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肺癌精准化诊疗策略建立与推广应用”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改变中国肺癌整体诊疗模式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9-12-04  浏览: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目前全球一半以上的肺癌患者都在中国,而晚期肺癌患者占总体肺癌人群70%以上,因此,建立精准化治疗策略和全程管理路径对于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至关重要。此外,由于肺癌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失去手术治疗机会,所以,提高肺癌早期诊断水平则是改善肺癌整体预后的关键。

在前不久举行的上海市2018年度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校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所长、附属肺科医院肿瘤科主任周彩存教授领衔的肺癌精准化诊疗策略建立与推广应用项目荣获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登山计划和上海市委重大攻关项目等课题的支持下,周彩存带领团队开展系列临床-转化-基础研究,通过十多年的探索和攻关,建立并优化了肺癌精准诊疗策略和全程管理路径,改变了中国肺癌整体诊疗模式。

周彩存团队在国际率先建立驱动基因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精准化治疗策略和全程管理路径。肺癌主要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其中NSCLC约占80%,多数诊断为晚期。 “驱动基因,可以说是决定癌症的最主要原因。找到驱动基因,治疗就事半功倍。”周彩存介绍,根据目前的发现,驱动基因包括:突变的EGFRALK融合基因、突变的KRAS等。项目组在国内外率先提出根据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来选择患者进行临床试验的策略,牵头开展全球首个EGFR-TKI(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III期临床研究,确立EGFR-TKI治疗突变晚期NSCLC的地位。该成果改变了全球晚期NSCLC患者EGFR突变检测和一线治疗策略,领先欧洲同类研究结果报道整整1年。以此为依托,项目通过转化研究深入解析靶向药物耐药机制,建立全程管理路径,使驱动基因阳性晚期NSCLC总生存延长至3.5年以上,被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等10项国内外权威指南推荐用于临床。

团队在国内首先确立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精准化治疗策略。牵头开展III期研究,首次证实抗血管生成治疗联合化疗可使此类患者总生存提高至2年以上,该治疗策略写入国内肺癌诊疗权威指南,改变了中国晚期NSCLC一线治疗策略。项目组还在国内外率先开展了分子标记物指导下晚期NSCLC精准化化疗的系列研究,率先明确cfDNA(细胞游离DNA)突变特征和循环肿瘤细胞计数指导精准化疗,使该类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延长2-3倍;并进一步成功研发靶向肿瘤新生血管的新型化疗药物,为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精准化治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新策略,被6项国内权威指南引用。

“对于晚期肺癌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节约诊疗环节的每一分钟就是在有效延长他们的生命。”周彩存说,肺癌患者首诊时21%已为Ⅲb期,48%期,而期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为了提高肺癌诊疗速度,周彩存团队率先在国内建立了最为全面的肺癌小标本获取方法并在临床大规模推广应用,完成CT引导肺穿刺/活检5万余例,超声支气管镜针吸活检2万余例,电磁导航活检/小探头超声3千余例;建立六大驱动基因快速精准检测平台,完善了我国NSCLC驱动基因谱。得益于此,初诊患者从入院到初步确立治疗方案只需要4个工作日(欧美国家则至少需要14个工作日)!这一时间被国际同行惊呼为肺癌诊疗“中国速度”。

肺癌早诊也是周彩存团队的重要研究方向。“既要讲精准医疗,更要讲精准发现,早发现对肺癌尤其重要,因为早期肺癌可以手术切除,甚至治愈。”周彩存告诉记者。为克服低剂量螺旋CTLDCT)用于肺癌早诊特异性低的缺点,项目组最早在国内开展分子标志物(肺癌自身抗体谱和循环肿瘤细胞)用于早诊的研究,发现分子标志物联合LDCT可将肺癌早诊的阳性预测值提高至95%,并在6家三甲医院完成临床验证。目前,团队自主研发的肺癌早诊试剂已获批上市,这是早期肺癌患者的福音。

据悉,上述成果被写入10项国际国内权威临床指南,授权发明专利5项,已在全国33家医疗机构推广应用。主编专著13部,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论文200余篇。培养研究生86名,进修医生1400余人。连续9年举办国际性会议中德肺癌论坛和18届国家级肺癌个体化治疗进展学习班,累计参会9500余人次;100余次在世界顶尖学术会议就肺癌精准化诊疗成果进行口头/壁报交流。“这些成果已经造福数以十万计的患者。”业内专家表示。(魏丹)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