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浦滨江,同济大学教授的设计改变了曾经“临江不见江”的城市空间结构,让工业文化遗产重新融入城市日常生活,“工业锈带”华丽转身为“生活秀带”;
在张江,同济大学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正在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人才队伍、产业发展等方面全面发力,着力支撑上海打造人工智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在青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水乡客厅近零碳专项规划、零碳示范社区,汇聚了同济大学12个学院的智慧,示范区的“双碳”目标路线图正在绘就;
在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环同济设计产业总产出从2005年的51亿元,提升到2022年的近600亿元,目前正在向千亿级产值稳步迈进……
可以说,无论是城市更新、城市治理,还是智慧城市,“同济智慧”正逐渐在各个领域闪耀光芒;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辐射效应,从原来的一条街、一片社区,到一座城市,更向长三角区域等更广区域延展。
正如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所说,同济大学力争在三个方面实现新作为:一是在助推上海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提升方面有新作为;二是在探索塑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有新作为;三是在探索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有新作为。
“人工智能+”助推创新高地
今年10月22日,由同济大学牵头,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参与承担,陈杰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的上海市市级科技重大专项“人工智能前沿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自主智能无人系统”通过中期评估。这一专项的实施推动了上海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人才队伍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系列突破。
上海正在着力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而这其中不乏同济大学的身影。
既能在空中像无人机一样飞行,又能在水中像潜水器一样畅游。小小的飞行器可以轻轻松松做到水、空无缝切换。今年2月,一款名为“TJ-FlyingFish”(同济飞鱼)的水空跨域巡航器原型机受到国际关注,这是由同济大学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与香港中文大学团队联合研发的创新成果。
自主研发智能装备,只是同济大学助力上海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的一个缩影,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相继落户同济。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加速推进,同济大学紧密对接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积极打造人工智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人工智能赋予传统学科发展新动能,提升传统优势学科新内涵。
近年,同济大学以人工智能全面赋能传统学科转型升级。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表示,人工智能赋能学科交叉融合不是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深度融合的化学反应。同济大学师生正持续创新探索,为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学科交叉融合、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同济大学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成立5年以来,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已在重大重点项目有组织科研开展、智能科学与技术高峰学科建设、高端人才引育、博士生培养、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围绕重点研究方向的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和技术应用成果突出,获批首批全国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智能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2022年10月,由同济大学牵头建设的无人系统多体协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一期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建成后将成为人工智能原创理论突破和关键技术验证的重要实验装置,催生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的中国原创科学思想。今年3月,位于张江总部园南区的同济大学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实现结构封顶,建成后将成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实验中心及科创平台。
一系列“人工智能+”创新成果在各个领域接连诞生。吴志强院士团队打造的“福元宇宙”数字交互之夜,点亮了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形成了“现场实景+虚拟影像”的创新演绎模式,是团队以AI技术赋能城市生命的又一创新实践。朱合华院士团队自主研发的国际上第一个开源的基础设施智慧服务系统iS3,实现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数据的采集、处理、表达、分析和服务一体化集成管理,成果成功应用于世界第一埋深公路隧道——四川峨汉高速大峡谷隧道(最大埋深1944米)。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医学院微纳无人系统联合研究团队经医工理深度融合,联合攻关研发了一种体积微小、载有溶栓剂药物的仿生手术机器人,在外加磁场的指挥下,聚集于血栓部位,产生热和力场,成为高效的微血管血栓清道夫,可用于医疗靶向微血管溶栓……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注入“同济元素”
