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公布,我校54门课程上榜
    
            
            
    
    来源:本科生院
      时间:2020-12-01  浏览: 
    
                 
   
    
11月30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公布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认定5118门课程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含原2017年、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其中线上一流课程1875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728门、线下一流课程1463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868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84门。我校《基础工程设计原理》《建筑评论》《创业修炼》等54门课程榜上有名,其中包括27门线上一流课程、17门线下一流课程、2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7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和1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一流本科课程数量在全国高校位列第11。
本科生院院长黄一如教授表示,课程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必须把教学改革成果落实到课程建设上,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黄一如介绍说,本科生院对标教育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要求,结合同济大学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2020-2022年同济大学一流本科课程体系建设规划”,拟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共建设700门同济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其中,线上一流课程200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00门、线下一流课程100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00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00门。计划分类分层实施、分步推进,逐步构建具有同济特色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融入学校一流本科建设整体规划,持续冲击国家级和上海市级各类课程申报。

在改革举措方面,学校将推进以“厚基础、宽口径、多学科交叉”为特色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课程体系重构,逐步打造“线上线下+交叉自主”的“微专业+辅修专业/辅修学位”进阶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课程质量为中心的教师评价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将更加注重具有现代教学观的师资队伍的培养,与行业优质企业建立广泛合作联盟,同时以课程建设为主体、以智慧教室改造为依托,从软硬件及相关配套政策上进行支持、引导,使校内更多教师主动参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进一步提升校内教学创新氛围与教育教学质量,逐步建成基于同济特色、较为完善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洪蕾洁)
 
附:同济大学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
 
  
   
    序号  | 
    申报学院  | 
    课程名称  | 
    课程负责人  | 
    课程类型  | 
   
   
    1  | 
    土木工程学院  | 
    基础工程设计原理  | 
    李镜培  | 
    线上一流课程  | 
   
   
    2  | 
    土木工程学院  |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 
    顾祥林  | 
   
   
    3  | 
    土木工程学院  | 
    钢结构基本原理  | 
    赵宪忠  | 
   
   
    4  | 
    土木工程学院  | 
    结构概念分析与ANSYS程序实现  | 
    郭小农  | 
   
   
    5  |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电动力学  | 
    谢双媛  | 
   
   
    6  | 
    医学院  | 
    生物化学  | 
    吕立夏  | 
   
   
    7  | 
    医学院  | 
    产科学  | 
    段涛  | 
   
   
    8  | 
    数学科学学院  | 
    高等数学  | 
    李少华  | 
    2017年本科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线上一流课程)  | 
   
   
    9  | 
    数学科学学院  | 
    线性代数  | 
    靳全勤  | 
   
   
    10  |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大学物理(系列)课程  | 
    顾牡、倪忠强、吴天刚、刘海兰、武荷岚  | 
   
   
    11  |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 
    珠宝鉴赏  | 
    廖宗廷  | 
   
   
    12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杨志强  | 
   
   
    13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Visual Basic.NET程序设计  | 
    龚沛曾  | 
   
   
    14  | 
    土木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施工基本原理  | 
    徐伟  | 
   
   
    15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建筑评论  | 
    郑时龄  | 
   
   
    16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理  | 
    刘滨谊  | 
   
   
    17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城市总体规划  | 
    彭震伟  | 
   
   
    18  | 
    医学院  | 
    外科手术技能教学  | 
    房林  | 
   
   
    19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工程项目管理  | 
    丁士昭  | 
   
   
    20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  | 
    李占才  | 
   
   
    21  | 
    数学科学学院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花虹  | 
    2018年本科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线上一流课程)  | 
   
   
    22  |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普通物理  | 
    王祖源、宋志怀  | 
   
   
    23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电工学  | 
    顾榕  | 
   
   
    24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Visual Basic6.0程序设计  | 
    龚沛曾、杨志强  | 
   
   
    25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 
    李湘梅  | 
   
   
    26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风景园林景观规划原理  | 
    刘滨谊  | 
   
   
    27  | 
    医学院  | 
    灾难逃生与自救  | 
    刘中民  | 
   
   
    28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虚拟仿真综合实验  | 
    刘佳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 
   
   
    29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传统木构认知与建造  | 
    常青  | 
   
   
    30  | 
    设计创意学院  | 
    镜头语言虚拟实验  | 
    柳喆俊  | 
   
   
    31  | 
    土木工程学院  | 
    岩石隧道防火体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  | 
    李晓军  | 
   
   
    32  | 
    艺术与传媒学院  | 
    城市风险突发事件新闻全景报道虚拟仿真实验  | 
    王建民  | 
   
   
    33  |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 
    道路虚拟施工教学实验  | 
    杨轸  | 
    2018年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 
   
   
    34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挥发性有机物(VOCs)净化及资源化工艺虚拟仿真综合实验  | 
    刘涛  | 
   
   
    35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人工智能原理  | 
    苗夺谦  | 
    线下一流课程  | 
   
   
    36  |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 
    海洋地质学  | 
    杨守业  | 
   
   
    37  | 
    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  | 
    航空概论  | 
    沈海军  | 
   
   
    38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水污染控制工程  | 
    徐竟成、杨殿海  | 
   
   
    39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 
    何品晶  | 
   
   
    40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建筑评论  | 
    郑时龄、章明  | 
   
   
    41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可持续智能城镇化  | 
    吴志强  | 
   
   
    42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乡村规划设计  | 
    张尚武  | 
   
   
    43  |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 
    交通管理与控制  | 
    吴兵  | 
   
   
    44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货币金融学  | 
    阮青松、郭英  | 
   
   
    45  | 
    口腔医学院  | 
    口腔颌面外科学  | 
    王佐林  | 
   
   
    46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徐蓉  | 
   
   
    47  | 
    土木工程学院  | 
    荷载与结构设计原则  | 
    李国强、孙飞飞  | 
   
   
    48  | 
    土木工程学院  | 
    桥梁工程  | 
    石雪飞  | 
   
   
    49  | 
    土木工程学院  | 
    建筑结构抗震  | 
    熊海贝  | 
   
   
    50  |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普通物理  | 
    顾牡、吴天刚  | 
   
   
    51  | 
    艺术与传媒学院  | 
    纪实节目创作  | 
    王冬冬  | 
   
   
    52  | 
    数学科学学院  | 
    高等数学  | 
    周朝晖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53  | 
    数学科学学院  | 
    线性代数  | 
    张莉、靳全勤  | 
   
   
    54  | 
    创新创业学院  | 
    创业修炼  | 
    殷俊锋  |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