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04)
5月2日上午,来自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国家的专家学者们与我国的一流学者等近百位国内外的文化名人齐聚南京博物院,就“文化与城市性格”展开交流与探讨。我校戴复东院士、阮仪三教授等应邀出席。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首先作了题为《城市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发言,他指出,文化遗存不是发展经济的工具。在中国1.8万座城市里,有历史传承的城市有2000多座,但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大规模城市建设,诸多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对古城无异于一种“摧残”,让众多具有传统文化的城市“失去了记忆”。中国古城是严格按照规划建设的,除了整体环境协调之外,还有强大的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目前保护得比较好的有平遥古城和丽江古城,它们的新城与古城分开,平遥古城部分体现了人与黄土相居的最具有生态的状态;此外江苏的苏州也是全国目前保护得最好的中等城市,在古城内的新建筑不得超过24米。此外,阮教授还提出了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4点原则:原真性,即整旧如故,以存其真;整体性,即保护古建筑的整体环境;可读性,即能够让后人读出它的历史;可持续性,不仅让今天的市民和游人了解,还要让明天后天的人们了解。阮教授呼吁:我们的文化古迹与欧洲和埃及等都不同,我们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千万不要再搞什么“欧陆风情”或去制造假古董了。
(稿件来源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