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同济大学文明互鉴与国际传播研讨会召开

来源:艺术与传媒学院   时间:2024-12-27  浏览:

12月21日,同济大学文明互鉴与国际传播研讨会召开,来自多所院校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齐聚同济,围绕文明互鉴的历史与现实、方法与路径,展开理论上的深入探讨与实践上的积极寻求,并在传播学视角下,对新的历史时期国际传播的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作出分析与回应。会议由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承办,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多所兄弟院校以及《新闻大学》《江西社会科学》等期刊对本次研讨会予以鼎力支持。

会上,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李麟学教授结合新的历史起点上,强化国际传播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对中华文明赓续和发展,乃至对人类文明影响的深远意义以及全球化浪潮之下的挑战,阐明中国话语国际传播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在这一背景下成立中国话语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愿景与使命。北京师范大学蒋原伦教授通过对比《东洋的理想》与《激荡的百年史》两本介绍日本如何吸收外来文化历程的著作,说明低调的传播往往胜于高调的传播这一国际传播的要义,继而联系李子柒这一国际传播实践的成功案例,以小见大,分析了李子柒“低调传播”的成功原因。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传播系主任王鑫教授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国话语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及其研究成果,阐述了中心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立足人类文明基底进行实践路径拓展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特色,提炼共通共赢价值推进国际传播的愿景。

会议上半场,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副所长周武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路鹏程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学院新闻传播系系主任姚君喜教授,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闫爱华教授,《媒介批评》主编、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柳珊教授分别围绕历史场景的“点”、概念发展的“线”与理论体系的“面”,勾勒文明互鉴与国际传播的“骨骼”与“脉络”作会议报告。会议下半场,《新闻大学》常务副主编、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朱春阳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吴瑛教授,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恒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韩瑞霞副教授,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徐翔教授结合技术语境的更新和传播主体、受众的代际差异等,从“虚”与“实”,技术与人文的对话,拓展文明互鉴与国际传播的方法与路径,为议题填充实践的“血肉”作会议报告。

闭幕式上,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张艳丽表示,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体现出共建国际传播研究良好生态的重要性,学院将继续秉持“全媒体+大艺术”的特色,携手学界业界,共同在理论建设、实践探究、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创新国际传播的范式,描绘科技人文融合的新画卷。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