入对民主德国深深的怀念之中。

  据2004年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在柏林墙推倒15年后,有75%以上的东部人认为共产主义是一种好理论。东部地区半数以上的人对民主不再抱有幻想。大约25%的被调查者认同以下观点:“除了民主之外,还有更好的执政方式。”当然这组数据并不一定表明这部分东部人希望回到过去,但至少表明东部人对现在享受的政治权利并不满意。

  目前德国党员最多的两大党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简称社民党)和基督教民主联盟(简称基民盟)。

  据统计,德国社民党共有党员78万,其中只有2.8万名在东部地区。

  基民盟共有党员63.6万,东部地区有5.8万名。这两个自称为“人民政党”的德国大党在东部地区都缺少代表性,自然反映东部选民呼声的建议很难得到采纳。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李乐曾副所长认为,东西德统一之后,原来东德地区的一些政党或消亡或被改造,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另一方面,社民党、基民盟等原西德大党在从西向东发展中速度较慢,造成了现在东部人在这两个主要大党中党员所占比例和东部人在德国人口所占比例严重不符的现状。

  由于在政治上的弱势,一部分东部人开始尝试寻求他们真正的政治权力代言人和更多的话语权,他们寄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自己心中的民主,至少是在东西德统一时曾经允诺的民主。和那些腼腆的怀念相比,这部分人显然更现实些,但前途依然渺茫。民主社会主义党(民社党)是东部地区的大党,它的前身是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民社党目前共有11万多名党员,基本上都来自东部地区,可以自称为东部地区的“人民政党”。但专家普遍不看好这一政党,因为它主要代表的是东部地区中下阶层中收入较少人群、失业人群和从东西德统一中获益较少人群的利益。

  如果东西部差距继续保持现状或者拉大,这一政党将会继续拥有存在的基础,如果东西部差距缩小,民社党便很难再有发展。

  一方面东部人对这种政治上的侏儒感到越来越不可忍受,另一方面短期内东部党派在大选中很难有大作为。政治话语权便成了东部人指责德国政府和西部人的话题。他们抱怨东部人没有机会得到重用,即使在东部地区,关键部门还是由西部人或者西部化的东部人把握,更不要说是在西部地区。

  除了在政治力量代言上的悬殊,东西德时期经受的不同政治体制也在人们思想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双方在政治观念和政治概念理解上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例如,东部人把“平等”远远置于“自由”之上,而西部人中绝大多数把“自由”看得更重要。

  在东西德统一的时候,政府将太多的精力花费在了东部的经济上,确切地说应该在东部居民的生活水平上,而没有很充分地考虑东部居民在政治体制上发生巨大变化后,如何适应新的政治体制。西德对东德政治上的改造远比将民主选举制引入要困难得多,并不是将选票箱搬到东部就行了。

  “我们”是东部人

  由于40年的分离,东西德人在两个不同制度下的发展,双方的思维方式都有着巨大的差别。举个例子,许多西部人都会在自己的花园里种植很多花草,将花园装扮得花团锦簇,但很多东部人更愿意在花园里种植蔬菜——如果有花园的话。但统一初期,政府并没有深刻地意识到这个问题,乐观的认为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东德人改造成西德人。不幸的是事情似乎并没有完全按照政府当初的意愿发展。也许在统一初期,东部居民被西部的物质生活吸引,并且政府的援助也确实使东部人在短时间内迅速感受到了西方世界物质文明的丰富,这种思想上的差异被暂时掩盖了。

  在两德统一的过程中,西德所扮演的是主导的角色,而东德在此历程中并未处于对等的地位。因此就某种程度而言,东德可谓被西德所吞并。东西德统一后,东部人对西部产品和国外产品的需求一下就得到了满足,这种物质上的满足感暂时掩盖了东德被西德“吞并”的残酷事实。尽管东部地区多数人的生活水平现已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很多东部居民仍然心有怨气,机会不均等使他们始终有着“二等公民的感觉”。

  另外从人们固有的思维模式来看,东部所代表的是落伍、非现代化的地区;相反地,西德则意味着进步与繁荣的国度。而且相对于西部的11个邦所占有的大片土地面积及占3/4的人口总数,东部仅有5邦及1/4的人口,明显居于弱势。政府为了扶植东部,在西部增收税赋(团结税等),时间一长,西部人便觉得负担过于沉重,并因此迁怒于东部人。掏钱的西部人处处表现出比东部人高一等的姿态,双方之间的隔阂也日渐扩大。东部人逐渐开始回溯历史,40多年民主德国的经历成为了东部人建立集体自我认同感的重要基础——越来越多的东部人意识到东部人是区别于西部人的一个群体,所用的“我们”也在更多意义上体现为东部人。据今年8月的社会抽样调查,12%的东部人希望脱离统一的德国,虽然持这种观点的人从东西德统一后就一直存在,比例也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但至少也从侧面反映了东西部之间隔阂从未消失过。记者通过对一些德国人的采访印证了东西部人之间的差异。

