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矢志揭开生命发育的科学之谜——记同济大学干细胞生物学教师团队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2-09-08  浏览:

刚刚过去的暑假,对于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绍荣教授团队来说,依然是在紧张忙碌的学术研究中度过。心怀大我,教书育人,科研攻坚,科教报国,这始终是团队恪守的信念。近年来,这支由11名教师组成的团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交出了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一次次带来惊喜。

“实至名归!”“学生都爱他们!”……得知高绍荣带领的这支干细胞生物学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熟悉团队的师生们纷纷为他们点赞。

倾情培育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新学期新征程,高绍荣团队迎来又一批新学子。

团队瞄准的是世界前沿科学问题,老师们始终牢记为人师者的职责使命,不仅教学上倾情投入,而且潜心学问,团队学术氛围浓郁,重要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有机会进入这样优秀的团队学习深造,学生直呼“何其有幸”。

突如其来的疫情,是检验场,也是试金石。疫情期间,作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带头人,高绍荣教授心系学子,毅然扛起特殊责任,身先士卒,自3月9日学校进入动态封闭管理起就带领团队多位老师开启了全天候的驻校生活。尽管高绍荣将每天的时间精确到分钟,但对学生却从不吝惜时间,对学生的学业格外上心。时时牵挂着课题组的研究生,高绍荣教授与团队教师定期同他们开展线上小组讨论与交流,与学子“云上”同框,“云指导”“云关爱”未断线,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数据的总结和论文撰写、开题和中期报告以及文献学习等,推进科研工作不断档、不止步。

在团队里,坚持既教书又育人、为党和国家培育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被每位教师视为头等大事。在高绍荣的带领下,团队中的康岚、高亚威、王译萱、陈嘉瑜、刘文强、乐融融、刘晓雨、李翀等青年教师成为深受学子喜爱的好导师。

坚持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融合,坚持科学研究要始终服务人才培养。团队教师积极承担教学工作,探索交叉学科、教研结合新模式,多门课程获评精品课程及核心课程;科研创新成果被有效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主编专业教材《干细胞生物学》。老师们主动担任7个班级的班主任,探索创新教学模式,这些班级均获评校优良学风标兵班或校先进集体。近年来,团队围绕国家重大科研需求,依托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倾力指导培养了一批心怀强国使命、极具科学创新精神的优秀学子,他们已在包括《自然》在内的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重要科研成果。

团队坚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指导本科生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和国际基因工程大赛金奖等多个奖项。鼓励学生将在祖国大地上写就的优秀论文面向世界展示,其中一位博士生曾在国际干细胞学会年会上作大会报告。

团队还积极探索个性化培养方案,已培养的学生中有20余人获国家、校级等各类奖学金,10 余人获得上海市级、校级优秀毕业生称号,多名博士后研究人员获得国家“博新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青年人才计划和项目资助,成为国家建设的生力军。

探究生命发育和动物克隆的科学奥秘

即便是在今年的疫情期间,高绍荣团队依然不时传出好消息,团队多篇高水平论文接连发表于《科学》《自然·细胞生物学》《细胞研究》《细胞—干细胞》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受到国内外同行广泛关注。

基础研究创新成果迭出,源自团队老师们对科学真理的探索追求和科教强国的使命担当。

胚胎发育、细胞重编程是研究细胞命运转变的两个核心体系,而表观遗传调控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最前沿的科学问题之一,是我国基础研究的重点突破方向。高绍荣带领团队利用早期胚胎发育和细胞重编程体系,系统解析了表观遗传修饰在调控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命运转变的分子机制,探究生命发育和动物克隆的科学奥秘。

团队的核心成果之一就是关注在生命最初胚胎发育阶段两种组蛋白修饰的重塑。团队研究发现,早期胚胎中组蛋白修饰的调控如果出现异常,就会导致胚胎发育异常,甚至导致胚胎在植入前就会发生死亡。这一成果对人辅助生殖中胚胎培养条件的进一步优化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成果入选2016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

随着生命研究的深入,团队针对体细胞克隆效率低这一难题,开展科研攻坚,揭示了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的表观遗传缺陷。首次建立了不同发育命运的克隆胚胎的转录组动态图谱,通过纠正两个关键组蛋白修饰酶的表达缺陷,极大提高了克隆胚胎发育率与克隆小鼠的出生率。这一发现为我国科学家体细胞克隆猴的成功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这里的灯光每晚亮至夜深,与时间赛跑,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勇攀科学高峰。历经10余年潜心研究、持续探索,团队取得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系列原创性科研成果,分别发表于《自然》《科学》《细胞—干细胞》《美国科学院院报》等权威学术期刊。先后获2019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高绍荣教授获得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杰出成就奖等荣誉。

团队还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问题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探索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应用的发展模式,利用病人诱导多能干细胞进行重大疾病发生机制及干细胞转化医学研究,希望将基础研究的成果尽快通过转化造福人民生命健康。

锻造了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创新团队

去年11月3日,高绍荣教授牵头完成的项目“早期胚胎发育与体细胞重编程的表观调控机制研究”,获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主要完成人中,第二完成人高亚威教授、第四完成人陈嘉瑜教授都是团队的“85后”骨干教授。

在高绍荣教授科学报国精神的感召下,在团队浓厚的学术氛围感染下,青年人快速成长,渐渐崭露头角。团队已形成一支科研能力突出、教学水平过硬、专业结构完整、富有朝气的具有引领性和影响力的教师队伍,包括多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以及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和上海市启明星计划入选者。高亚威获2021年度上海市巾帼创新新秀和上海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团队成为有口皆碑的“千里马养成场”。

谈起个人近年来在学术上的成长,高亚威对团队给予的全面有力支撑深怀感激。“高绍荣老师帮助我们建立了成熟的科研思想,也引导我们树立了教书育人的坚定信念,是我们永远的榜样。”她说,“一个优秀的实验平台对我们这些年轻老师的发展真的帮助很大,让我们能够放开手脚,大胆去尝试开发一些有风险、但是更有创新性的实验技术。”

从3月初疫情开始就将“家”安在了实验室,保证了实验数据的产出进度,而纸板箱+睡袋就是他的床。陈嘉瑜说:“作为一名生命科学科研工作者,我愈发感受到建设科技强国、健康中国的紧迫性。”凭借在教学科研上的突出成绩,他今年获得同济青年五四奖章。

这些优秀的青年教师还在不断成长与进步,在科研工作中成为团队的核心主力的同时,也成为团队学子时时看齐学习的身边的标杆。

2018年,由高绍荣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的教育部“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获批成立,是教育部首批设立的7个前沿科学中心之一。中心汇聚了一大批青年学者,为创新性基础研究的攻坚合作提供了平台,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驶入快车道。

今年2月,同济大学生物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其中凝结着高绍荣团队作出的重要贡献。

“做基础研究就是要有使命感,要耐得住寂寞,不怕辛苦,还要依靠团队协作,整个过程特别考验人,也特别能磨炼一个人的精神品质。”高绍荣教授说,“我们的团队也一直是在挑战中不断探索、进步,并将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言传身教地教给学生,激励他们为国家基础研究的发展进步、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应有的力量。”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