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为更辉煌的明天奋斗—新年献词 吴 启 迪

来源:   时间:2003-01-14  浏览:
新的一年到来,借《同济报》新年出版的第一期,我诚挚地祝愿全体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在新的一年里事业有成,合家幸福!

  过去的2002年是同济大学丰收的一年、突飞猛进的一年。

  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学科建设上稳步推进。10个学科经评审成为国家重点学科;9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在评估中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在校庆九十五周年之际,我校相继落成了中德学院大楼、海洋学院大楼、桥梁馆,并投入使用;在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中,我校5个学科列为全国第一;另外学校还列为全国24个MPA授权点之一,列为全国30个EMBA授权点之一,同时获得了MBA招生名额的自定权。目前学校已进入“振兴行动计划”项目全面实施阶段,已经批复的有57个立项项目,并经教育部批准,先后成立了软件学院和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基本构建了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目标及内容的学科建设新格局。在“211工程”建设上,我们不仅通过了一期的国家验收,而且“十五”“211工程”项目建设已通过国家初步立项审查,项目总投资共2亿元人民币,这将极大增强有关学科的实力和竞争力。在人才引进上,去年我们引进院士一位,柔性引进院士13位,引进其他各类人才23人。引进境外专家3人,短期聘用境外学者2人,应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2人,其中来自国外的21人。目前我校设有特聘教授岗位学科总数达到17个。去年在原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4人的基础上,又新增6人;去年孙立军教授被授予上海市首届“科技英才”称号,翦知教授获上海新一届“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去年我们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一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一项。

  过去的一年,我们在科学研究上有所新的突破,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去年我校的科技经费达423亿居全国高校第五位。去年我校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14项,其中一等奖2项。设在嘉定的汽车学院通过规划设计,一期工程,洁净能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启动,并已落实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任务。由汽车学院师生研发的“春晖一号”四轮电驱燃料电池车在“工博会”上获“创新奖”。去年我校教师被国际三大检索机构收录论文明显上升,最新公布的2000年数据,共收录我校387篇,比过去增长675%。材料学院的李新贵研究员在全国个人论文排名榜上,在最新统计1999年度和2000年分别列第二位和第四位。他和黄美蓉副教授合作,共同获得美国ISI在中国首次颁发的经典引文奖。去年我校科技园建设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产、学、研结合和有步骤、有重点的良好发展态势。

  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学生工作的开展上也是有声有色。在学生的科技活动上,我们频频获奖,这中间有“五里河杯”机器人足球赛获中型组机器人射门冠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二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第27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亚洲预赛第四;上海市医学学生临床医疗能力大赛总决赛冠军;全国第三届挑战杯创业大赛获两项银奖和优秀组织奖等等。党的十六大召开期间,同济学子“向党说得心里话”活动形成新闻热点,倍受各方关注。

  在过去的一年,同济大学在国际交往上更是积极活跃,重大的国际活动频繁,国际合作不断深入,同济大学的国际影响进一步增强。德国总理施罗德来访就是最明显的标志。

  过去的一年我校召开了第八次党代会,产生了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同时基层党组进行换届选举,一批富有朝气的同志进入各级班子,进一步加强了各级党组织的领导班子建设,这为同济大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我们相信在新一届党委领导下,同济大学的发展将更为辉煌。

  当今高等教育竞争十分激烈,各高校都在寻求机遇发展自己。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保持“忧患意识”,在前进的路上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全体师生员工,全体同济人要努力发扬三种精神——开拓进取的精神、敬业与实干的精神、勇于探索与奋斗不止的精神,把学校的“十五”规划落到实处,把握住时代赋予给我们的际遇,加快同济的发展。

  要发展,就要创新。“与时俱进”是当今的时代精神,在高等教育上同样是如此。教育创新首先是观念更新,不仅要更新不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观念,还要更新不符合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观念创新为制度创新扫清思想障碍,制度创新又将巩固观念创新的成果。在新的一年里,无论作理论研究的同志还是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在这方面都要努力下功夫勤思考,多实践。

  把同济大学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现代大学,是我们全体师生员工的奋斗目标。让我们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不懈地进行改革创新,众志成城,同舟共济为实现我们的目标,为创造学校更加辉煌的明天而奋斗!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