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测绘学科 跨越发展的新起点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2-06-01  浏览:

      创立、发展、强盛、搬迁、再发展、赶超……一个学科的发展凝聚了几代人的奋斗,浸润着几代人的心血。在同济大学建校105周年之际,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揭牌成立,作为同济工科教育100年中有着曲折发展轨迹的测绘学科,站在跨越发展的新起点上。

                                                                          溯 源
  1932年12月12日,同济大学工学院高等测量系正式成立,成为当时国立大学中唯一的测量系,并成为我国民用测绘高等教育事业的发祥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测量系随学校辗转迁移,于1941年春到达四川李庄。当时在李庄从事测绘教学的知名学者先后有叶雪安、夏坚白、王之卓、陈永龄、方俊、曾广梁等教授,仪器设备居国内领先水平。

吴淞时期-测量实习
同济大学吴淞时期学生测量

  1943年3月,我国测绘学界的先驱之一、我国大地天文学奠基人,后来任同济大学校长的夏坚白先生在《我国测量教育管见》一文中提到,国立同济大学的测量系,它是仿照德国的制度,课程的内涵也相类似。他提出,“测量系的课程,起初三年为普通的基本必修课,最后一年应该分成若干方向,如大地测量、航测、制图、仪器制造等等。这样,他们不但专精一门,而且于全般的测量也有清楚的概念,将来也不至于坐井观天。”
  1943年5月,英国人李约瑟博士来到了位于李庄的同济大学。他在《科学前哨》中写道,“工学院各系都欣欣向荣。尤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由能干的叶雪安博士领导的测量系,设备精良,几乎垄断了中国对勘测员和制图员的培养。”

1956年-49周年校庆暨学校第一次科学讨论会上,测量系叶雪安教授演讲。


  1949年至1956年,同济大学测量系经历了第三次调整壮大发展后,于1956年整体搬迁至武汉测量制图学院。留在上海的,仅仅是为保证土建类专业测量教学、实习需要而组成的测量教研室,当时仅留下几位教工及少量测量仪器、图书。1958年,学校恢复工程测量专业并招生。1981年5月,恢复测量系;1996年3月,更名为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1998年,获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入土木工程学院,全称为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
  风雨80载,同济大学测绘学科为我国民用高等测绘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目前已有各层次毕业生3000余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

                        问 今
  2012年5月20日,对于测绘学科发展来说,又一个文字入史的日子: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正式成立!

IMG_9484


  新学院的成立,是学科发展水到渠成的必然。
  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同济大学测绘学科面向国家测绘地理信息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发挥学科特色和优势,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03年获得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
  ——2004年成立了现代工程测量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
  ——2007年成立了教育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联合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分中心,获评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2010年,成立了同济大学空间信息科学及可持续发展应用中心。
  同济大学测绘学科目前是“211”、“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学科现有教授17人,博士生导师14人,拥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0%的教师有出国学习、进修和合作科研的经历。
  近5年来,学科主持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30余项。主持省部级和社会服务项目100余项。发表论文近700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EI论文近300篇。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40余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培养研究生近300人。
      近年来,学科在解决国家和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设中的测绘关键问题发挥了重大作用,获得很高的声誉。这些工程包括参与嫦娥工程,世博会场馆建设,上海长江桥隧,东海、苏通、杭州湾大桥,上海地铁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同济大学与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合作成立的现代工程测量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开展产学研和技术成果转化,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00340lr-u


                        畅 想
  新学院刚刚成立,千头万绪。学院师生心愿了然:学院发展任重而道远,唯抓住发展机遇,同舟共济,不断追求卓越,方能凸显测绘学科80年来发展的精髓所在。正如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院长童小华教授在成立庆典上致辞所说: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以创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学科、培养测绘与地理信息学科的一流人才为学院定位,以高质量人才培养、高水平学术研究、优质的社会服务、创新的文化传承为主要任务,立足国际测绘地理信息学科前沿,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的重大需求,强化学科建设,推动产学研结合,协同学校相关优势学科创新,建设具有同济大学特色的测绘学科。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个学院的新生,让一个学科站在发展的新起点。在同济大学发展建设的第二个百年起始之初,相信通过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与测绘学科明天会更好。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