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作为同济大学建校105周年暨工程教育100周年重要活动之一,由外国语学院主办的“第六届国际韵律大会”召开。我校校长、中科院院士裴钢,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国际韵律学会会长Keikichi Hirose,同济大学讲座教授、法国国家语音研究所荣誉所长Daniel Hirst,中国语音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语言所教授李爱军等出席并致开幕词。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30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开幕式。
![1 1](/_mediafile/tjnews/photos/images/2012/5/25/650/oemumhcfksnlth6.jpg)
为增进学者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学术研究,会议安排了5个主旨报告、3个专题报告、5场(每场5-6个)口头报告、4场海报展示,共有189篇论文陈述。与会代表在介绍本地语音研究成果的同时注重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彼此的宝贵经验。
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深入系统地阐述了韵律合成技术、韵律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韵律层级的构建和实现、声调语言中音高加工的神经机制和汉语方言中的连读变调等现象。据介绍,言语工程技术、计算机处理能力和语音分析手段直接推动了韵律研究的快速发展。目前,韵律研究主要围绕大规模语音数据库的韵律标注工具、情感韵律研究、韵律的合成技术、语言习得中的韵律研究、语言内部的韵律特征差异等方面开展。研究并掌握自然话语的韵律结构和韵律成分的组构规则,有助于提高语音合成和识别技术,也有助于深入探讨韵律在大脑中的加工过程。
“第六届国际韵律大会”是世界语音学界的重要学术会议之一,我校于2010年获得此次会议的主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