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同济,持续引领中德高教合作新范式!

来源:党委宣传部、外事办公室   时间:2024-04-18  浏览:

一路并肩前行,边走边看边聊,谈笑风生……4月15日,来华访问的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同济大学吴志强院士陪同下,漫步上海城市街头、感受中国城市发展新貌的一幕幕画面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发热切关注。

时隔13载,两位老朋友再聚首,究竟聊了些什么?

“我给朔尔茨总理介绍了上海近年来城市更新实践,朔尔茨总理对上海城市新发展感到很新奇。”吴志强院士说,以往我们谈的是如何建新城,现在谈的是城市更新,今天的上海带给朔尔茨总理的是不同于13年前的印象。

“看到什么,就介绍什么。”吴志强院士说,在漫步中,他向朔尔茨总理介绍了上海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对老城区进行精准改造,如何将绿色低碳、节能减排技术引入旧城改造,以及在城市更新中如何注重修复历史文物和文化复兴,包括漫步途经的外滩·中央商场的前世今生,中国银行大楼正门门楣上的浮雕“孔子周游列国”等,特别提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始终不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两人交谈中,说到当天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与学生的对谈交流。朔尔茨总理说,“同济大学的学生积极向上,具有国际化视野,是中国未来的力量。”

作为留德学成归来的同济学者之一,吴志强院士一直与德国学界保持着密切的交流合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德国工程科学院院士、国际人工智能领域著名科学家赫尔佐格受邀来到同济,与吴志强院士团队持续开展了长达近9年的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与城市规划交叉学科创新建设、人工智能赋能城市规划及治理,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果。赫尔佐格教授也因此于2021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作为一个非德语专业的学生,亲历德国总理朔尔茨交流会现场,全程德语,没有翻译,还是和现场近160名来自各专业的同学一起,很有成就感,也很自豪。”同济大学2019级本科生文家祺感慨。

热爱机械,又被同济大学对德合作的传统吸引,五年前,文家祺进入了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中德机械与能源工程(创新试验区)学习。回顾自己的本科生涯,文家祺说:“德语学习,是了解德国的敲门砖。而在同济,学习德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专业开设了德语必修课,授课老师都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不仅如此,不少专业课程使用了德国大学的原版教材与课件。在后期的实践课中,来自德国的老师带领我们认识了许多先进制造设备,并指导我们完成课程设计。”

学习之余,学校还有精彩纷呈的中德文化交流活动,与来自德语区的留学生同学们交流,让文家祺近距离体会到跨文化交流的魅力,“不管是学术还是人文艺术方面,校园内都洋溢着浓厚的国际化氛围。”这些经历,让他在2023年前往慕尼黑工业大学交换时,更有自信和底气。

“我为学院能培养出这样优秀的年轻人才感到骄傲。”2023年,中德工程学院和波鸿应用科学大学退休教授杜瑞能(Reiner Dudziak)从德国发来贺信,祝贺2011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生谢翔获得2023年度NAMUR学会(德国测量与控制标准委员会)优秀博士论文奖。

谈及在中德工程学院的学习,谢翔说:“超前的课程设置使我们在三年内快速攻克德语和专业课的难关,外教课的引入让我们更早地放眼看世界。”大四学年,他赴德国波鸿应用科学大学交流,并在杜瑞能教授的指导下,在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完成了学士论文,获得中德双学士学位。从诞生之初,中德工程学院就流淌着中德联合培养的基因,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模式,学院探索并形成了一系列校企联合开发课程、共同建设实验室、协同科研的深度产教合作机制。这种模式在推进国家国际化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改革探索中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本科毕业后,谢翔在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先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于2023年9月入职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担任系统开发工程师。他感叹:“学院二十年持续稳定的中德合作为后来者铺开了一张庞大的网络,使新同学在异国他乡也不会感到陌生与无助。”20年来,中德工程学院培养了2420名中国学生,其中1782人获中德双学位;德国毕业生达790人,其中462人获中德双学位。他们中有人是德国工业平台IndustryStock大中华区经理,有人担任德国/荷兰输电网公司首席数据科学家,有人在比亚迪汽车(德国)有限责任公司工作,有人在苏黎世理工学院攻读博士……活跃在中德两国的工业界和学术界。

作出决定的时候,欧力(Oliver Schirmer)没有想到,那一刻会将他的人生带向一个全新的方向。

2011年,他来到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交流一年,修读双学位。能够探索中国,让他感到兴奋。适应校园学习生活后,欧力充分感受到上海的魅力和同济大学中德合作平台的优势。多元化的师资队伍、行业领先的实验设备、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面向国际化的卓越工程师教育,让他深深着迷。交流时光转眼即逝,欧力感慨:“我享受到了真正的校园生活,开阔了眼界,又融入了国际化学习生活环境。”拿到中德双学位后,他在中国和美国工作了一段时间,然后又回到德国,继续攻读国际商务工商管理的硕士学位。

