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齐聚第七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召开,共话地球系统科学的未来发展
来源: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时间:2023-07-14 浏览:
7月5日至7日,为期3天的第七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在上海召开。本届会议在规模上再创新高,来自国内外260余家单位的2700余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齐聚上海松江,围绕78个精彩纷呈的专题,在主会场和16个分会场展开了火热的学术交流活动。本届会议以更加前沿的主题、更为丰富的信息量和更具新意的形式,迎接了来自海内外的华人学者,共话地球系统科学的未来发展。
会议由中国大洋发现计划(IODP-China)专家咨询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联合主办。
大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仲礼院士到会指导工作
大会预备会召开
为促进学科交叉、横跨圈层、穿越时空,推动海陆结合、古今结合、生命科学与地球科学结合以及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提供“陆地走向海洋、海洋结合陆地”的交流平台,本届会议围绕“宜居地球与生命演化”“深部过程与行星循环”“水循环的时空变化”“地球气候系统的碳循环”“碳中和与海洋负排放”“深海探测:资源与灾害”和“地球系统过程与演变”七大主题举办了一系列研讨会和专题活动。围绕上述主题,会议共安排852个口头报告、1036个展板报告(含学生展板报告564个),每天16个分会场同时开讲,充分开展学术交流,体现出高度的跨学科性,强调并着重讨论和交叉合作。
学生展板现场
李献华院士、张人禾院士、谢树成院士、王克林教授和朱茂炎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嫦娥五号月球样品揭示月球最年轻火山活动》《夏季青藏高原中东部表面感热通量对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的影响》《从生物碳泵的地史演化看微生物的地质作用》《俯冲带及其地震过程》和《现代地球—生命系统的崛起》的大会特邀报告。
本届会议在交流形式上不拘一格、不断创新,在延续“华夏山水的由来”科普专题的基础上,首次创设系列科普活动,包括“科研与科普”圆桌会、科普书展和科普馆企联展,为参会者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交流盛宴。具有品牌特色的“华夏山水的由来”科普专题由郭正堂院士召集并主持,汪品先院士、张培震院士等领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西湖掌故”“巍巍祁连,漫漫丝路”等主题,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由汪品先院士和周忠和院士策划的“科研与科普”圆桌会则为大众带来了一场关于科学家“该不该做科普”“怎么样做科普”的大讨论,现场收获满满。
“科研与科普:地球系统科学的启示”圆桌会
“华夏山水的由来”专题报告会
为举荐我国地球科学领域的优秀青年学者,本届会议继续设置“青年学者论坛”,邀请11位在地球科学学科交叉领域取得突出成果的优秀青年学者作大会报告。会议还举办了“优秀学生展板”评选活动,并给予30名优秀学生表彰和奖励。
青年学者论坛
“优秀学生展板”获奖学生
本届会议特设“地球系统战略研究”成果汇报会,围绕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和中国科学院地学部联合组织的“地球系统科学(能源、环境和气候)”项目展开,分为“重新认识海洋碳泵”“水循环及其轨道驱动”和“东亚-西太的海陆衔接”三大方向,共计10个专题,由汪品先院士领衔,郭正堂、徐义刚等多位院士和专家进行了成果汇报,力求指出当代学术前沿和中国实力优势的交汇点,并为抓住地球科学向系统科学转型的时机做出贡献。战略研究的成果《中国地球系统科学2035发展战略》将于近期出版问世。
主题为“后疫情时代的地球系统科学”的主题讨论是本届大会闭幕式的一大看点。翦知湣教授提出,中国必须抓住二十一世纪的良机,瞄准地球系统科学的核心问题,开展追踪过程、探索机理的更为深入的研究。会议分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杨阳,南京大学教授鹿化煜,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焦念志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汪品先院士进行主旨发言。
会议最后,汪品先院士提到,地球科学方向有望成为现代科学的下一个突破点,并激励大家:“真理只有一条,但通向真理的道路不止一条。希望大家能够齐心协力,共建地球系统科学的‘中国学派’!”(俞恂)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汪品先作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