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一世岐黄济众生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7-04-18  浏览:

      昨天(4月17日)上午,一位在中医界享有盛誉的老人悄悄离开了我们,本来再过2年,他将迎来百年华诞。回望他的一生,带给我们深深的感动:
      他勇担使命,以弘扬中医传统为己任,毕生致力于中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他医术精湛、仁心仁术,心系众生,以一剂剂中医良方挽救无数患者生命;
      他领衔的“颜氏内科流派’,是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基地之一;
      他,是首届国医大师、同济大学中医研究所所长颜德馨教授。4月17日,他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
      “沉痛悼念颜老!”“向这位国医大师致敬!”……同济师生在朋友圈中表达着对这位长者最深切的怀念与崇敬之情。

640

矢志于中医救人济世

      他家学深厚,父亲颜亦鲁是一代名医,得孟河医派真传,擅长治疗肠胃病和妇科疾病。受家庭熏陶,他自小对中医产生兴趣,立志学医,13岁开始学习中医典籍《素问》。在他幼年时,父亲常拿颜氏先祖所著的《颜氏家训》教育他要“克己复礼”。他将父亲的教诲牢记于心,打小就心胸豁达、宽容待人。
      16岁时,他进入上海中国医学院就读,跟随各大中医名家学习、抄方、搜集整理医方医案。毕业后进入上海自立私人诊所。抗战胜利后,在当时人民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他创办“德社”,免费为儿童接种疫苗,免费给病人看病配药。新中国建立后,他停办私人诊所,调入上海铁路中心医院(现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中医,中华之瑰宝,是取之不尽的巨大医学宝库。为治病救人,他数十年如一日,埋首中医理论研究与实践,向棘手的疑难杂症发起进攻。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他就开始致力于中医治疗血液病的研究,首创白血病辨证分型,在国际上率先提出“雄黄为抑制白血病的有效药物”,奠定了中医治疗血液病的总体思路。
      七十年代,他在长期中医研究及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理论,为众多疑难杂证指明了新的研究思路。
      他坚守“仁心仁术”,即便是在“五七”干校劳动期间,他依然竭尽所能为患者治病,遇上患者有疾,他无论多晚都偷偷跑出去把脉问诊。能为病人解除疾苦,他感到了身为医者最大的快乐。

6402

力推中医不断开拓创新

      在中医的广阔天地里精研、深究,他乐此不疲,新的中医科研成果接连问世。
      八十年代初,他创立了以调气活血为主的“衡法”治则,提出了“人体衰老的本质在于‘气虚血瘀’”新学说,在延缓衰老领域独树一帜,影响深远,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九十年代,他注重中医临床硬件的建设,在上海铁路局中心医院(现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成立铁道部上海中医技术中心,建造了中医楼,集中医病房、中医实验室、中医研究所于一体,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教学、科研、临床研究活动,并通过示范中医科评审。2002年,他又在该院领衔上海市中医心脑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的建设。2003年在同济大学成立中医研究所,开展中医的临床及科研,如今已是硕果满园。

6403

      危险突如其来,尤显医者本色。2003年,非典肆虐,他不顾年迈、不惧安危,一句“没有中医拿不下的病”掷地有声,极大鼓舞了医务人员抗击非典的信心。他担任上海市中医防治专家组顾问、上海市中医治疗指导组组长、华东地区防治非典首席科学家,立足中医特色,应用辨证论治原理,总结出“非典”的病机要点为“热、湿、瘀、痰、虚”5字。他分别被中国科协、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医药抗击非典型肺炎特殊贡献奖”。
      高尚的医德、精良的医术,为他赢来无数荣誉:上海市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上海市医学荣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中国医师协会首届“中国医师奖”,2007年获文化部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项目传承人之一,2009年5月当选国家首届“国医大师”。

微信图片_20170419084003

力促中医传承人才培养

      面对中医界的各种现象,他忧心忡忡地表示:“再不抢救中医的话,一百年后,我们就没有中医了。”中医后辈人才的培养,成为他晚年最为牵挂的头等大事。
      在颜老的大声疾呼下,2008年同济大学在全国率先启动“中医大师传承人才培养项目”, 面向全国招生,特邀邓铁涛、路志正、张琪、周仲瑛、朱良春等多位国医大师及名老中医带徒授业,免费培养中医学科领军人才,颜老也亲自带教。来自全国多个省份的一批中青年优秀中医师有幸成为该项目第一、第二期学员。为期3年的集训、跟师与研究学习,院校教育与师承学习相结合,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诊疗技能,就这样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中医后辈。

微信图片_20170419083957

      每期的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鹤发童颜、手足轻健的颜老都亲临现场,一番致辞语重心长,谆谆告诫学员们要珍惜学习机会,要为中医的继承、发扬、创新做出新的贡献。看到中医事业后继有人,他甚感欣慰。
      对中医传承人才的培养,他特别寄予厚望:中医的生命在于疗效,跟师学习,让学员们从资深老中医那里学会把脉问诊的真本领,将他们看病治病的宝贵经验真正传承下来,培养出能带领中医学科向前发展的领军人才,来彻底扭转中医西化的倾向。老先生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令人动容。
     事实上,早在1999年,在他行医60年之际,他就捐出自己多年积蓄的稿酬和学术成果奖金共20余万元,设立“颜德馨中医药人才奖励基金”,此后又追加资金,2005年扩展为“上海颜德馨中医药基金会”,激励优秀的青年中医药人才脱颖而出。

6404

      “正是有德医双馨的国医大师的榜样和模范效应,才使我们对于祖国医学的热情有增无减,进一步激发了后辈们对中医药传承的热爱和对岐黄事业的信心 !”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中医科一年轻医生说。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