2019年,年仅29岁的欧力回到同济,接任中德工程学院德方副院长一职。他接下了这副重担,充满期冀。他说:“我一直对架设中德之间的桥梁抱有极大兴趣,希望能让更多年轻人拥有同我大学时相似的经历。”能够身体力行回馈中德合作项目、促进两国年轻人交流,欧力感到自豪,“这是我的使命,我深感荣幸。”

近年来,欧力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德国年轻人来到同济,体会中国的独特魅力。他说,跨文化教育经历,对学生的生涯发展很重要。十多年来,中国、上海和同济已经成为了自己家庭的一部分,“我想向更多年轻人展示这个家。”

留德12年后,同济大学汽车学院“85后”教授蔡黎明4年前回到母校,如今他有2个身份,一个是中德学院副院长,另一个是教育部中德联合研究中心(同济大学)执行主任。“回到同济,我很开心,可以当好中德友好交往的桥梁和纽带,为同济打造中德高教合作新示范贡献力量。”他说。

成立于1998年的同济大学中德学院被誉为两国“共同落实高校紧密合作的成功典范”。26年来,学院与20余所德国高校联合培养多个专业的人才,每年有数十名德国教授来校集中授课。由国际知名企业资助的基金教席是中德学院的一大特色,学院现有AVL李斯特、保时捷、英飞凌等欧洲和德国知名企业资助的基金教席十余家。

“中德学院大力推进‘小核心、大外围、高层次’转型升级。”蔡黎明说,成立国内首个中德博士生院、中德联合研究中心(同济大学)以来,相关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在此前中德机械工程、汽车、经济和管理、智能科学与技术等联合研究中心基础上,新增中德可持续城市、环境、智慧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医学等多个联合研究中心,联手多所德国头部高校,推进联合科研。

蔡黎明本人也积极投身国际化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联合德国和欧洲专家共同指导包括外籍硕士研究生在内的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主持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为汽车新能源领域贡献“中德方案”“同济智慧”。

从论坛到展览,从艺术到体育,甚至还有美食……“同济校园中的德国元素是非常多元的,且无处不在,在内部就已经形成了对德交流的自生态。同济与德国的交流已经从早期的单纯向德国学习,逐渐走到了现在双向、多元的交流模式。”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副主任郑春荣认为,这是同济作为对德合作典范的独特优势。

2017年,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建立,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简称中心)也在教育部支持下成立。中心每年定期举办中德青少年音乐交流季音乐会、德国音乐周等文化交流活动。

2022年11月,“中德人文交流”文丛第三卷《感知中德人文交流》发布,以“民心相通,行稳致远”为主题,通过41个典型的案例,多领域多视角呈现中德人文交流硕果。“人文交流是促进民心相通、减少分歧、增进理解的重要途径,中心推出了中德人文交流系列文丛展现中德两国的交流成果。” 郑春荣表示:“如今的中德人文交流已经超越了两国的范畴,走向关于人类所面临共同挑战解决之道的对话。”

同济大学作为中国对德教育科技文化交流的窗口,与德国教育界、政界、经济界以及社会各界建立起了广泛和密切的关系,并不断因时代而发展,积极推进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

回望过去40年,同济大学一直被视作中德高校合作的桥梁和灯塔。

“这一认知不仅基于同济招收了全国七分之一的德国学生,拥有80多所德国伙伴高校,或是培养了大量精通德语和德国的专业人才,更是在于,同济一直在持续引领中德高教合作的范式创新。”同济大学副校长娄永琪说。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同济在思考,未来的对德合作能创造哪些新范式?2022年5月,学校正式发布了“中德合作2.0战略”,德国学术交流中心携50多所德国高校响应。

“在人才培养方面,从传统的本科和硕士层次为主提升到博士层次。”娄永琪介绍,学校先后建立了全国首个中德联合研究中心和首个中德博士生院,支持中德教授基于共同的科研项目,依托共同的合作研究团队,共同开展博士生培养。这一模式被称为“双PI领衔的科教融合国际化育人”模式。2023年已招收超过40名博士生。

学校还推动“卓越工程师培养”提质升级,未来的中德合作将与新设立的国家工程师学院深度协同、共享资源,企业出题、学校答题,让师生共同在工程实践运用的锻炼中成长。

在科学研究方面,围绕学校的优势学科,建立一系列学科交叉的中德中心,推动不同学院与中德联合研究中心形成协同,跨越传统学科边界,解决科研问题。

2023年,学校在德国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德国与欧洲研究院,并推动区域国别研究一级学科建设落地。未来,这一研究院将承担学术研究、政策建言、国际交流、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五大功能。

娄永琪说:“中德2.0时代已来,同济大学有信心成为新时期中德合作的新典范、新桥梁和新灯塔!”(文/黄艾娇、陈少颖、樊宗鑫    首图/央视《东方时空》)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