  TETRAKOLONKO女士来自于西部,她本人就认为东西部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一方面,东西部人由于接受教育背景不同,双方在文化和思维方式上有着差异;另一方面,虽然德国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帮助东部地区发展经济,但是东西部经济水平差距依然存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也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德国总理曾经说过一句话‘东西部的薪酬水平永远也不可能达到同一水平’,虽然这席话在德国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事实。”

  科普克来自于东部城市罗斯托克,他就认为东部人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很多西部人并没有真正的接受我们,认为我们接受了他们这么多援助,还要抢他们饭碗。在实际情况中同工不同酬现象还是很多,这是不公平的。”

  输血式援助后遗症

  造成现在东西部人互相不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德国统一初期政府援助政策的纰漏。客观地说,东西德统一之后,政府对东部地区大量的投入为这一地区的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统一前,东部工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企业的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国际竞争力。十多年来,德国政府从西部引进大量资金、设备、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使东部地区的工业体系趋向合理,产业结构逐步完善,并初步形成了以化学、电子和汽车制造为重点的经济发展格局。但是,和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在劳动生产率、资产效率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差距。

  这种差距和当时德国政府采取的援助东部的策略不无关系。

  统一之初,德国政府提出,要用三至五年的时间拉平东、西部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并尽快完成对东部的经济改造,实现东、西部经济并轨。为此,德国政府采取了包括平衡社会保障、税收优惠、鼓励西部企业到东部地区投资等一系列促进东部经济发展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对东部进行“输血式”

  财政援助。统一后的德国政府为了能够在短期内缩短东西部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每年财政援助的大部分用于提高东部居民收入和改善社会保障。这一“输血式”财政援助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东西德统一初期,东部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迅速的提高,但这也为以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乏力埋下了隐患。

  在财政援助中,直接用于经济重建和改善基础设施的资金只分别占18%和13%.即便所占比重不大,但它在东西德统一初期东部地区经济的增长上贡献还是明显的,至少德国政府这么感觉。德国统一初期政府在财政上的支持,促使东部的基础设施、商用和民用住房建设迅速增长,拉动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使东部地区的增长率高于西部。但随着东部地区经济重建尤其是基础设施和居民住房工程的结束,东部地区的建筑业随之出现萎缩,进而引起了经济的不景气。后来,虽然德国政府意识到问题并着手调整,逐步加强了对工业和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支持,但为时已晚。

  初期政策失误的滞后效应至今仍相当明显。

  德国为统一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埋单者基本上是西部人。现在的西部人已经不像统一之初那样心甘情愿地大把为东部治理污染、建造工厂和支付保险等掏钱了,而是开始怨恨东部地区是个“填不满的无底洞”,据今年8月份的社会调查,四分之一的西部人希望用柏林墙把他们和1500万东部人分开。东部地区面对经济上的不景气,也只能把怨气撒在德国政府身上,认为德国政府援助不到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赵俊杰博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东西德统一后德国经济整体不景气也是造成现在东西部互相不满的重要原因。“东西德统一之后,德国开始进入一个滞胀期,一方面经济投入不足,增长乏力;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财政连年飘红:2001年赤字575亿欧元,占GDP2.8%,2002年赤字762亿欧元,占GDP3.6%,2003年赤字继续增加达到800亿欧元,占GDP3.7%.西部人自己财政吃紧,逐渐开始对援助失去信心和耐心,东部人也因为政府没有实现当初承诺心怀不满。”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李乐曾副所长则将现在东西部之间的怨恨称作“是一种失望的宣泄”。

  这种思想上的差异被暂时掩盖了。

  在两德统一的过程中,西德所扮演的是主导的角色,而东德在此历程中并未处于对等的地位。因此就某种程度而言,东德可谓被西德所吞并。东西德统一后,东部人对西部产品和国外产品的需求一下就得到了满足,这种物质上的满足感暂时掩盖了东德被西德“吞并”的残酷事实。尽管东部地区多数人的生活水平现已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很多东部居民仍然心有怨气,机会不均等使他们始终有着“二等公民的感觉”。

