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第六届全国知识产权博士生论坛在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召开,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余晨,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润出席论坛并致辞。
论坛以“新技术、新经济、新形势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为主题,设嘉宾主旨报告、期刊论坛以及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与司法质效、知识产权与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与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与创新治理五个分论坛,汇聚同一领域、不同背景的全国优秀博士研究生聚焦知识产权前沿命题,通过多维视角与纵深研讨展开思想对话,共同探讨知识产权制度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多元路径。

余晨表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是上海的城市精神,上海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知识产权事业的繁荣更需要青年力量的注入。真诚欢迎各位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上海,上海有与时代同频的创新机遇、与国际接轨的发展平台、与成长适配的政策土壤,能够为每一位怀揣理想的知识产权人才提供施展才干的舞台。
刘润表示,希望博士研究生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和开放的心态,在思想交锋中展现学识,在观点碰撞中激发灵感,在多元对话中拓宽视野,提出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实践价值的对策建议,为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论坛上,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法学》主编胡玉鸿,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唐震,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十二检察部主任谢飞,蔚来集团知识产权专家沈馨分别作了题为《何谓研究?》《聚焦国际知识产权中心城市建设 提升上海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能级》《以新时代检察高质量发展推进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商业秘密案例剖析》的主题报告。
本届博士生论坛特设期刊论坛,积极回应青年学子们在论文写作与期刊投稿上的关切。期刊论坛由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助理教授王玉凯主持。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法学》主编胡玉鸿,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秘书长、《知识产权》副主编马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科技与法律(中英文)》编辑部主任许绍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科技进步与对策》特邀领域编辑孙笑明,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副教授、《交大法学》责任编辑曹博与参加论坛的博士生座谈并交流学术心得与选题经验,寄语大家从兴趣出发,寻找科学问题、规范研究方法,做出紧跟时代脉搏、推动祖国事业发展的科研成果。

本届论坛共收到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24所高校的85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