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皮肤病医院李斌教授团队在糖尿病皮肤溃疡治疗方面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来源:医学院
时间:2022-08-30 浏览:
近日,同济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院长李斌教授团队以“Patient-driven discovery of CCN1 to rescue cutaneous wound healing in diabetes via the intracellular EIF3A/CCN1/ATG7 signaling by nanoparticle-enabled delivery”为题,在生物医学领域权威期刊Biomaterials(中科院一区)发表论文。
该团队基于临床数据发现糖尿病溃疡患者皮损CCN1表达缺陷,应用纳米包载增强糖尿病溃疡病理模式下CCN1蛋白稳定性,可显著促进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并首次提出纳米制剂触发蛋白细胞内新机制的潜力。这是李斌教授课题组继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2021, 2022)、Composites Part B:Engineering(2022)的又一篇高水平论著。
糖尿病溃疡(diabetic ulcer, DU)已成为日益严峻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严重者可导致截肢,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式。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与临床样本验证,李斌课题组发现糖尿病溃疡患者皮损中CCN1处于差异基因的核心节点且表达降低,提示了外源性CCN1蛋白的愈创潜能。由于CCN1蛋白在富含蛋白酶的糖尿病创面环境下易降解,课题组制备了CCN1的纳米制剂:应用与CCN1通过化学键结合的苯硼酸/原儿茶醛(PBA/PC)及具有静电相互作用的聚乙烯亚胺(PEI)两个模块构成,在提升CCN1稳定性的同时,促进了蛋白的细胞内递送。与传统CCN1作为细胞外基质蛋白结合整合素受体发挥效应途径不同,基于纳米递送的胞内CCN1展示了更优的抗炎与促增殖/迁移活性,机理上胞内CCN1与EIF3A互作,并下调ATG7表达。体内/外实验证实,CCN1纳米制剂有效促进糖尿病溃疡动物模型上皮化愈合,改善炎症指标,促进细胞增殖/迁移,且优于阳性对照药物rb-bFGF/bFGF,为慢性皮肤溃疡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新治疗策略。
该项研究通过临床视角筛选作用靶点,并首次提出纳米材料不仅可作为药物递送载体,还能触发新的分子作用机制。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biomaterials.2022.121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