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徐涛、尤建新:转理念、加投入、立标准 提升在线教育质量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0-06-09  浏览: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在教育部门统筹安排下,各级、各类学校均启动在线教学。根据教育部公布数据,截至5月8日,全国有1454所高校开展在线教学工作,103万教师在线开出107万门课程,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共计1775万人。大规模的在线教学有效地化解了学生居家学习的难题,但线下到线上的教学生态改变也给教育质量带来巨大挑战。

当前,国内疫情逐渐趋于稳定,不少地区已开始组织学生返校复课,但由于高校学生来源分布广、密切接触程度高,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在线教学将仍是开展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之一。着眼未来,5G技术将使信息和数据迅速流通,大数据、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将使在线教育更智能、更精准、更有效,线上与线下教育将深度融合。针对当前在线教育暴露出的问题和挑战,笔者认为教育部门、高校和相关企业应当立足现在、着眼未来,“转理念、加投入、立标准”,化挑战为机遇,推进在线教育创新、优化在线教育生态、提升在线教育质量。

转变理念,推进在线教育创新

在线教育初期,不少高校师生将在线教学作为一种短期“应急举措”。在线教学过程中,简单将线下课堂搬到线上,由于在线教育的授课场景、模式的变化和现场感的缺失,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互动交流和探究性讨论,教师难以实时获得教学反馈。部分教师照搬、套用线下课堂教学方式,没有针对在线教学的特点,对教学内容和方法做出调整,影响教学质量水平。

当前,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在线教育仍是高校开展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之一。着眼未来,随着5G、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未来教育的发展将是线上与线下深度融合,在线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凸显。高校和教师需要立足未来,接受、适应传统课堂转为线上的教学生态变化,转变在线教育仅是“应急”的理念,持续提升在线教学能力。教学生态的变化对课程的环境、内容、方法、教师、学生等教学要素都提出新的要求,驱使高校和教师探索新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推进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创新和师生协同模式创新。在线教育不仅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也需要高校创新管理模式,利用高校数字化信息平台,全方位、多维度了解在线教育过程中的教师、学生教学反馈,提高在线教育质量。

加大投入,优化在线教育生态

在线授课推动了高校在线教育生态的形成,但受制于网络、技术平台等基础设施短板,大量师生同时上课时,往往出现“教室”资源不足、网络拥堵等状况。此外,现有在线教育缺少“实践教学”技术和资源保障,尤其是针对部分理、工、医学类学生,作为专业学习的重要环节,实验环节的缺失将影响在线教育高质量发展。

针对当前在线教育基础设施短板,加大投入,优化在线教育生态是推动在线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笔者认为,完善的在线教育生态可以看作是一个具备完善合作创新支持体系的群落,立足师生需求,教育部门、高校、企业等参与主体协同创新,发挥各自异质性,形成互相依赖和共生演进的网络关系。在线教育生态的优化,首先政府和教育部门需要做好在线教育顶层设计,建立引导在线教育发展的激励机制,保障在线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给予政策、资金支持,鼓励以高校为主体、其他教育机构参与的多元化在线课程的开发体系,提升课程建设的质量和规模;其次,高校与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合作,强化技术支撑,发挥资源优势,合力克服课程设计与资源类型的单一问题,比如技术平台要重点关注交互设计,针对实践教学环节,加大“线上实验室”开发力度等;此外,人才作为创新生态中的关键要素,培养和储备专业化的在线教育人才体系,也是优化在线教育生态的关键。

建立标准,提升在线教育质量

当前,在线教育仍处于不断摸索阶段,各高校结合自身信息化程度,选择不同技术平台和模式开展在线教学工作。多样化的在线教学模式也产生诸多问题,比如在线教学保障体系、技术平台建设缺少统一的规范化要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方法体系缺失等,均对在线教育质量带来挑战。

建立和完善质量评价标准是提升在线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质量评价标准能够及时诊断出在线课程建设问题,是推动大规模在线教育课程良性发展和促进在线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当前,高校在线教学已开展一段时间,教育部门和高校应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经验性的总结。探索构建一个全面、客观、有指导意义的在线课程质量评价体系,针对平台技术要求、课程内容展示、师生互动环节、教学主体和客体要求、突发情况应对,以及持续改进措施等方面对高校在线教育开展相应的标准化研究。以标准为工具开展在线教育质量评价,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实现对课程质量的持续改进,提升在线教育质量。

(作者分别为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