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召开科研工作大会,为“十四五”科研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0-12-25 浏览:
12月25日,同济大学召开科研工作大会,回顾总结“十三五”科研工作成果经验,谋划部署“十四五”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校领导方守恩、陈杰、吴志强、吴广明、顾祥林、方平、雷星晖,姚熹院士、吕西林院士等出席,郭重庆院士、项海帆院士线上参会,大会由副校长吕培明主持。
校长陈杰在讲话中表示,回顾“十三五”,我校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学校科研队伍水平整体提升,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科研成果质量持续提升,科研竞争能力显著增强,社会服务和成果转化实现新发展,科教融合和科研育人实效喜人。展望“十四五”,面对新时代和新要求,同济大学责无旁贷,要努力成为国家重大战略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冲锋队,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和长三角区域发展的排头兵。
陈杰指出,推动学校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要聚焦三个关键要素:一是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要甘坐冷板凳,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自由探索、厚积薄发,勇闯创新“无人区”,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二是进一步加强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科技创新。要鼓励与推进各学科与同济优势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在优势工科、厚重理科、精品文科、特色医科的基础上,推动以“人工智能+”为主要特征的学科交叉,为传统学科赋能,实现学科跨越式发展。三是进一步加强有组织科研。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依托各大科研基地平台,进行有组织的科研和集中攻关,以“聚集大团队、构建大平台、承担大任务、催生大成果”为导向,全面提升学校的科技攻关能力。
陈杰表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围绕一个目标、弘扬一种精神、坚持一个导向、建好一支队伍,即围绕“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这一目标,大力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主要内涵的科学家精神,坚持以“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建设好一支精核心、强外围,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影响力的科研队伍。希望全校上下,营造崇尚科学、探究真理、只争朝夕、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围,树立高尚的价值取向,鼓舞和激励同济人争做前沿未知的探索者、科学高峰的攀登者、重大成果的创造者、科教育人的领路者。
吕培明主持大会
会上,一批在“十三五”科研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获表彰。土木工程学院等11个学院获“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单位)”称号;“欧洲思想文化研究”团队等12个团队获“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团队)”称号;万小平等77人获“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称号;马杰等13人获“科研管理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校领导为获奖者颁奖。
副校长顾祥林作了题为《前瞻布局 深化改革 推动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他对“十三五”学校科研工作进行了总结,剖析了当前科研工作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十四五”科研工作的发展目标与指导思想,介绍了推动“十四五”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和八大关键举措。面向“十四五”,学校将坚持“四个面向”,以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以一流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八大举措分别涵盖基础研究能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提升、集成创新能力提升、科研基地平台建设、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学术影响力提升及科研体制机制改革8个方面。
校长助理、科研管理部部长童小华介绍了学校科研政策体系完善及科研相关政策的制订、修订情况。这项工作旨在面向新发展阶段,探索科技新机制,支持科研高质量发展,从而基本形成“服务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尊重科学研究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质量”的科研管理制度体系。
数学科学学院院长许学军、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陈虹、医学院副院长王平和外国语学院院长吴赟分别作了大会交流发言,介绍了各自学院“十三五”科研工作推进情况及所取得的成效。
当天下午,与会教师分为6个小组开展了分组讨论,议题涵盖科研布局与能力提升、科研组织与平台支撑、科研转型与交叉共融、科研绩效与评价体系、社会服务与转移转化、学术影响与科研诚信、哲学社会科学与智库等。陈杰、吴广明、顾祥林等校领导参加了部分小组的讨论。羊亚平、戴晓虎、凌建明、刘日明、王奕俊、高绍荣分别代表6个小组介绍了讨论的情况。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和附属单位党委书记、院长、科研负责人、科研秘书,科研基地平台负责人,校地研究院负责人,教师代表,专职科研人员代表,博士后研究人员及研究生代表等近400人在四平路校区一·二九礼堂参会,学校流媒体还对大会进行了同步直播。
当天,《同济大学“十三五”科研成果展》还在会场展出。
26日上午,科研工作大会将继续进行。(文/艾娇 图/江平、周游 视频/李华、武毅翔、宋宇星、陈沈宇)
相关链接:
《推进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让学术之光照亮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同济大学“十三五”科研工作回眸》
//m.antoinernb.com/info/1003/761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