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重点项目,由同济大学牵头建设的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简称“研究院”)自2021年9月成立以来,已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研究、“双碳”政策制定、零碳技术和零碳社区示范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2022年7月,同济大学获颁2022年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联盟“特殊贡献奖”。2023年7月,入选“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联盟单位服务示范区十大优秀案例”。
牵头汇聚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团队,研究院牵头高质量完成示范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和水乡客厅近零碳专项规划。2021年2月起,研究院受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委托,汇聚同济大学的12个学院组建多学科交叉研究团队,开展了一系列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研究,为示范区的“双碳”目标推进绘制路线图。
《示范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指导意见》《示范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示范区水乡客厅近零碳专项规划》等规划的发布,为示范区实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提供顶层设计框架和系统全面的工作方案,提出“协同达峰、合作中和”的跨区域碳达峰碳中和一体化创新机制,凝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跨区域碳中和协同治理经验和模式,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国内外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了借鉴意义。在水乡客厅近零碳规划研究基础上,研究院组建校企合作团队,为水乡客厅·方厅水院建设落地提供绿色低碳技术咨询,提升一体化示范区在“双碳”领域的制度创新引领和技术突破示范辐射效应。
主动发挥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科优质资源优势,探索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跨校跨学科教育科研新机制。由同济大学倡议,“华东八校”共同发起组建“长三角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并发布《促进碳达峰碳中和高校行动倡议》。2022年5月,研究院设立一批跨校合作博士生培育专项项目。联盟高校共同申报获批上海市科委长三角科创共同体项目,聚焦长三角地区低碳零碳建设需求,开展生态环境、智慧交通、绿色建造等领域碳减排技术创新研发及示范应用。
推进校企产教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研究院与中国节能环保集团、上海市测绘院、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等行业标杆企业签约共建多个碳中和与生态环保研究中心,形成以国家科技平台、企业共建中心、行业产业联盟组成的多层级科创平台。研究院还以低碳示范社区的标准进行设计与改造,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分布式光伏、地源热泵、光储直柔、数字孪生、社区能耗模拟等碳中和技术贯穿到整个建设及运行发展过程,旨在打造一个为达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的基础性科普教育基地、碳中和技术示范基地、多学科交叉的科创中心。近日,研究院二期建设基本竣工,零碳建筑、能碳智慧管理平台、智慧低碳出行引导、零碳园区碳足迹时空信息演化分析平台等又一批碳中和技术在此集中示范展示。
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还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交流。今年9月4日至7日在上海青浦区朱家角召开的全球环境科学家大会,由同济大学联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共同主办。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能源、粮食、废弃物循环、环境系统展开深入交流,共谋全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大计,为上海、为中国,也为全球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以设计赋能“人民城市”建设
城市孕育大学,大学滋养城市。同济大学与上海城市发展同舟共济、同频共振。近年来,学校主动发挥学科人才资源优势,在打造人工智能“上海高地”、建设国际数字之都、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更新、建设全球“设计之都”等进程中只争朝夕、快马加鞭,贡献卓著,彰显“硬核”担当和作为。
打造国际数字之都,城市如何越来越“智慧”?同济大学一直在努力。2022年9月,以同济大学为核心研究和技术主体的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杨浦)、同济大学牵头的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两大重要平台陆续揭牌,为人工智能可信向善发展贡献智慧。同济大学中国(上海)数字城市研究院继承担完成《上海市新城数字化转型规划建设导引》后,正探索城市数字底座规划与建设,力求形成全市层面统一规划、全市域覆盖、地上地下统一、室内外一体的高精度数字城市的基础载体。
超大型城市的数字化转型,离不开城市交通的数字化。今年6月,同济牵头的研究团队承担完成发布《临港新片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引领区总体建设方案》和《引领区车路协同系统建设导则》,区校携手力争把临港建成全国第一个“数据通全路、云网联全车、智能赋全城”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引领区,提升民众日常出行生活幸福感。同济大学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成立5年来,服务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成绩单在不断刷新,助推上海科创中心和人工智能“上海高地”建设迈上新台阶。
