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上午,由我校、国家自然基金委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共同举办的“第十四届探地雷达国际会议(GPR2012)”在中法中心开幕。GPR2012会议名誉主席李永盛教授、国际探地雷达咨询委员会执行主席Raffaele Persico教授、我校副校长陈以一教授出席并致辞。来自27个国家与地区的2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
陈以一对GPR2012会议在我校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本届会议的主题是工程与环境领域探地雷达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我校在土木与环境学科方面具有很好的优势,希望探地雷达技术,作为一种革新性的无损检测方法为结构工程、桥梁工程、岩土工程、道路工程以及环境工程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中国科学院院士金亚秋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火星层状介质雷达探测模拟与反演》的特邀报告。
探地雷达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及地质工程领域检测、探测与地质勘探,是国际前沿学科。本次会议聚集当今最前沿的探地雷达技术信息、创新性的思路及案例分析,为探地雷达(GPR)工程技术人员、科学研究工作者提供沟通交流和展现成果的舞台。
据悉,在接下来的四天时间里,与会代表将就新型GPR系统与天线设计、数值模拟、数据处理及解释等;以及探地雷达在各种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农业、考古、沉积学、地下水、混凝土及路面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历史建筑保护与诊断、矿山及隧道、公共事业设施探测与成像、合成孔雷达及行星探索以及地雷及未爆物探测等进行广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