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学术年会暨2024(第三届)中国式文化元宇宙前沿论坛举办

来源:   时间:2024-11-23  浏览:

11月23日,由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文化元宇宙专业委员会、遵义会议纪念馆-同济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学术年会暨2024(第三届)中国式文化元宇宙前沿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

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吴广明、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旗、上海市文创办副主任刘波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金鹏出席会议并致辞。本次论坛由文化元宇宙专委会主任、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解学芳教授为总召集人,立足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设计与推进路径”,旨在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从事数字文化产业研究与文化元宇宙领域的产业领导者提供创新经验分享、战略问题研讨创建高端的对话平台。

 

吴广明在致辞中指出,同济大学和全国高校一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致力于构建与一流高校相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科研创新体系,以有组织科研深入推进技术攻关能力提升。此次论坛,正是同济大学深入推进“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在人文学科建设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体现、重要实践、重大举措,这已经成为同济大学新时代的特征及新名片

 

张旗在致辞中表示,数字文旅产业是我国文化旅游业建设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重要支撑,也是上海推进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发展的重要载体。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上海与国内外文化旅游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科技赋能文旅、创新文旅应用场景、打造高显示度的文旅IP、提升智慧服务水平,共同促进文旅消费升级、深化文商旅体展联动、开创数字文化产业更加美好的未来。

 

刘波英提到,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各界协同努力,一是创新文化内容表达、强化文化新质生产力,二是加强技术驱动、推动文化新质生产力高效转化,三是加速构建多层次的文化消费生态、释放文化新质生产力潜力,四是构建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增强文化新质生产力整体效能。

 

金鹏强调,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国际市场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然而,产业规模迅速扩展和市场环境复杂化的背后,我们在技术应用、资金保障、版权意识、行业标准、市场监管等方面面临着挑战。这需要政产学研各界同心协力,共同打造更加完善的数字文化产业生态系统。

 

文化元宇宙首席专家论坛上,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国际旅游研究院院士吴必虎教授发表题为《目的地书写与游历记录垂直大模型》主旨演讲,提出“游历图书馆”的概念。吴必虎指出,通过元宇宙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将古代的游历记录转化为现代人易于理解的形式,推动地方文化的现代化呈现。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特聘教授朱春阳以《平台经济中的创新网络价值重估》为题指出,目前中国文化产业园区只实现了在物理层面上呈现聚合,以创新为核心任务的关系网络暂未形成。平台经济则能够消解地理空间的限制,以寡头垄断和大投小共生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发表《数字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条件下文化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主旨演讲,从理论和政策上回答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方法和路径问题。傅才武提出4个论断:一是数字技术通过大规模提升社会文化生产能力,超越文化生产的“成本病”鸿沟;二是数字技术渗入人类情感领域,连通了文化艺术领域“内容与形式”的两分疆界;三是数字技术通过建构“超越性体验”,引领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转型升级;四是数字技术通过拓展人的主体性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锚定人类社会文化行业的发展方向。

解学芳以《AIGC+元宇宙赋能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为题,分别从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征以及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三个向度阐释数智时代的“AIGC+元宇宙新阶段”。解学芳指出,“AIGC+元宇宙”实现了数字文化产业技术+内容+场景统一,打造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高科技赋能为驱力、高质量创制为根本、高效能运行为基础、高价值数据为底座、高品质内容为内核、高人才集聚为支撑”的协同局面。未来,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遵循的是AIGC创制赋能、集成式创新赋能、算法+场景IP驱动的发展路径。

 

文化元宇宙首席专家论坛第二场主旨报告上,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罗仕鉴发表题为《数智时代工业设计知识生产新范式》的主旨演讲,从知识发展变化、数智时代工业知识怎么生产以及人工智能生成式工业设计三个方面分享知识生产方式的变化。罗仕鉴强调,对待AI不能仅仅停留在使用层面,要将其转化为新生生产力,转化为生产工具,发挥AI集群作用以应对需求变化、生成变化、体验变化、销售变化、营销变化等。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铮从理论层面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未来数字文明》做出分析,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应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结果;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展现了中国对于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尊重和支持。张铮从元宇宙原住民、深度沉浸、文化共通感以及数字资源银行论述文化元宇宙的创造要素与价值生成逻辑,再次强调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加快推动网络空间发展,携手迈进更加美好的“数字未来”。

 

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潘谷平在大会上发表题为《文都数字云平台——城市文化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的南京探索》主旨报告,站在国有文化企业的角度介绍了南京文投集团“城市为体、数据为基、场景为王、生态为根和产业为要”的整体构架。未来,南京文投集团将在数字基建、数字平台、数字内容、数字营销和数字文旅五个领域进行深入探索,在产业数字文化和文化产业数字化两个方向中形成核心优势。

 

首席专家论坛最后,由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发表《文化竞合的世界图景与数字文化产业的驱动作用》报告,强调从文化竞合角度把握世界发展图景与发展主线。虚实交互、以虚促实、数字共生不仅仅是在生产端和供给端,也在需求端和消费侧萌发了新的消费场景,从而带动了文化生产力以及整个生产关系的不断前行。

 

《全球数字文化产业出海研究报告》在大会上重磅发布。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长聘教授、文化元宇宙专委会常务副主任臧志彭教授作为发布人,向各位专家同仁介绍了主要研究成果。研究团队基于全球G20国家(欧盟除外)的12.18万款文化类APP的海外市场营收和下载情况进行分析。总体而言,下载量呈现先增后减趋势,总体保持平稳。全球十强国家的综合指数显示,美国、中国、英国、法国稳居前四,中国与美国的差距逐年缩小,显示出中国在全球数字文化产业中的竞争力。

中国文化元宇宙指数、中国数字文化产业指数以及中国公共文化数字化指数将在11月24日下午国家会展中心举办的元宇宙产业供需对接大会上详细公布。

 

主编圆桌论坛上,由臧志彭教授主持,《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副社长丁培卫、《学术论坛》副主编陈梅云、《南京社会科学》编审谭志云、《文化产业研究》副主编郭新茹、《东南学术》副编审徐淑云、《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责编陈世华、《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副编审马建强,继续深入交流,研讨了明年的选题方向和研究侧重点,为学者们的未来研究指明方向。

 

主编论坛结束后,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山东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的41位专家学者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数智时代文化新质生产力”“元宇宙与数字文化产业”“人工智能与数字文化产业”四场平行主题分论坛中展开热烈讨论。

此次论坛共计3800人参会,其中270余名专家同仁线下参会,超过3500名嘉宾通过直播线上参会。自2024年8月1日开始,文化元宇宙专委会先后两次征稿至10月25日,共收到来自不同大学、研究院、业界200余位专家学者投稿超过150篇。大会最后,由解学芳教授总结本次大会并宣布优秀论文名单。

本次论坛以“论坛+大展”相结合、“学术+产业”相融合为特色亮点,吸引了头部文化科技企业领袖与全国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对话研讨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碰撞。

11月24日至25日,本次大会第二篇章“全国元宇宙产业供需对接大会”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绿地经济城召开。大会包括主旨报告、“新质生产力赋能文物保护高质量发展”、“东方境韵·破界之美”圆桌分享会,全国元宇宙优秀产品示范案例与星级供应商部分优秀项目展示、全国元宇宙优秀产业示范案例与星级供应商示范企业荣誉授予等议程,全国数字文化产业、元宇宙等相关专家学者、产业同仁和各界朋友将继续研讨,共同为中国式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