  另外从人们固有的思维模式来看,东部所代表的是落伍、非现代化的地区;相反地,西德则意味着进步与繁荣的国度。而且相对于西部的11个邦所占有的大片土地面积及占3/4的人口总数,东部仅有5邦及1/4的人口,明显居于弱势。政府为了扶植东部,在西部增收税赋(团结税等),时间一长,西部人便觉得负担过于沉重,并因此迁怒于东部人。掏钱的西部人处处表现出比东部人高一等的姿态,双方之间的隔阂也日渐扩大。东部人逐渐开始回溯历史,40多年民主德国的经历成为了东部人建立集体自我认同感的重要基础——越来越多的东部人意识到东部人是区别于西部人的一个群体,所用的“我们”也在更多意义上体现为东部人。据今年8月的社会抽样调查,12%的东部人希望脱离统一的德国,虽然持这种观点的人从东西德统一后就一直存在,比例也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但至少也从侧面反映了东西部之间隔阂从未消失过。记者通过对一些德国人的采访印证了东西部人之间的差异。

  TETRAKOLONKO女士来自于西部,她本人就认为东西部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一方面,东西部人由于接受教育背景不同,双方在文化和思维方式上有着差异;另一方面,虽然德国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帮助东部地区发展经济,但是东西部经济水平差距依然存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也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德国总理曾经说过一句话‘东西部的薪酬水平永远也不可能达到同一水平’,虽然这席话在德国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事实。”

  科普克来自于东部城市罗斯托克,他就认为东部人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很多西部人并没有真正的接受我们,认为我们接受了他们这么多援助,还要抢他们饭碗。在实际情况中同工不同酬现象还是很多,这是不公平的。”

  输血式援助后遗症造成现在东西部人互相不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德国统一初期政府援助政策的纰漏。客观地说,东西德统一之后,政府对东部地区大量的投入为这一地区的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统一前,东部工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企业的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国际竞争力。十多年来,德国政府从西部引进大量资金、设备、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使东部地区的工业体系趋向合理,产业结构逐步完善,并初步形成了以化学、电子和汽车制造为重点的经济发展格局。但是,和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在劳动生产率、资产效率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差距。

  这种差距和当时德国政府采取的援助东部的策略不无关系。

  统一之初,德国政府提出,要用三至五年的时间拉平东、西部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并尽快完成对东部的经济改造,实现东、西部经济并轨。为此,德国政府采取了包括平衡社会保障、税收优惠、鼓励西部企业到东部地区投资等一系列促进东部经济发展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对东部进行“输血式”

  财政援助。统一后的德国政府为了能够在短期内缩短东西部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每年财政援助的大部分用于提高东部居民收入和改善社会保障。这一“输血式”财政援助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东西德统一初期,东部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迅速的提高,但这也为以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乏力埋下了隐患。

  在财政援助中,直接用于经济重建和改善基础设施的资金只分别占18%和13%.即便所占比重不大,但它在东西德统一初期东部地区经济的增长上贡献还是明显的,至少德国政府这么感觉。德国统一初期政府在财政上的支持,促使东部的基础设施、商用和民用住房建设迅速增长,拉动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使东部地区的增长率高于西部。但随着东部地区经济重建尤其是基础设施和居民住房工程的结束,东部地区的建筑业随之出现萎缩,进而引起了经济的不景气。后来,虽然德国政府意识到问题并着手调整,逐步加强了对工业和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支持,但为时已晚。

  初期政策失误的滞后效应至今仍相当明显。

  德国为统一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埋单者基本上是西部人。现在的西部人已经不像统一之初那样心甘情愿地大把为东部治理污染、建造工厂和支付保险等掏钱了,而是开始怨恨东部地区是个“填不满的无底洞”,据今年8月份的社会调查,四分之一的西部人希望用柏林墙把他们和1500万东部人分开。东部地区面对经济上的不景气,也只能把怨气撒在德国政府身上,认为德国政府援助不到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赵俊杰博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东西德统一后德国经济整体不景气也是造成现在东西部互相不满的重要原因。“东西德统一之后,德国开始进入一个滞胀期,一方面经济投入不足,增长乏力;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财政连年飘红:2001年赤字575亿欧元,占GDP2.8%,2002年赤字762亿欧元,占GDP3.6%,2003年赤字继续增加达到800亿欧元,占GDP3.7%.西部人自己财政吃紧,逐渐开始对援助失去信心和耐心,东部人也因为政府没有实现当初承诺心怀不满。”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李乐曾副所长则将现在东西部之间的怨恨称作“是一种失望的宣泄”。

