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校、中国肢残人协会联合举办,为期一周的第一期“全国无障碍建设专题培训班”,4月13日上午在四平路校区开班。在未来一周时间内,来自全国创建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的残联系统64位干部,将在此系统学习无障碍建设和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并开展相关主题研讨。这也是继去年5月全国首家致力于无障碍设施研发、建设的专业研究机构——“无障碍建设工程联合研究中心”落户我校之后举办的首期专题培训班。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上海市副市长姜平、我校党委书记周祖翼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吕世明,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戴复东教授,我校副校长伍江等一并出席。
![IMG_1886-1 IMG_1886-1](/_mediafile/tjnews/photos/images/2012/4/13/650/3z4afiitzuenri8.jpg)
张海迪在致辞中说,建设无障碍环境,方便残疾人出行,才能使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成为可能。无障碍建设,是城市化应具备的功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尽管近年来无障碍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但是无障碍建设不规范、不标准,无障碍设计不合理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有的无障碍设施,其设计并不是基于对残疾人需求的真正了解,反而造成了新的障碍。“首先了解残疾人,了解残疾人的真正需求,是做好无障碍建设的关键。”她表示,近年来,同济大学在无障碍建设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和努力,特别是联合研究中心成立近一年来,已经取得了新的成绩,这些成果和经验对于推动全国无障碍建设工作进展、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姜平表示,“十一五”期间,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完成了创建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和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工作,城市无障碍化格局基本形成。“十二五”期间,上海将依托同济大学等高校资源,科学、规范、系统地开展无障碍建设工作,巩固创建成果,提升规范标准,推进无障碍建设。
周祖翼感谢张海迪主席前来同济大学指导无障碍建设工作,感谢姜平副市长对同济大学无障碍建设工作的支持。他表示,同济大学在无障碍建设的研究、教学、国际交流、服务全国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相信通过各方共同努力,联合研究中心未来一定能取得更多新的研究和教学成果,为“十二五”期间我国无障碍建设做出贡献。
培训期间,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戴复东教授在内的同济大学多位教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组专家,以及中国残联负责人将为学员们授课,内容涵盖无障碍设计理念、无障碍建设的基本内容、国外无障碍建设介绍,以及交通无障碍、信息无障碍、居住建筑无障碍、家庭无障碍等10多项专题。学习期间,还将组织学员们实地参观考察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等上海无障碍建设亮点工程项目。
据城市规划专家介绍,近年来,我国无障碍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与残疾人的特殊需求仍有很大差距,建设不规范、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举办“全国无障碍建设专题培训班”,是为了更好地传播无障碍建设的理念、无障碍建设与管理的知识,为我国城市的无障碍建设培养专业的建设人才和管理人才,加快推进全国无障碍建设发展。“对于残联干部来说,树立无障碍建设理念,掌握无障碍建设的知识,对于推进我国无障碍建设尤其重要。”
开班仪式结束之后,张海迪、姜平、周祖翼参观了同济大学校园无障碍改造规划,以及同济大学教授主讲的无障碍设计教学。
![IMG_2019-1 IMG_2019-1](/_mediafile/tjnews/photos/images/2012/4/13/650/ggjgnyllfwe2gsn.jpg)
随后,张海迪还与近百名同济青年学子见面,作了大约一个半小时的交流。“书籍是我生活中无声的老师、同学,书籍带给了我强大的力量。只要一进入书中世界,我就会忘记自己身体的痛苦。”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和创作经历,张海迪言辞恳切,深情勉励同济学子要读好书,从一本本好书中汲取力量,让自身的人生品格获得成长。
![IMG_2023-1 IMG_2023-1](/_mediafile/tjnews/photos/images/2012/4/13/650/diakzsje93ihpvw.jpg)
据介绍,自2011年5月“无障碍建设工程联合研究中心”在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挂牌成立以来,依托我校的教学和科研优势,研究中心开展了无障碍建设的调研工作,在“城市交通学”、“建筑设计”等课程的教学中分别融入了“交通无障碍”、“建筑设计无障碍”等章节的内容,还开展了交通无障碍等方面的国际性研究,进行了通用设计等课题研究,取得了相关研究成果。学院潘海啸教授、李彬教授指导的多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均涉及无障碍的研究内容。同时,研究中心还在同济大学校园内对部分建筑实施了无障碍改造。
我校还初步启动了四平路校区校园无障碍建设的规划。今年3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组织城市规划系毕业班12名大学生对四平路校区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进行了分项的摸底调查,对校园内的每幢建筑以及主要的室外活动空间进行无障碍评估,提出了相应的近、中、远期改善计划。他们还重点针对近期改造的主要建筑,提出了具体的改善建议和相关设计。以此为基础,同学们在多位教授的指导下,提出了《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校园无障碍建设规划方案(初稿)》。
研究中心计划明年专门在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开设无障碍建设的课程,向本科生、研究生传授无障碍设计知识。
全国首个“无障碍建设工程联合研究中心”于2011年5月在我校挂牌成立,成员单位有同济大学、中国盲人协会、中国聋人协会、中国肢残人协会、上海现代设计集团、上海市政设计总院。该中心主要致力于开展无障碍建设基础理论和设计的理论研究,进行国际合作交流学术活动,在大学内开设无障碍建设专业课程,培育无障碍建设专业人才,同时开发无障碍建设的新技术、新项目、新材料,从而推进无障碍建设的发展。
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中科院院士、我校校长裴钢,担任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戴复东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我校副校长伍江任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