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那一盏灯火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1-06-29  浏览:

 

同济大学原创话剧《铸诗成剑》首演圆满落下帷幕。我仿佛穿透历史的浓雾,与殷夫烈士在同一时空相遇。他就鲜活地出现在我们面前,铸诗成剑,刺向那个黯淡的昏夜。

去年暑期,有幸作为同济大学“殷夫班”的一员前往浙江象山,参与了探访殷夫校友的活动。探访之前,阅读了一些殷夫的诗作,前期的《孩儿塔》中充满静穆幽寂甚至是绝望,后期的左联诗歌读来却令人振奋激昂,为何前后差距如此之大?这些诗作何以被鲁迅先生称为“东方的微光”?殷夫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踏上前往象山的火车,我尝试找寻问题的答案。

在象山大徐村的殷夫故居,讲解员指着窗边一张小方桌说道,这便是殷夫小时候读书的书桌。我凑近了些,盯着涂漆斑驳的桌面出了神。窗外的山林被大雨从油绿慢慢染为黛青,不一会儿,整个天地便就如死寂一般的黑了。桌角燃着的煤油灯火,将木屋里的黑暗从一张书桌上慢慢化开。昏红的火光外延,从丹城高小放假回家的殷夫躬坐在书桌旁,目光却一直定格在桌上的那本杂志上,这是从国文老师那借来的《新青年》。

在自编诗集《孩儿塔》的序言中,殷夫对自己进行了坦白的剖析,“我的生命,和许多这时代中的智识者一样,是一个矛盾和交战的过程”。在昏暗幽寂的时代,年少的他也有着踟躇甚至惊恐,仿佛于无尽的暗夜中突然听到远方的孩儿塔方向传来几声森森的拗哭。但和当时许多仁人志士一样,殷夫也一直在找寻驱散时代晦暗的方法。

1924年,14岁的殷夫创作了《放脚时代的足印》等8首诗,开始了自己的诗歌创作历程。他的诗,不同于当时新文学氛围中兴起的人道主义式的悲悯情怀,总是将自己与底层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鲁迅先生所描绘的“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子里,殷夫选择燃起一盏“人的文学”的灯火,用跳动着韵脚的火光,为沉睡着的劳苦大众驱散一些昏沉,照亮一条追寻光明、美好、自由的路径。在这火光里,有着对故乡、亲友煦风暖阳般的倾诉和真挚的爱,有着对高洁人格的礼赞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有着对爱情美好的吟诵和抒唱,也有着对于黑暗的揭示和控诉。他畅想着,越来越多的同胞燃起愤怒的火炬,手牵着手、肩并着肩,煽起世界大同的大火。

在秉灯前行的路途上,他会为寻到有着相同志向的同伴而欣喜。19279月,殷夫考入同济大学德文补习科。到同济大学入学后,殷夫结识了志趣相投、理想一致的挚友陈元达,二人一边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一起探讨时局,交流甚欢。然而,时代的疾风骤雨却总是不期而至,摇曳着那盏灯火的火苗。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殷夫第一次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写了一首512行的长诗《在死神未到之前》。17岁的他面对死亡的临近,深情诉说着对于母亲和挚友的思念,但对于革命,他却仍表达着振奋和坚定的决心,“你们踏着我们的血,骨,头颅/你们要努力地参加这次战争!”。19285月,党组织委派一位年轻同志与殷夫联系,殷夫感到无比激动,事后怀着崇敬创作了《我们初次相见》,诗中写道,“你是一个英勇的灵魂/奋斗的情绪刻在你的眉心”。他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19288月、19297月,他又两次被捕入狱,恫吓和酷刑并没有使他屈服,反而让他对自己的政治理想愈发坚定起来,所创作的诗歌《地心》《五一歌》等在思想性和文学性上都愈发成熟。他躬着身子,在狂暴的雨点中用胸膛护住奄奄一息的火种,式微的火光映着他稚嫩的脸廓,挂着雨帘的眼睛里有着坚毅的光亮。

但这场雨,是在别处也下着的。殷夫的哥哥徐培根,是国民党的高级军官,殷夫多次入狱均是靠哥哥的关系得以保全。然而慈爱的、诚恳的至亲兄弟,却是隶属于剥削、吃人的阶级,他不得不与之告别。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两周年之际,殷夫写下《别了,哥哥》一诗,毅然与大哥决裂:“别了,哥哥,别了/以后各走前途”。他毅然握紧了怀里的那盏灯火,转身走向满是危崖荆棘的远途。

然而,终究那盏灯火还是慢慢熄灭了。193127日,殷夫、柔石、胡也频、冯铿、李求实五名“左联”作家,与林育南等其他革命同志共24人,被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的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附近的荒野里,殷夫牺牲时不足21岁。鲁迅先生闻讯后写下了一首七律,以寄托哀思。

探访结束的那天下午,我们乘坐中巴离开象山。车子行驶到象山港大桥上时,窗外灰蒙的乌云慢慢散去,海平线上的夕阳从云后逐渐显现,散出酒红色的令人沉醉的霞光。

在海平线的另一端,我仿佛看到了,一双有力的手挽起了倒下身子的殷夫烈士。在他身后,人人手中都捧着一盏赤红的灯火,如燎原的星火一般。不远处,一轮朝日正喷薄欲出。

吾辈生逢盛世,亦当如殷夫烈士一般,心怀国之大者,发出青春的光和热,以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报效祖国!

(作者侯冰晨系我校第三届殷夫班学员、法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