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艺术与传媒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成果分享会暨“百城百行·百乡百味·百工百匠”特色实践结项答辩会举行

来源:艺术与传媒学院   时间:2025-03-17  浏览:

近日,艺术与传媒学院“青春告白祖国”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成果分享会暨“百城百行·百乡百味·百工百匠”特色实践结项答辩会在嘉定校区举行。来自寒假社会实践专项及学院特色实践立项的13支团队齐聚一堂,通过主题汇报、影像展映、交互装置等多元形式,系统呈现深入城乡发展一线的实践成果。

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期间,学院12支跨学科团队以“问题导向、技术赋能、价值共创”为实践纲领,足迹遍及上海、黑龙江、浙江等7省市,形成“田野调查+数智创新”双轮驱动范式。实践团队紧扣“非遗活态传承”“数智乡村治理”“新质生产力培育”等国家战略命题,通过“政产学研”四方联动机制,探索出“文化解码-技术赋能-产业激活”的特色路径,紧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育人目标,为新时代青年实践教育提供了创新范本。

从南疆门户到冰雪之乡,穿越江南的烟雨廊桥与长江的生态绿廊。12支团队用脚步丈量960万平方公里的发展脉搏。答辩会上,他们带着这个寒假的丰硕成果归来——用镜头扫描城乡肌理,将专业化作改变的力量。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涌现出多个特色鲜明、创新突出的优质项目。《大美沪上》聚焦沪派江南传统村落保护,首创AIGC技术赋能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模式,构建三维数字档案与创意IP体系。《晶耀济潮》深度挖掘东海水晶工匠技艺,通过品牌视觉系统设计与新媒体传播,推动传统工艺向现代消费市场转型。《四方赤忱、心如寸丹》以边疆退役士兵群体为研究对象,运用政策仿真模型量化分析安置政策成效,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元云古径》依托径山寺古建群,打造“数字孪生+虚实交互”的文化传播平台,实现古建遗产的沉浸式体验与活态传承。其他项目涵盖冰雪赛事与城市经济联动研究、非遗糕点技艺传承、数智技术助力乡村养老、AI协同神话艺术创作、智慧支教模式创新、红色文化沉浸式叙事等多元领域,体现学科交叉与社会服务双驱动特色。

 

 

评审会上,专家评审团对参评项目进行多维度的专业指导,充分肯定各实践团队在理论创新、技术应用及社会服务等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并针对性地提出深化建议。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实践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同济大学“卓越·星”时代新人培养计划,艺术与传媒学院以“实践育人”为核心,构建“政策引领-平台赋能-成果转化”三维驱动体系,全面激发青年学子投身社会服务的创新动能。通过“立项靶向培育、过程动态优化、成果长效孵化”的全周期管理模式,系统打造“行走课堂”,引导学生在知行合一中淬炼专业本领、厚植家国情怀。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