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永安之心,一方百姓的精神家园——亲历永安上村村民议事中心设计及建造过程

来源:袁烽 高伟哲   时间:2020-10-20  浏览:

造屋记

同济大学捐造永安上村村民议事中心,在狭路陡坎的永安上村营建一处聚会、议事、仪式之用的集体活动空间与精神记忆家园。

依山望远,躬身藏势,轻起重落,内聚豁达。承远古文脉,醒当代精神。漂浮长廊跌宕有形,取其光华气象,廊下围树议事可闲聊,成和雅生活之景。形成内部会议、议事、檐下展廊、村民公厕、基层党建等功能。今乡村微营建,求公共生活大空间。

屋顶围合下探以聚人气,环抱心形,名曰“永安之心”。方正圆融可达同心同德,同舟共济!以此共鉴同济大学在云南省云龙县八年帮扶历程。

是以为记。

二零二零年九月

 

刚刚竣工的永安上村村民议事中心    

永安营造,现场踏勘

诺邓镇永安村地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县城北部,是全县深度贫困村之一。该村距县城约12公里,全村国土面积35.74平方公里,下辖21个村民小组,共8502291人。截至2018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128517人。自2018年起,同济大学选择永安村作为帮扶示范村,以“规划引领、精准扶贫”为指导方针,并结合乡村振兴新形势的要求,从道路交通完善、村庄环境整治、农村社区建设、村庄产业提升等各方面入手,构建了全面的精准帮扶体系,并形成了永安村扶贫示范点系列项目库。

由于地处偏僻山地,村民非常看重可以提供活动的公共空间,大到婚丧嫁娶,小到日常闲聊活动,都需要相对开敞的室内外公共空间。从现状来看,永安村能够提供村民议事等综合活动场所甚少,全村只有永安下村一个村民议事活动场所,上下村海拔落差近百米,上下活动非常不便。经过与时任的村第一书记刘一呈的深入交流,大家一致认为,作为公共空间系列示范项目中的重要环节,营造上村村民议事点并率先开展建设工程非常迫切且及时。

在刘一呈的陪同下,我们循着上山的小径一路行进,红砂岩垒砌出来的挡土墙别有味道,各式夯土民墙印记了村子的历史。

大约半个小时的步程,我们到达了上村村寨,村民议事点基地位于永安村上村村寨东北侧仅有的一块不大的台地上,四周群山环绕,北侧背靠呈阶梯状的山体,阶梯上现留有几棵大树以及一方老墓。基地的形状大致呈矩形,东西方向长约30米、南北方向约20米,台地与道路整体高差近1.5米,这里原是村民用来堆放干草柴垛的开敞平台,已荒废多年。平台正对着一个山口,极目远眺,层峦尽染,令人神清气爽。脚下正对着场地呈现“C”形的村舍院落掩映在青黛的山色之间,袅袅的炊烟缓缓升起,间或传来一两声鸡鸣狗吠,慨叹真是一处安宁而恬静的世外桃源。

生于自然,融入自然

回城路上,对议事点的设计思路逐渐明晰起来。基地与其周边的可贵之处是它们给人带来的平静感觉,这份恬静源自传统乡土文明生活本身的逻辑:适宜的尺度、亲切的材料、简单而温煦的栖居之所。在这些基本逻辑之下,当地人需要的是一座真正从场地内生长而出的房子,给当地村民提供以真实的身心庇护。同时,这座房子更应该生于自然而融入自然,与具有支配地位的自然微妙地对峙着,同时又和它紧密依存。议事点的介入应该尽量维持乡村的安定和静谧,建筑意象更是希望能够接近村民的日常经验,与基地周围的空间关系取得某种联系,让他们不至于感到过分陌生。

于是,我们对正对基地的半围合院落空间进行抽象的提取,取其具有环抱姿态的半围合的院落作为我们设计出发的空间原型。为了在面积有限的土地上开拓更多的可使用空间,我们用几近占满场地的方形轮廓界定了建筑的初始外围边界;院落的内轮廓则采用了一种更为圆融柔和的方式——以四分之三圆弧为基础拓扑衍生的自由曲线,与外边界形成了外方内圆的基础空间格局,以达方圆互融、谐隐相生的境界。议事点既要有封闭性功能同时又需要开放性公共空间的需求直接形成了我们“悬浮长廊”的设计策略,通过一条长廊力图去实现场地中塑造最大化的空间连续性、水平性与延展性。屋顶几何试图产生悬置关系,创造对山景最开阔的一览无余,甚至可以将人的存在消隐地延展到自然当中。以入口化解高差的坡道为始,到议事间的端头山墙为终,一笔而为,一气呵成,这正是中国自古以来无论是绘画还是造园中最直接的对于环境意境的回应。在极富自然张力的环境中,对待乡村应该具有当代的视角,当代的对于乡村、自然、文化遗产的态度。

