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章明、张姿共同主持设计的“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项目首获罗莎•芭芭拉国际景观奖

来源: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时间:2021-10-12  浏览:

第11届Rosa Barba International Landscape Prize(罗莎·芭芭拉国际景观奖)11个入围作品经过为期五天的全球线上公开汇报、演讲,于10月2日国际景观双年展闭幕式上公布了最终评选结果。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章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设计总监张姿共同主持设计的“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项目,摘得本届罗莎·芭芭拉国际景观奖三项大奖之一“WINNER OF THE ROSA BARBA AUDIENCE PRIZE”(罗莎·芭芭拉大众奖),这也是国际景观双年展举办22年来,中国团队首次荣获该奖项。

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TRANSFORMATION OF YANG SHUPU THERMAL POWER PLANT, SHANGHAI)以城市文化地景再生为目标,完成了从火力发电厂到生态共享的滨水艺术水岸的转型。其通过适应性景观设计,构建了历史、活动和环境的回应体系,营造了混合、开放、生态友好的公共生活。设计改变了过去“临江而不见江”的城市空间结构,在恢复城市生态的基础上促进了周边地区产业升级与城市更新,改善了城市公共服务,为滨水工业岸线再生提供了有意义的示范。

杨树浦电厂滨水艺术空间前身为建于1913年的杨树浦发电厂。这座曾为远东第一火力发电厂曾在上海的城市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015年,伴随着整个黄浦江公共空间工程计划的启动,电厂关停,开始实施生态和艺术改造,从封闭的“闲人免入”生产岸线,向文化和生态共享的生活性滨水开放空间转型,“还江于民”,修复燃煤造成的生态污染,塑造电厂的场所精神,嵌入城市律动的滨水公共空间。

电厂段的工业遗构整饬始于两个锚点。一方面,公共空间的营造在理解原先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展开:江岸上的鹤嘴吊、输煤栈桥、传送带、清水池、湿灰储灰罐、干灰储灰罐等作业设施有着特殊的空间体量和形式,这些场地遗存为设计师提供了塑造场所精神的出发点。另一方面,采用有限介入、低冲击开发的策略,在尊重原有厂区空间基础和原生形态的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改造,保留了原本的地貌状态,形成可以汇集雨水的低洼湿地。植物配植以原生草本植物和耐水乔木池杉为主,同时配以轻介入的钢结构景观构筑物,形成别具原生野趣和工业特色的景观环境。

因地制宜、顺势而为的做法贯彻了整个电厂段的改造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人工痕迹被无差别地并置,表达了对不同历史的尊重;迥异的微气候被识别出来,运用有限介入、低冲击手段加以维护和修复。电厂段搭建了一个对话的平台,探讨“滨水空间为人类带来美好生活”这一世界性话题。经历5年陪伴式设计,设计师将“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建设成为了杨浦滨江最具工业特质的一段。既保留了原有场地肌理,又通过技术探索和创新对7处重要工业遗存进行了独具特色的改造,实现了工业遗存的保留再利用。

罗莎·芭芭拉国际景观奖(Rosa Barba International Landscape Prize),以国际景观双年展的创始人罗莎·芭芭拉的名字而命名,隶属国际景观双年展,每两年举办一次,旨在奖励全球范围内代表了专业实践最高水平的景观建筑项目的设计者。本届奖项面向世界范围内近五年已建成的景观规划设计项目进行征集并公开评选,由国际评审团选择11个作品入围决赛,最终角逐出“ROSA BARBA PRIZE WINNER”(布鲁克林大桥公园)、“ROSA BARBA PRIZE MENTION FROM THE JURY”(麦德林河公园)、“WINNER OF THE ROSA BARBA AUDIENCE PRIZE”(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各一名。

项目详细信息:https://landscape.coac.net/central-termica-de-yang-shupu-shanghai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