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同济大学11个集体被命名为“上海市青年文明号”

来源:校团委   时间:2023-09-21  浏览:

近日,第25届上海市青年文明号名单出炉,同济大学11个青年集体“榜上有名”。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同济青年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创先争优,主动担当,培养过硬政治本领和优良的工作作风,在各自的岗位上书写着矢志奉献的青春答卷,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得到显著提升。

同济大学干细胞生物学前沿研究中心

同济大学干细胞生物学前沿研究中心以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高绍荣教授为带头人,主要从事早期胚胎发育和体细胞重编程过程中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近年来,团队先后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学术成果200余篇、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5项、基金委创新研究团体项目1项。团队荣获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2018年教育部批准由高绍荣教授担任主任兼首席科学家的教育部“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正式成立。2020年“早期胚胎发育与体细胞重编程的表观调控机制研究”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此外,团队还获得教育部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入选2016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被Times杂志评选为十大科学发现。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汽车运动与安全研究中心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汽车运动与安全研究中心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国际汽联许可的中国赛道设计机构,由全国劳模姚启明教授领衔,团队成员均为35岁以下青年人才。在赛道设计领域拥有8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200余个赛车场设计中创造30余次“中国第一”“世界第一”。创建国内首个智慧交通安全驾驶工程中心,将国际领先技术应用于5亿驾驶人安全出行和公益科普,足迹遍布全国。曾荣获“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等20余项省部级以上荣誉,事迹被拍摄成多部纪录片。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数字未来”创新实践服务中心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数字未来”创新实践服务中心负责人为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袁烽教授,成员由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等多层次构成,青年占比56.25%。团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发展方针与重大战略号召,长期致力于打造建筑数字未来全球知识共同体平台,并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项目建设。十年如一日,成功在世界舞台用中国数字人文理论与实践引领全球智能新工科创新发展。近5年获20余项国内外重要科研设计大奖。

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

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是对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以脑认知变化的语言标记物为攻关方向,对老龄化问题进行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的专门机构,中心孵化“拾忆”志愿服务团队,取得极大社会效益。中心目前已形成了“百·千·万”的发展态势,培养了500多名志愿者,面向2000余名学生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为老服务惠及五万余老人,先后受到光明日报、解放日报、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教育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道。中心及其附属“拾忆”团队曾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金奖、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市赛金奖、上海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同济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荣誉。

同济大学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科创实验室

同济大学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科创实验室以推动我国“生物医用材料的临床转化”为目标,不断培育新一代青年科研工作者,更成功组建了111引智基地,与英美院士等在内的国际顶尖科学家开展合作,为我国生物医用材料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团队已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近300篇,形成了重要的国际学术影响。团队立德树人成果丰硕,获同济大学首届“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标兵、2023同济大学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上海市育才奖等荣誉。

同济咨询雄安发展中心

同济咨询雄安发展中心团队,是自2017年雄安新区设立以来第一时间响应同济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发展号召、投身千年大计建设的一支驻场先锋队。6年来,团队依托多地联动机制有重点有策略地推进了大量一线工作,承担起一大批具有重大典型意义的创新性项目咨询服务。目前,驻场团队规模达100余人,累计参与咨询研究项目200余个,获评省部级奖项17项,收到政府部门感谢信17封,成为深耕雄安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业务类型最全的工程咨询单位之一。

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检验科

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检验科共有检验科医技人员76名,其中青年占比75%,中、高级职称占比70%。该科下设生化、微生物、血液体液、免疫、内分泌、基因扩增和输血7个亚专业,秉承“安全第一、质量至上、服务优质、管理高效”的宗旨,为临床提供及时而精准的检验结果。2022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10篇,总影响因子91.769,发表核心期刊论文9篇,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人才蓄水池计划”等项目。获得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青年文明号、上海市教委工作党委示范党支部等集体荣誉称号。

附属东方医院(南院)心内科护理组

附属东方医院(南院)A14楼心内科护理团队由16名护士组成,是一支充满朝气、勇于创新、勤于付出的青年护理团队。在专业上求实、创新,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专业、优质的护理服务;在科研上严谨、奋进,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研究成果服务临床;在团队建设上科学、磁性,打造一个团结、凝聚的集体;在志愿者服务上常态化、科学化,为社区居民普及专科知识和急救技能;在先锋模范上勇敢、果断,隔离点、方舱医院、采核点、隔离病房方方面面有担当。团队曾获201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建功进博”青年文明号、2019-2020年度上海市浦东新区青年文明号、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青年岗位建功专项行动青年文明号、2021年度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青年五四奖章(个人)、2022年度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青年五四奖章(集体)、2023年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个人)等荣誉。

附属杨浦医院伤口造口护理门诊

附属杨浦医院伤口造口护理门诊团队成立于2014年,作为杨浦区劳模创新工作室,国际造口学校的教学基地,先后多次成功创建市卫健行业青年文明号和区青年文明号示范集体。团队积极参加援鄂、援琼、援渝、援疆等工作,发挥特色专科护理优势,助力打赢疫情保卫战。团队持续加大人才梯队建设,先后有7人获市、区级人才培养项目,多人获得上海市劳模,“左英护理奖”等荣誉称号。团队已取得国家知识产权7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60余项,淋巴水肿及内镜下窦道探查及治疗术获上海市新技术备案。助力区域卫生协同发展,首创并搭建上海市护联体平台。自主研发“伤口记录册”小程序打破时间和距离的限制,将专业护理服务延伸到家庭。探索智慧教学领域,设计3D智慧护理教学APP荣获上海市职工先进操作法创新奖。团队先后完成省部级课题5项,其中1项成果鉴定为国内先进,1项获上海市护理改进成果奖,1项获国家护理优秀案例三等奖。出版著作14本,参编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1项。团队成员将专业知识大众化,以图文、视频等各种形式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发布,阅读量达10万+,荣获上海市医学会青年科普比赛二等奖。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合理用药宣传组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合理用药宣传组由青年骨干药师组成,长期深入开展线下合理用药宣传工作,近年依托“上海十院药学服务”微信平台,进行线上药学服务工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团队获得上海市合理用药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全国医院人文管理路演大赛三等奖、上海市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三等奖、上海市医学会教育技术优秀成果科普视频一等奖等诸多荣誉。

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手术麻醉科

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手术麻醉科团队平均年龄33岁,承担着全院的手术麻醉、护理、围术期镇痛、重症监护与急救复苏等临床工作。团队每年完成手术麻醉近5万例、分娩镇痛1万余例,分娩镇痛率超过90%。团队坚持临床、科研和科普“三驾马车”齐头并进,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发表高水平论文40篇,主编专著2部,获得国家专利20余项,荣获“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团队有2人分别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和上海市“医苑新星”青年医学人才计划。青年成员们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发表科普论文、制作科普视频,多次获奖。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