体验周边的村落民居,除农舍外,整个聚落中没有什么公共空间以及公共建筑,外部空间也被压缩到最小,村内仅有供人通行的街巷。我们希望这座议事点能够成为一个让村民有归属感的“场所”,场所的整体环境意向和知觉体系架构应该简洁明了,而非仅仅是几间功能房间的拼凑。基于这些考量,议事点采用了围院式布局模式:几间功能用房——可供村民集聚议事的会议间、办公室兼做党建中心、服务上村的盥洗室围绕着内广场间或布置,而内广场作为承载整个议事点外部活动的空间核心,也是场所方位感和识别性的关键所在,出于对场地中正北方向老墓的尊重,我们选择在建筑的正北方向架空屋面形成灰空间,为了让南侧的山景能够直接通透,屋顶东北一角抬升约三米,水平向的屋面即刻出现了立面方向的可阅读性与辨识度。同时,屋顶曲线在内广场东北一侧通过一次优雅的下探,连接起天空与大地边界的柔、绵之意,使得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元素与当代最前沿的非线性审美产生了紧密的联系。为了找回自人类远古文明便开始的围树而聚的温馨画面,在屋顶下探的最低围合处,我们栽种了一棵在当地找寻的大榕树,这棵榕树作为这片场所的“在地之灵”,将统领着这方百姓的精神记忆家园。

原生秩序,永安之心

上村议事点设计亦须充分顾及当地的施工能力和工艺水平,而建筑材料的选择余地也非常有限。当地雨季(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多达1400毫米,屋顶整体采用直纹曲面,单坡屋面能迅速排除雨水也便于施工。屋顶悬浮在夯土墙上方,四面出挑,保护下方墙面的同时也兼做通风屋面,在夏季可以起到隔热作用。在屋面材料的选择上我们回应了当地一贯相承的文脉,周边的民居承载了非常多的在地性,无论是材料还是对于气候回应的姿态。双曲面的几何恰恰很难用其他的物质材料来实现,而青瓦材料恰恰可以被视为一个像素化的手段,可以用来降解高纬度几何的复杂性,可以视为空间几何中的点,成为参与到机构建构中最具标志性的地方建筑语汇。

建筑的外立面主要分为两种做法,室外景观台地与地面采用了干砌片石的做法,同样反映了现代与传统、城市与乡村的产业互动关系。褐色的片石取材于山地开采中产生的边角废料,成本仅仅是运输的费用。而干砌的做法,在当地村舍的建造中被广泛使用:我们在村落中行走,随处看到四十厘米到六七米不等的“石脚”,也就是用石材砌筑的房屋的基础,高大规整的勒脚给人以朴实、稳重、坚硬之感,与土坯墙体、坡屋面一起构成了这一地域传统建筑的经典“三段式”。这既是对地方原生在地之灵的延续,也有助于凸显场所的自然粗野之感。

建筑主体的材料我们回应了村寨中随处可见的在地风貌——夯土墙。建造过程即将土倒入特制的甲板槽内,按照墙体的平面格局,用人工夯锤,依次逐层夯实。同时在夯筑的过程中,往泥土里掺入一定的碎石子、竹片、草筋,使夯土墙的密实度和拉结性得到加强。这些材料工人可以直接手工从场地现场搬运,除了造价的考虑之外,这对深山内的施工来说尤为便利。

议事中心在结构设计上力求受力构件足够的轻巧、纤细,除了节约用钢量的考虑之外,也为了让轻薄的屋面形成“悬浮”于夯土建筑以上的效果,同时为进一步缩减结构的体量感,庭院内钢柱上下采用缩小头的节点形式,故部分钢柱只能采用铰接连接,对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要求。通过对建筑平面进行分析,我们将结构布局与场地关系进行了整合:庭院两侧分别设置了议事、办公场所和独立的卫生间建筑,两处建筑均采用夯土外墙适于将主要抗侧构件隐藏于墙体之内。整体屋面系统采用钢框架结构,利用夯土墙位置设置双向钢支撑,作为建筑的主要抗侧体系。运用参数化技术设计的非线性双曲屋面无疑提高了轻钢构件的加工难度,为了让当地的工人理解建造逻辑并将施工难度降解到最低,数字化设计的优势便发挥起了作用,我们在设计后优化时最大程度减少了非标构件的数量,并导出了钢结构找形时必要的空间坐标点位与弧形钢梁的弧长数据用于指导工人手工参照找形、弯曲钢梁加工,在这样一种“低技策略”之下,最终的完成质量出乎意料,无论是从找形的准确性或是完成的精细度上,都体现出了这一策略因地制宜的高效。轻钢系统为具有浓重手工意味的砖砌场所增加了一抹工业化的色彩,在稍显厚重的木、瓦材料的对比之下,将建筑衬托得尤为轻巧灵动,在向乡村工业建筑致意的同时,也让议事点更具当代设计风骨。

在尊重项目远程精准扶贫目标,并且符合村镇建设程序和适应当地建造能力的前提下,除了满足建筑使用要求,我们想要尝试的是让新建筑建立全新的云龙乡村的精神家园以及场所记忆。在临近建成之际,设计团队也捐助了一批建筑机器人3D打印的公共家具座椅与桌子,希望通过这样一种高技术生产与传统材料营建的超现实拼贴,来记录我们对于永安村民的一份情感以及对于永安村未来发展的祝福。

(作者分别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