  手术刀式改革另外,东西部民众在一些重要社会问题上的分歧也加深了双方的隔阂,比如说薪酬、失业、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等。据官方统计,德国平均失业率为10%,而东部地区的失业率在20%左右。东部地区在经济基础上一直就有“造血”能力不强这一弱点,大量来自西部的援助并没有充分的投入到能够连续创造就业的行业,比如说服务行业、加工行业等,而是投入到了对经济拉动效果更为明显的建筑业。随着建筑业走向低迷,同时也带来了就业的低迷。另一方面,东部人不断要求同工同酬(目前东部的薪酬水平保持在西部的86%左右),导致东部劳动力价格便宜的优势也开始逐渐消失,东部地区的投资吸引力相应降低,一些企业开始考虑将工厂搬迁到劳动力价格更便宜的地区。工作岗位减少,失业率有所提高,东部人只能更多的依靠政府援助。

  德国是一个社会福利制度非常完善的国家,基本上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都能享受到各种各样的社会福利保障。这一社会保障体系对提高工人素质、缩小贫富差距、保证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功不可没。但是随着德国老龄化日趋严重、经济持续不景气,德国政府日趋感觉到改革现有社会福利制度迫在眉睫。

  原因一,由于企业要承担职工庞大的社会福利开支,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一些企业纷纷将加工厂开设到劳动力更加便宜的国家和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失业情况的增多。第二,随着德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为了维持庞大的社会福利体系,劳动人口要将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交存。这不仅造成劳动者积极性受挫,还导致了国内消费不旺。第三,国内经济不景气,失业问题严重,财政收入减少不说,还要支付大量的包括失业保险在内的社会福利开支,这就相应造成公共投资不足,政府有意刺激经济,但是囊中羞涩。另外,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也使那些失业者不急于找工作,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德国失业者在失业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可以得到原工资67%至53%的失业救济,外加其他社会救济,工人失业后实际收入并未减少很多。

  另外,欧元对美元汇率长期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无形中降低了德国产品的竞争力。德国联邦银行行长恩斯特·韦尔特克日前警告说,由于欧元坚挺和内需疲软,德国经济复苏势头向下的可能性大于向上的可能性。内外交困,德国政府万般无奈之下只能拿社会福利制度来开刀,连年升高的财政赤字已经不允许德国维持现行的社会福利制度。

  一方面,社会福利制度可以降低财政赤字:长期以来为了平衡德国东西部之间的差距,政府每年都要给东部大量的补贴,造成了政府赤字增加。德国联邦总统霍斯特·克勒最近在接受《焦点》周刊采访时指出,谁想拉平生活水平,就会使国家永远处于支付补贴的境地,给年轻的一代留下无法承担的债务负担。他呼吁:“我们必须摆脱国家给予补贴的状况。”另一方面,福利制度的改革将会减轻企业负担,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德国竞争力,刺激经济增长。同时也迫使那些靠失业救济生活的“懒汉”为了生计更加积极的寻找工作。从长远上讲,社会福利制度改革被认为是德国新经济改革的排头兵。如果能够顺利推行,将会为以后的各项改革铺平道路。

  但由于这项改革会直接导致相当大一部分德国人生活水平下降,因此难免遭到阻力和抗议,其中以东部地区和其他一些失业率较高的地区反对之声最为强烈。来自于西部的TETRAKOLONKO女士在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时说:“政府的福利改革非常有必要,民众和政府花费在福利的费用太庞大了。另外,很多人利用德国福利完善的特点获得收入,其中有些人并不是特别需要这些钱,他们只是依靠这一制度不劳而获。很多东部人出面抗议德国政府关于福利制度的改革,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有很多人以此为生。”

  社科院欧洲所赵俊杰博士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德国政府拿社会福利制度作为政府经济改革的排头兵实属无奈之举。目前这一改革主要有两大难点:德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改革中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老年人的社会福利,将会严重影响中青年,如果改革力量过大,造成老年人福利大幅下滑将会造成社会严重不安定,另外也使中年一代顿生危机感,可能出现更多阻力。如果改革力度太小,劳动人口负担仍然很重,则无法达到改革目的。另外,政府如想成功推行改革,必须闯过工会这一关。目前德国工会就认为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动摇了德国宪法赋予他们的社会福利,表现出强烈的反对之声。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李乐曾副所长也认为目前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是德国政府面临的关口,如果这届政府能够在2006年大选前顺利推行改革并且取得明显成果的话,德国经济将会获得巨大的新一轮的发展空间,执政党社民党也能为大选挣得充足的资本;如果改革推进缓慢效果甚微,社民党面临大选时将会更加吃力。

  柏林墙被推倒快15年了,在原来的地方拔地而起的是SONY和克莱斯勒等大公司的办公大楼,但是东西部人之间的隔阂似乎越来越深。柏林墙被推倒10周年纪念的时候有这些问题,柏林墙被推倒15周年时,这些问题也没有任何被解决迹象。

摘自:新京报 2004年10月9日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