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陈强:高校有组织科研须解决好三个问题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2-09-15  浏览: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的“一强化、两加快、两提升、四推进”重点举措。一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二是加快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重大突破。三是加快国家战略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四是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五是提升区域高校协同创新能力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六是推进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七是推进科教融合、产教协同培育高质量创新人才。八是推进高水平国际合作。九是推进科研评价机制改革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的目的非常明确,即集中高校优势科研力量,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关键领域的重大突破。这对当前的高校科研组织体系提出一系列新的挑战,对于教师个体的任务结构也将产生一定的冲击。任务艰巨,时间紧迫,需要统筹考虑,多方联动,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如何决定有组织科研的方向和重点领域?即有组织科研的决策机制问题。在国家层面,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方向选择由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决策机制保障实现;在产业和区域层面,需求主要由相关部委和地方的决策机制予以响应。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决策机制则应充分考虑高校的自身特点,一方面要着眼于当下,发挥转承启合的作用,将国家战略意图,以及产业和区域发展的现实需求与高校的资源和能力基础对接起来,明确任务定位,并据此引导和归化科研团队及教师个体的科研行为;另一方面要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瞄准世界科学前沿,探索国家可能有需求、市场可能有机会、自身有一定基础条件的新兴领域,进行科研力量的前瞻性部署和研发能力的战略性储备,谋求未来发展空间。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决策机制既要充分发挥校内高层次人才和学术骨干的作用,也要汲取国内外相关学科领域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企业技术带头人,以及科技智库的智慧。既要考虑有组织科研的方向选择、制度保障和资源统筹,也要加强与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发展、队伍建设等重要决策过程的互动。

第二,如何有效地开展有组织科研?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组织形式;资源配置和条件保障。目前,高校的科研组织形式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依托学术机构或研究基地,譬如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面向特定领域进行持续稳定有特色的科学研究。一般情况下,机构或基地的等级越高,各方面的保障就越有力,获取内外部资源的能力就越强,科研组织的建制化程度就越高,越有条件开展有组织科研;二是高层次人才、知名教授引领的学术梯队模式,大多承担有重大科研项目,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科研团队(其中一些优秀团队已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等计划),有组织科研的特征也比较明显;三是担任行政职务的领导身体力行,牵头组建学术团队,开展与所在学科发展方向相关的研究。依托行政权力和资源,该模式也有利于开展有组织科研;四是最常见的“教师+学生”的课题组模式,由一位或几位老师带领研究生(有的也有本科生)团队开展研究,或依托课题,或自由探索,虽然建制化程度不高,但比较有活力。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可以超越以上模式,进行组织方式的创新,但也要注意发挥以上科研组织形式的优势,优化其结构,激发其潜能。在资源配置和条件保障方面,大多数高校都存在能够用于有组织科研的资源有限、保障乏力等问题。譬如,高校科研经费规模虽然少则数千万,多则上百亿。但从经费来源结构看,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或是纵向,来自各级政府部门,或是横向,主要是来自企业及院所的需求,通常以“四技”(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的形式体现。纵向和横向科研经费都有明确的任务、成果和进度约定,是高校教师任务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高校来自于社会捐赠,没有明确用途指向,并且可用于自主科研的经费也不多。因此,高校除了学科建设经费和中央高校科研基本业务费等之外,可以自主调度使用的经费十分有限。这就意味着高校目前在科研组织方面仍处于相对被动的境地,可以自主发挥的空间并不大。另外,有组织科研需要依托实验设施、仪器设备等资源,囿于目前的学科和学院管理体制,这些资源的共享程度并不高,甚至相互之间还不清楚有哪些资源可以共享,重复投入和低效使用的情况也或多或少存在。从客观上看,有组织科研在对这些资源的统筹使用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创造了整合的契机。

第三,如何调动有组织科研参与者的积极性?即评价和考核机制调整问题。高校教师个体的科研行为深受评价和考核指挥棒的影响。目前,从教师个体的任务结构看,教书育人是其首要任务,科学研究的压力也很大,一些教研兼优的教师工作任务处于饱和状态,其实并无太多时间和精力,可以兼顾更多。因此,科研评价和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许多高校当下的科研评价和考核机制对于有组织科研的界面并不友好。首先是“导向虚化”,有组织科研要求对焦国家战略需求,并指向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高质量发展,但是,这些理念层面的概念较为抽象,对于高校而言,很可能出现理解上不充分不准确、行动上难以落实的情况。其次,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主要关注学科发展指标,虽然也体现了以上需求。但到了操作层面,这些导向很有可能被虚化。因此,需要在评价和考核中将这些导向尽可能地具象化,除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相应的指标之外,着重需要考虑如何健全相关机制的问题。最后是“首位偏好”问题,在科研评价和考核中,项目强调“首席”,课题要求是“主持人”,论文必须是“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获奖要求“第一完成人”。其他科研合作者做出的贡献则被低估甚至忽略。如果人人都殚精竭虑,去争“头把交椅”,那么有组织科研可能就无从谈起了。另外,“领域锁定”问题也需要考虑,当前的评价体系往往要求科研成果与研究者所属学科领域的相关性,以体现专业深度。有组织科研主张跨学科地整合力量,科研活动及其成果通常具有交叉学科特征,简单运用分类评价模式很可能会力不从心。评价和考核机制关系到有组织科研参与者的获得感和积极性,应当通过科学论证,设计调整方案。

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事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前面临诸多挑战。但只要真正做到决策高效,组织到位,保障充分,引导有力,就一定可以行稳致远。

(作者系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