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三全育人”进行时⑭ ∣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坚守初心育人才,勇担使命建一流

来源: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时间:2020-12-18  浏览:

作为我校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不忘师者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宗旨,充分发挥一流特色物理学科优势,以课程思政改革示范工程建设为抓手,重点推进涵盖专业物理和工科物理、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的思政化课程网络建设。学院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校史、院系史、学科史、专业史中挖掘提炼育人元素,着力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以党建为引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学院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为契机,不断深化基层党建内涵,把党建工作贯穿学科建设、教书育人全过程。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学院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履行主体责任,对标从严要求,将党建工作与学院事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全面加强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先后组织召开14次领导班子或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讨论,专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等内容,并结合学院实际工作、面向国家未来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秉承“科学前沿有声音,国家战略有作为,人才培养有成效,社会服务有支撑”的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 “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国际视野、社会责任”综合特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社会栋梁和专业精英。

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树己。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全员育人格局。建立考核评价、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管理制度,将导师立德树人评价考核结果作为主要依据,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建设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业务素质精湛的导师队伍。在此基础上,学院全面实施本科、硕士、博士各阶段导师制,导师在思想引领、学术指导、职业与人生规划等各方面给予学生全面指导,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而行,构筑学科特色全员育人培养体系。自2018年起,学院每年开展“师德师风标兵”评选活动,候选人涵盖专任教师、思政教师、管理工作者、教辅人员等,获评“师德师风标兵”的教职工涵盖老中青各年龄段,形成了广大教职工向“师德师风标兵”学习的良好风尚。  

打造特色党支部,以党建带团建。扎实的党建工作为学院扎根中国大地建学科、育人才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创新党支部建设机制,将导师、学生以课题组为单位组建党支部,形成师生共建党支部的新模式。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学院领导带头,在支部内轮流开展学习教育10余次,增强教师党员在支部发展中的思想引领、示范带头和育人作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建设期间,学院申报获批学生党支部“对标争先”建设项目15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优秀项目5项,获得学校资助9项。第四党支部荣获2020年同济大学学生党支部“对标争先”建设示范项目。从党支部向全院师生辐射,主动联系组内群众,激发师生入党积极性,1名国家杰青教师申请入党,1名党员和1名入党积极分子入选国家“青年拔尖”计划,学生提交入党申请人数也大幅提升。在党建引领下,以党建带团建,党员带领团员青年、入党积极分子参与部分党支部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等活动,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保证青年大学生政治立场不动摇。学生们纷纷表示,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者,应当树鸿志、攀高峰、练本领、勇担当,让理想信念在矢志奋斗中升华!

 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创新人才培养新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维要新,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总遵循。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结合学科专业特色,以“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作为切入点,助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学院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构建起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综合素养课程为支撑、专业教育课程为辐射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加强学生品德修养,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

作为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核准和教案评价的重要内容,学院将课程思政建设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具体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等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创新实践、毕业论文各环节。重点建设面向全校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旨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同时,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在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方面,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自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以来,学院承担上海市和学校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多项:完成同济大学2018年“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格物修身—物理专业课程链课程思政建设试点、2019年“同济大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应用物理示范专业课程链的实践探索;开展同济大学2019年“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重点示范课程——光学实验建设、2020年“同济大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立项建设项目——《电动力学》课程思政建设、物理实验室课程思政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获批立项建设2020年同济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物理学前沿等等。学院导师团队还定期开展关于“课程思政建设”座谈交流。通过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和教学实践,学院逐步探索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渗透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形成各类各门课程协同育人格局。

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学院多次举办学术活动,鼓励青年学生开拓学术视野,形成开放竞争、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合作氛围,促进不同专业、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交流互动。2019-2020年,学院先后举办了上海市物理学科青年创新论坛、物理学院研究生年会、博思论坛、学业发展和人生规划报告会等活动,邀请专业教师讲授前沿热点、优秀研究生代表作学术报告,举办学术分享沙龙,开放学院各课题组实验室,进行科普讲座并展出优秀墙报,构建物理学院独树一帜的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由博士研究生牵头,硕士生、本科生积极参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型学术交流盛典。

通过开展系列学术活动,切实提升了学生的科研热情和创新能力。2019年,在导师指导下,学院优秀研究生代表参加国际学术论坛和挑战杯、上创、国创等竞赛,成绩突出:4名本科生分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一、二、三等奖;在2019年挑战杯赛事中,获上海市三等奖1项,校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钛石科技——建设光电功能晶体材料的孵化与中试基地”项目荣获全国赛银奖、上海市金奖。

学业是学生的本职要务,学习质量的高低与个人长远发展,乃至国家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面向学院全体本科生和新生院国豪学堂2020级本科生新生,物理学院组建优秀学生库,助力学生发展。学院朋辈小导师对学生的课程任务和课后作业进行指导,并针对专业课程中不易理解的内容进行答疑。国豪学堂优秀学长组定期开展经验分享座谈、科普讲座、学业发展和人生规划报告会,在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学术氛围,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院领导带头进驻学生社区,开展驻楼导师活动,进一步推动学科、课堂、教师等各类育人资源向学生社区延伸。活动主要面向济勤学堂、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同德学堂本科生,侧重讲授物理学科通识知识,着力打破现有院系间壁垒,拓宽学生视野、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将知识体系教育与思政教育综合引入社区讲堂,在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端正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切实将育人力量和育人资源有机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第一线。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建立了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机制,完善与课程思政建设要求相匹配的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全院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课程育人实效,将课程思政建设全面融入学院现代治理体系,课程思政理念深入人心,培养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之才,为建设一流特色物理学科、为同济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