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前沿成果如何向大众普及?他们在科学大会里谈科普

来源:党委宣传部、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时间:2023-07-06  浏览:

“好极了!我们今天是在科学大会里来谈科普!”7月5日下午两点,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作为主持人宣布“科研与科普:地球系统科学的启示”圆桌会正式开始。

此次圆桌会是当天开幕的第七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的重要科普活动之一,聚集了广大科研与科普工作者一道开展自由讨论,在横跨“天、地、生”的系统性科学视野下,探讨科研人员从事科普工作的意义和方式以及科研与科普之间的链接,分享他们在科研与科普融合中的宝贵经验和见解。圆桌会也邀请到了多家媒体和科普平台,交流在当前多学科交叉和创新性教育的新趋势下,科普的创新方向。

“做科普对做科研到底有没有帮助?”“究竟哪些人适合做科普?”“科研人员在不同职业阶段做科普有哪些不一样?”“一线科研人员如何平衡科研和科普的时间?”……圆桌会开始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作为召集人在视频中抛出了今天的讨论议题。他谈道,科普关系到国民科学素质的提升,科研人员是科普的第一发球员,做科普义不容辞。当前,科研人员做科普面临不愿、不屑、不敢、不擅长的“四不”窘境,组织科研与科普的研讨会,并不是简单地鼓动大家一股脑去做科普,更不是讲大道理,而是要从科研人员的角度理性讨论做科普与做科研的关系。

“科普承担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家故事的任务,做科普是科学家的一种责任。”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周浙昆结合创作科普博文《藏北最后的棕榈树》的经历,讲述了自己开展科研与科普的故事。他认为,做科普对科学研究、科学成果的传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它的基础还是科学研究。首先是科学研究要做得好,科普才能做得好,如果没有科研研究的发现,也就不能凭空创造出科普文章。

“科普不是简单的科学普及,它包含科学、教育、传播三个元素,处在三者的交接处,因此做科普要分层分级。”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刘青松认为,科普是一个成建制的活动,是一种成体系的认识,应该列为一种文化而非视为一种职业,如此才能做到大道至诚,将科学转化为一种思维方式。

“人要有科学素养,辨真伪明事理,是科普最大的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献华表示,做科普要注意主题和场景,从公众感兴趣的内容切入才能事半功倍,善于利用新兴传播媒介能够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谈及科学研究和科普工作的关系他表示,做科研的最终目的是让社会变得更好,而非追求论文发表数量,科普工作能够带来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社会影响。

“不同职业阶段做科普有不同的选择,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答案。”上海科普作家协会终身荣誉理事长、著名天文学家和科普作家卞毓麟建议,科研新人在学术积累的同时,也不妨在科普方面起步,不必拘泥于题材,可以从社会需求入手。成熟科研人做科普要带有更多的理性思考,有更多的人文和策略。顶尖科研人要做“元科普”,对本学科的前沿做一个清晰的阐释,对知识结构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对未来的发展做一个理性的展望。

什么样的科研人员适合做科普?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总编辑王世平认为,只要有科普意愿的科研工作者都可以做科普,表达能力出众的科研人员更适合做科普,院士、权威科学家、参与重大项目的科学家更有条件和责任、更应该做科普。

如何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的科普工作?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王小明认为,高水平的科普一定要有一流科学家的加盟,做科普要在科学中间加上文化的元素,使科学变得有温度、可接近。科普的根本是要大众化,要善于利用大众容易接受的新方式、新理念去做新科普。

不同传播平台对科普有何影响?哔哩哔哩知识内容增长合作负责人王欢认为,视频平台能够更好地发挥规模效应,扩大科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也拉近了科学家与大众的距离,埋下科学的种子。新华社上海分社高级记者张建松表示,记者代表了读者的眼光,新闻发生之际,就是科普最好之时。“科学家+记者”的科普模式,相较于科学家单打独斗,具有更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不同区域的科普水平、资源差异很大,希望能够向西部地区的孩子多倾斜。”“《远方的家》这样的科普节目促使我走上了科学的道路,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优秀的科普栏目。”“希望能够把科研前沿、一线的内容向大众普及。”……现场观众也深受启发,纷纷加入讨论当中,畅谈对未来科普的展望。

 

“科普已经成为世界科学的一个新动向。”汪品先院士在总结发言中讲道,地球系统科学是大幅度跨学科的,科学家本身需要跨学科交流,具有天然的科普需求;同时地球系统科学具有高度趣味性,更容易适应社会对科学的需求。他呼吁,要构筑汉语科普高地,要推进各种形式的教师研讨班和培训班,将地球系统科学提上教育教学研究的日程。

“耶!我成功啦!”深海园林展的休息区,两位小朋友正在扮演动物保护员,通过拼图建设国家公园,体验上海科技馆出品的《大熊猫国家公园》主题桌游;在深海明灯科普团队展台前,观众们聆听采自深海的鲸鱼行吟,驻足观看由声音文件聚合而成的动态粒子鲸鱼图像......

“科普新途径”馆企联展活动,是本次科普活动的另一大亮点。上海科技馆、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上海宽创国际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古动物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时空色彩(苏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深海明灯科普团队等多家单位团体,在报告厅内展示“深海园林”“演化中的生命·进化中的地球”“奋斗者”号深潜器等主题展,虚拟现实交互、数字影像处理、深海声音可视化等新兴技术成果。大会工作人员表示,通过馆企联展活动,将呈现当前新型媒体与科技助力之下的科普新途径,展现科学的魅力和科学在社会中的应用,激发科普工作兴趣,启迪科研前沿思考。

此外,大会上的“天地有生机”主题科普书展也广受欢迎。书展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领衔“新发现·科普出版联盟”组织开展,结合本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的主题,精选了一系列近年来出版的天文、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相关主题的优质科普书籍。诸多参展科普书籍获得过中国好书、文津图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权威奖项,或入围新发现·科普书单、世纪好书榜等权威榜单。

据悉,“地球系统科学大会”作为我国地球科学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综合性学术研讨会之一,由中国大洋发现计划(IODP-China)专家咨询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主办,汇集了全国最顶尖的地球科学工作者来讨论最前沿的研究进展,科学研究前沿成果的大众普及也是会议的重要板块。本届会议在“华夏山水的由来”经典科普专题外,首次创设系列科普活动,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新发现·科普出版联盟、上海科技馆等机构和单位共同组织,为参会者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交流盛宴。

(文字/樊宗鑫    图片/地球系统科学大会  视频/李华)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