城市为谁设计、为谁而建?把“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落实到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中。在杨浦滨江,“工业锈带”实现了向“生活秀带”的华丽转身,同济大学教授主持设计的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示范段,成为人民城市的设计标杆。同济设计实现了“还江于民”,让工业文化遗产重新融入城市日常生活,杨浦滨江示范段更为黄浦江两岸贯通工程起到了重要示范作用。
同济人用设计手笔助力上海城市和社区有机更新、产业转型升级、生活品质提升和创新创业。自2013年起,同济大学推动打破大学围墙,持续推进与社区、企业等共建扎根社区的创新实验室。同济大学与杨浦区四平路街道自2015年起共同启动了多季的“四平空间创生行动”。杨浦滨江、苏州河改造等一批项目成为“人民城市”的设计标杆。近年来,同济大学数十位规划、设计、建筑领域的专家,在上海10多个区担任“社区规划师”,让一处处老旧小区重新焕发青春活力。同济大学还积极致力于“人工智能”+“设计创意”,打造“创新设计和智能制造”一流学科群,开启智能时代的新设计。“同济智慧”,持续助推上海迈向世界一流“设计之都”。
“同济智慧”,还助推城市可持续发展。今年10月28日,在2023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开幕式上,同济大学教授作为领衔专家与联合国人居署及多国专家学者,以联合国人居署全球城市监测框架为基础架构,共同研发的“上海指数”正式发布了包括47个核心指标在内的综合指标体系,用以评估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进步水平。
不同于传统评价体系,“上海指数”并不单纯以经济规模为主,而是联合国首个以经济、社会、文化为基础框架构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是监测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新城市议程》的重要工具。目前,正在全球不同层级、不同等级的多个城市中试点应用,其中国际城市涉及东京、纽约、伦敦、巴黎等20多个国际城市;中国城市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和长江中游等5个城市群。
续写区域转型升级的“同济样本”
孵化器集群、创新概念店、科研转化实验室、众创空间、大学生实践基地……近日,NICE2035赤峰路国际创意设计街方案发布,将基于“生活实验室”理念、NICE2035一期的成功经验,聚焦“原型创新”,积极推动一批具有示范推广意义的智能治理新技术、新模式、新场景落地,打造环同济创新的新引擎和策源地,让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迸发出更加强劲的动力与活力。
这条独特的街道,正是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迈向千亿级的突破性创新引擎。从最早的赤峰路设计一条街,到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如今,这里再度升级设计创新生态,正加速推进传统的设计产业向多元化的“大创意”产业发展,不断做强现代设计产业集群,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大学要承担起对社会发展应尽的责任,要根植于社会,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是同济大学主动发挥优势学科和科教资源溢出效应,与杨浦区“三区(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融合,联动发展”的城区发展理念相结合,共同孕育出来的丰硕成果。它是中国大学产学研和学科建设的杰出示范,也是我国传统工业城区向知识创新城区成功转型的经典案例。
从2006年同济大学与杨浦区共同启动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建设,经过近20年的发展,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从一条街、几个点到画成一个圈,逐步形成了以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工程咨询、环保科技、工程设计软件等为核心的知识型服务业集聚群,成为知识、人才、产业与城市空间互动发展的经济高地,推动了杨浦实现从“工业杨浦”到“知识杨浦”的转型升级,跻身“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行列。杨浦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经验模式还向同济其他校区周边拓展。
近年来,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产值不断上升,充分体现了创新策源地的功效。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除了传统设计和项目管理咨询外,环保、智能建造等产业增长迅速,成为了创新创业的热点。与此同时,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建设也推动了同济大学相关学科自身发展,不仅传统优势学科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人工智能、生命科学、设计学、知识产权等新兴学科也乘势而上。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也给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带来了成长的土壤和环境。
与城市城区共生共荣,学校知识溢出效应显著。环同济知识经济圈2022年实现了近600亿元的产值,正在向千亿级产值稳步迈进。同济大学正联合杨浦区打造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升级版,努力将其建设成为人民城市的标杆。
最好的科技一定是进入生活的科技,最好的大学也一定是融入生活的大学,上海这座城市就是最好的设计和创新大学。环同济的发展逻辑,最终不是局限于一所大学的周边,而是辐射大学校区所在区域乃至整个上海和长三角的创新。
以人工智能赋能优势学科为牵引,推动大学科技园转型升级。2022年11月,由同济大学联合杨浦区、嘉定区共同建设的“自主智能未来产业科技园”,获批全国首批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将构建基于“自主智能”技术底座的“智能建造”和“智能交通”两大未来城市建设和运行基础产业应用场景,推动杨浦和嘉定两个千亿级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形成,并反哺同济大学“双一流”建设。(文/李蕾)
链接:https://www.jfdaily.com/staticsg/res/html/journal/detail.html?date=2023-12-01&id=363633&page=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