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同济大学章程》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图)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2-03-29  浏览:

      3月27日下午,同济大学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暨《同济大学章程》编制工作动员会在逸夫楼一楼报告厅召开,标志着《同济大学章程》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5

      校党委书记周祖翼作《同济大学章程》编制工作动员讲话,校长裴钢主持会议并传达教育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精神。
      周祖翼在讲话中指出,根据学校领导班子寒假务虚会研讨所形成的共识,学校党委和行政都把《同济大学章程》编制列为2012年度的工作重点。经过前期筹备,拟定了章程编制初步工作计划,组建了编制工作的专家咨询组、编制工作组和秘书处,为全面开展《同济大学章程》编制建立了工作基础。
      周祖翼就《同济大学章程》编制工作谈了三点意见。一是加强学习,深化认识开展《同济大学章程》编制的重要意义。同济大学到今年已经是建校105年,学校的不同历史阶段都曾编制过一些学则、规程、章程等办学文件。受历史发展因素等影响,学校的办学现在还存在“无章办学”和“无章可依”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尽快制定《同济大学章程》来给予解决。
      编制章程是实施依法治校的需要。依法治校要求大学的管理必须靠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靠制度提高管理水平。现代大学制度包括法律制度、治理结构和学术制度等内容。现代中国大学的治理框架是“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要把相关基本制度具体化并在办学实践中为这一治理框架创设运转机制,需要制定大学章程。启动章程的编制是确保学校科学发展的需要。通过开展《同济大学章程》编制,不仅可以有利于依法治校,更重要的是促进学校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建立和完善校内科学民主的决策体系、高效有力的执行体系以及规范严密的监督体系,推进学校科学发展。
      二是系统设计,充分明确《同济大学章程》编制的工作重点。要确立章程在学校办学中的核心地位,按照《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要求,理清思路,集思广益,凝聚共识,争取制定出一部符合国际惯例、满足国家要求和体现同济特色的大学章程。要深入开展学校章程建设与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学习与讨论;通过以章程为核心的建设,要认真清理、评估、修改、完善校内各种规章制度,完善内部决策、执行及监督机制;要形成以章程建设系统梳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深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进而推动学校整体改革,实现依法治校的良好局面;通过章程建设,推进学校信息公开工作,推进党务公开和校务公开,拓展师生的监督渠道,健全师生权力保障和救济机制,保障大学民主管理。
      三是扎实推进,认真落实《同济大学章程》编制的工作要求。编制工作组要认真学习和讨论关于大学章程建设的各种法律和法规,学习国家和教育部有关精神和文件;要注意吸收境内外高校的成功经验;要深入基层,召开不同层面座谈会,听取广大师生对《同济大学章程》编制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开展调研,总结实践经验,做好开局。章程编制要注意体现以下要求:合法、民主、程序、可操作性;要系统设计、分步推进,抓关键环节,力求重点突破;要积极发挥专家咨询组的作用,尊重专家,认真倾听意见。章程编制要考虑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要充分发扬民主,把章程建设变成一个增强全校师生民主管理意识,凝聚共识、增进和谐的过程。工作组在章程编制过程中统筹协调,对校内各单位的制度建设提出建议和要求,学校各单位要主动参与,积极配合,为章程建设添砖加瓦。章程编制做好与举办者的沟通,编制过程中涉及到与举办者权利关系的内容,高等学校应当与举办者、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充分沟通、协商;此外,章程编制还要听取社会有关方面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裴钢在会上传达了教育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精神。此次会议3月22日—2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坚定不移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刘延东表示,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触及深层次矛盾就难见成效,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坚持改革创新,要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加快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鼓励社会参与,推进高校依法民主管理。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在会上强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推进高等教育从外延式发展为主到内涵式发展为主的转变。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进一步抓好关键环节。要着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着力提升协同创新能力,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扩大对外开放。
      裴钢表示,学校要以《同济大学章程》编制为契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着力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同济大学第二个百年的辉煌发展而努力。
      常务副校长陈小龙宣读《同济大学章程》编制专家咨询组和编制工作组成员名单,周祖翼和裴钢共同担任章程编制工作组组长,章程编制专家咨询组吸纳了来自我校多学科的专家、教授参与,其中包括来自美国、德国的专家。
      校党委副书记方守恩介绍《同济大学章程》编制工作安排,编制工作分8个阶段进行,计划在2013年完成并上报教育部核准。
      动员会之前,华中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刘献君教授应邀作了题为“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章程建设”主题报告,从关于对章程的理解、大学内部组织结构和权力结构、处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问题、高度重视大学内部权力的制约等方面对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章程建设进行了深入解读。
      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各基层党(工)委、直属党总支负责人,各学院、校区管委会、直属单位负责人,机关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校工会、团委、妇委负责人,《同济大学章程》编制专家咨询组、编制工作组成员和师生代表等出席会议。

联系我们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

Baidu
map