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标兵⑦】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同济这支团队始终在路上

来源: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研工部、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时间:2023-02-16  浏览:

全国首个机场工程虚拟实验平台、全国首条F类机场跑道、全球首条智能跑道……硕果累累的背后都有同济这支团队提供的智力支撑。日前,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院长凌建明教授领衔的机场工程基础理论与智能建养团队,获评同济大学第二届“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标兵。

“现代交通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最为丰富的应用场景,早已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土木建造,它是高度数字化的基础设施,是深度智慧赋能的科学技术。”凌建明解读交通学科发展,“智能时代叠加交通强国战略,蕴含着无比广阔的就业机会和事业前景,亟需堪当大任的战略交通科技人才。”

开展立足国情、创新引领的科研攻关,成为行业领跑者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基础设施规模质量、技术装备、科技创新能力、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摹画了一幅中国交通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基于“引领国际一流水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行业科技进步”的发展定位,传承发扬“思行合一,交融成艺”的同济百年交通学科办学理念,团队师生开展了立足国情、创新引领的科研攻关,取得了卓越成绩,成为行业领跑者。

团队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防科技和军民融合项目、民航安全能力建设资金项目等科研任务280余项,发表SCI/EI论文500余篇,授权专利50余项、软著20余项,编写标准规范13部,出版专著和教材11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部级和军队科技奖励23项、行业协会科技奖励29项。

团队深耕机场工程领域近30年,面向新一代大飞机,系统开展了道面-道基结构体系非线性空间响应及其损伤效应的研究,建立了机场道面结构行为理论;提出了基于累计损伤原理、空间通行-覆盖理论、道基-道面协调变形控制的道面结构设计新方法;开发了道面性能评价与动态维护新技术,自主研发了我国第一个机场道面管理系统;提出了智慧飞行区及智能跑道的技术框架……相关成果被5部民用和军用机场规范采纳,在全国和海外的150多个机场应用,支撑了我国第一条F类机场跑道、第一个大型军用运输机场、第一条多次加铺跑道不停航改造工程和全球第一条智能跑道的建设,实现了我国机场工程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发展。 

为学子提供契合交通强国战略和智能时代需求的培养方案和平台

“新时代机场工程人才培养对家国情怀、创新思维、系统观念等课程思政元素有着天然的需求,如何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承载的隐形思政功能?”这个问题萦绕在凌建明的心头。

近年来,他带领团队着力开展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和教学育人模式改革,为学子提供契合交通强国战略和智能时代需求的培养方案和平台。

秉持“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并行、基础知识与工程案例并重”的教学思路,凌建明团队引导学生从国家发展和行业进步的视角思考学习重点,在区域经济和综合交通的大系统中思考机场工程专业问题。结合行业发展和研究进展,凌建明动态更新教学内容和案例库,在新时代“大国工程”案例教学中提炼中国智慧。学生纷纷表示:“不仅收获了满满的干货,更树立了投身交通强国建设的信心。”

凌建明教授录制在线精品课程

团队建立了“专业课程+实践平台+大师讲坛”的多平台育人模式。互动式专业课程上,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提挈专业知识,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沉浸式实践教学上,开发了全国首个机场工程虚拟实验平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案例式大师讲坛上,邀请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党委书记朱永灵校友,讲重大工程中的中国智慧。

团队打造了课程思政的同济样本:凌建明牵头成立了国内首个交通学科思政教育研究中心,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入选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领航计划,团队骨干赵鸿铎教授主持编写了全国首部针对专业门类的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交通运输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形成示范效应。

团队导师实施崇尚科学、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理念,高质量履行新时代大学生教学和研究生培养职责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导师们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中国交通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同济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同济大学师德师风优秀教师、同济大学“名课优师”等荣誉。

营造勠力同心、和衷共济的团队文化氛围 

“从满怀期待到逐渐融入团队,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非常庆幸能加入这样一个高水平的平台。”硕士研究生侯天新说。

“团队老师在追求卓越、科研报国方面为我们作出了表率。正是因为老师们的全方位提携,我们才能行稳致远。”博士生王增逸说。

组会上,交流近期学业收获时,学生们普遍感到“思考的乐趣与突破的喜悦”。

团队现有导师11名、博士生40名、硕士生36名,考虑到团队研究方向广、科研项目多、成员数量大,团队构建了规范的管理制度,涵盖工作导则、例会制度等,指导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实习等方方面面。

以例会制度为例,团队大组会每两周一次,导师小组会每周即时举行。大组会一般安排项目专题研讨、学术成果分享、文献综述汇报等,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可以碰撞出学科交叉的火花。小组会则侧重解决学生的个性化难题,指导学生的研究进展。

团队营造了勠力同心、和衷共济的文化氛围。团队研究生组成的党支部持续推进“助学·筑梦·铸人”尖子生助学圆梦计划,开展“点对点”教育资金筹集和“多对多”线上授课助学,覆盖福建省松溪县1200余名贫困学生,帮扶班级升学率提高50%,支部入选上海高校“百个学生样板党支部”。

在导师们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培养下,团队学子成绩喜人:近3年来,团队研究生发表SCI/EI论文70余篇,受邀国际学术会议报告30余次,授权专利20余项、申请40余项,获得校级以上荣誉奖项80余人次,包括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国家奖学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等。

团队支持研究生面向社会需求和行业痛点,投身创新创业实践,推动成果转化应用。近3年来,团队研究生获得创新创业比赛奖项40余人次。

在赵鸿铎教授指导下,学生创新创业项目“Ultra Road:车路交互状态集成感知模块”在上海申嘉湖高速、上海龙华机场等地试点应用,并获得中国“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和上海市金奖。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水灵感:路表湿滑状态智能监测专家”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等多处开展科研应用,并在新加坡实里达机场实现了全球首次商业应用,获得“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中国创翼”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市二等奖等奖项,并入驻创业谷。

省人大代表、“双一流”高校教授、部委科研院主任、企业高管……20余年来,69名博士、176名硕士从这里出发,成长为“德才兼备、堪当大任”的行业骨干和国家栋梁,他们在交通强国建设征程中建功立业。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