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国家所需,科研所向!同济大学以有组织科研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来源:   时间:2022-10-10  浏览:

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总数、杰青和重点项目数等均创历史最高,“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实验室获批首批人工智能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近日,好消息接踵而来,同济大学有组织科研不断取得新成效。

近年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立足“三新一高”,坚持“四个面向”,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将科技创新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最核心的驱动力,全面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激发科研创新活力,聚集大团队、构建大平台、承担大任务、催生大成果,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构建与一流大学相适应的科研创新体系,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同济智慧”。

聚集“大团队”:持续推进基础研究,提升核心技术攻关能力

今年以来,同济大学一批来自不同学科创新团队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接连发表于《自然》《科学》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彰显了基础研究中的“同济力量”。

构建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亟需的世界一流创新大团队,科研团队建设卓有成效。近五年来,学校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3个,专用科技创新团队1个, 新增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项目)249人次,新增入选省部级人才计划(项目)664人次。

学校深入实施《基础研究能力提升计划》《技术攻关能力提升计划》,先后启动自主原创和学科交叉联合攻关项目,持续推进基础前沿研究探索和关键“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持续提升。近五年来,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8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4项,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学校在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以及杰青、重点项目等类别项目数上均创历史最高。

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学校将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目标导向,推动学科交叉原始创新。重点布局和支持若干基础研究领域,对基础学科和前沿交叉研究给予优先倾斜支持和稳定性投入,争取在若干领域实现重点突破,抢占原始创新制高点。

构建“大平台”:优化科研平台建设,强力支撑科研创新

10月8日,由同济大学牵头建设的无人系统多体协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一期建设项目启动,设施建成后将成为人工智能原创理论突破和关键技术验证的重要实验装置。

建设以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为核心的世界领先科研大平台,成绩斐然。学校获批建设的“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实验室是首批人工智能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2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牵头建设的海洋领域唯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以及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国家细胞转化资源库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平台建设持续推进。文科科研平台和基地建设也获重要进展,联合杨浦区获批建设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牵头建设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学校还集中力量着力打造“城市”与“德国”研究方向的智库体系。充分发挥重点科研基地平台有组织科研的载体作用,目前学校已实现理工科省部级平台全覆盖,通过加强科研组织与服务,为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和高水平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构建科技自主创新支撑体系,学校将进一步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加强和完善科研基地平台的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构建从原始创新到产业化的全创新链布局体系,充分发挥重点基地平台有组织科研载体作用。

承担“大任务”:面向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国家及区域创新发展

在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等一批国家重大建设工程中,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科技抗疫、海洋强国和交通强国建设、长三角一体化、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等主战场,一个个“同济元素”分外耀眼……

主动谋划并承担国家战略科技前沿和亟需的重大项目,服务国家“急难险重”,不负使命担当。面向国家产业发展重大战略,着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近五年来,学校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17项、课题246项。2022年有望在获批总数上再创新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涉及干细胞与转化医学、网络协同制造、村镇化研究、固废资源化等多个领域,其中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领域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学校持续强化以重大战略、重大工程为导向的统一谋划、组织、协调与管理,多学科集成开展组团式重大科研攻关,为一批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科技支撑。

持续加强有组织科研,学校将进一步提升核心技术集成攻关能力,聚焦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任务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以需求、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凝练布局若干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进行有组织的科研和集中攻关;进一步营造崇尚创新、鼓励先进、尊重差异、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和宽松的学术环境,形成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勇于创新的学术生态。

催生“大成果”:强化全链条管理,不断提升转化质量

为我国嫦娥三、四、五号和火星天问一号着陆悬停避障和着陆缓冲提供有力科技支撑,成果曾获该年度上海唯一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建立了工程随机系统的概率密度演化理论,为重大工程结构的动力灾变分析和抗灾可靠性设计提供了关键理论基础,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围绕早期胚胎发育与体细胞重编程开展研究,提高了克隆胚胎成活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主导的“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提出了新概念,有力挑战了传统偏见……

始终强化以重大成果为导向的全链条管理,持续产出不可或缺的核心关键技术和原创性重大成果。在南海深海过程演变、概率密度演化理论、干细胞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攻克了减震结构、地下穿越工程、城市高密集区建设等领域的重大关键核心技术。近日,我校负责主体研制的46.5nm极紫外太阳成像仪继美国之后、人类近半个世纪来首次在该波段拍摄到太阳完整图像。同济科研工作者在《自然》《科学》等顶级学术期刊及其子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百余篇。近五年来,累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4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实力进一步提升,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4项。积极推动科技成果早日落地转化应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学校获批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教育部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科技部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上海高校技术转移中心。2021年,“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总产值达564亿元。

促进科技成果提质增效,学校将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以重大成果为导向的全链条管理和服务机制,建立重大成果谋划、组织、培育机制。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推动“环同济知识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努力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策源地和承载地。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未来,同济大学将坚持“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最高追求,以学校学科优势为基础,持续强化有组织科研,更好服务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紧迫需求,全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更高质量、更大贡献服务国家战略,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多“同济力量”。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